海醫會心血管專委會年會:聚華醫,創學術交流新局面

2021-02-13 中國循環雜誌

11月27日~30日,第五屆海峽兩岸衛生交流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年會,第五屆海峽心血管病高峰論壇、第六屆指南與實踐:心血管疑難危重病例研討會(GAP-CCBC)、第六屆廈門國際心血管病介入論壇、首屆全球華醫心血管峰會以及中國心臟聯盟論壇在廈門隆重舉行。來自歐美、新加坡及港澳臺與大陸的2000餘名醫者共襄盛會。

大會主席、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楊躍進教授表示,大陸和港澳臺地區以及歐美國家的心血管病防治背景、發展經驗各有千秋,海醫會專業委員會也一直秉承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術交叉融合、縮小指南實踐差距、共同提高臨床水平的辦會宗旨,以給予兩岸四地廣大心血管醫生一個充分交流的高端學術平臺。

大會主席楊躍進教授在開幕式致辭

他說,在過去6年來,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海醫會已經取得顯著的交流成果。為了讓大會更有延伸性和拓展性,今年在胡大一教授的建議下,將交流平臺擴展為全球華醫心血管病專家的交流平臺,也希望未來能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方俊、廈門市副市長國桂榮均出席了大會開幕式,並對大會的開展和已經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臺灣心血管病權威姜必寧教授,雖因健康原因未能前來赴會,但通過視頻送上了自己誠摯的祝福和對晚輩殷切的希望。

作為目前國內港、澳、臺參會醫生最多的大型心血管專業國際交流論壇,除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教授和葛均波教授等大陸心血管病權威外,澳大利亞皇家醫學院院士、新加坡醫學院院士林延齡教授,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蔣忠想教授,廈門國際心血管論壇主席、臺北榮民醫院總常敏之教授、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殷偉賢、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兩岸暨國際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謝宜璋,以及來自歐美的數位心血管病專家均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現場

其中,林延齡教授在開幕式後的演講中表示,中國大陸地區經皮冠脈介入治療術(PCI)發展較快,應用更為靈活高效,其水平可與歐美地區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相媲美,很值得西方學習。

大會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中國循環雜誌》社、中國心臟聯盟、廈門市醫學會共同主辦,廈門市心臟中心承辦。本次大會不僅著重於心血管疾病最新診療進展的交流,更重視臨床實際的規範和技能的提高。

據悉,大會設有海峽兩岸心血管病高峰論壇、全球華醫心血管峰會、疑難危重病例論壇、心血管病中西醫結合論壇、護理學論壇等20個分會場,舉辦國內外知名專家講座300餘場,共探討了80餘例疑難複雜病例,同時還進行了十餘臺手術直播。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