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的消防戰士小王,只有19歲,前不久剛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在日記中寫到:「今天,我莊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消防戰士,危險性不言而喻。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我隨時準備犧牲,體現我的人生價值。」
王剛被感動的無法言語,下定決心一定要修復烈士的肉身。儘管只有三塊骨頭,也要在這一基礎上修復。
在殯葬行業有一個行規,不管遺體毀損多嚴重,哪怕只剩下一塊肉,都要拼盡全力為逝者保留下來。這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他們家屬的全部的慰籍。
憑著僅有的一張照片,捕捉每一個細微的面部特徵。在面部塑形的十幾個小時裡,跟逝去的英雄面對面注視著彼此,身邊的空氣仿佛都已凝固。
拿著照片,不斷思索、還原烈士的面部結構。操作臺前,王剛與烈士幾乎臉貼著臉,鼻子、嘴唇、耳朵,相繼成功塑形。就在大家都認為已經大功告成時,王剛又細心地開始為烈士「再造」青春痘。
直到凌晨,王剛終於直起了腰,整容、化妝工作全部完成。兩個半小時後,王剛再次返回殯儀館,為英雄補妝、鋪花,點上比較明顯的四顆痣。當戰友看到自己的兄弟安詳地睡在靈床上,脫口而出:「就是喜子!就是我們的兄弟!」
那幾天裡,每天入眼的都是殘缺的軀體,入耳的儘是發自戰士親屬們內心的悲泣。每天,王剛頂著炎炎烈日從尋找著每一位戰士昔日的蹤跡,一點一滴地找回他們曾有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