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跳房子、跳飛機,
在地上畫出格子、標上數字,
一邊單腳跳一邊踢地上的小沙包,
誰先把沙包踢進規定的格子裡就勝利。
孩子們一放學就聚在一起蹦蹦跳跳,簡單但充滿歡樂。
跳皮筋應該是在幾代人中流傳的遊戲了,
兩個人撐開橡皮筋,一個人在中間跳躍,
有時湊不夠人,綁在樹上或者凳子上也可以跳得很開心,
嘴裡還念著各種「口訣」:
小皮球,小小來,馬蓮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趴在地上,握緊手中的彈珠,
擺好姿勢,瞄準目標,用力一彈,啊,擊中啦!
小時候誰的玻璃彈珠最多,都會被孩子們視為「偶像」,
有時還會把家裡的跳棋子拿出來玩,回家後總是滿身泥土,
雖然少不了挨頓罵,但依然很開心~
參與這個遊戲的人越多,
就越考驗團隊合作和默契,
剛開始是看哪一波人能連著跳最多,
後來難度會升級,還有許多不同的「花式跳繩」。
每次往甩著的繩子裡跑時,都會害怕被抽到,
和小編有同樣感受的請舉手!
不知是先有「跳山羊」,
還是先有奧運會裡的體操項目「跳馬」,
二者原理一樣,先助跑,然後衝刺,最後猛地跳躍過「障礙物」
雖然遊戲有一定的危險性,可當年的我們卻愛得不行。
女孩最愛的遊戲之一,把線繩穿在手上,
大家輪流翻出花樣來,誰接不下去就算輸。
記得哆啦A夢裡邊的大雄嘛,因為愛玩翻花繩被同學嘲笑,
其實小男孩玩這個也很可愛呀
在80後、90後上幼兒園時,
老師都會要求每人隨身帶著一塊小手絹,
主要是為了養成好的衛生習慣。
不過它總是被我們拿來當遊戲道具,
那首著名的兒歌你一定知道,預備.唱!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
前段時間的「假人挑戰」,被大明星們玩的火遍網絡,
這明明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木頭人嘛!
能堅持一動不動直到勝利的人,肯定很厲害哦!
當年很多零食裡都會附贈卡片,
男孩子會把它們收藏起來,三兩成群,
放在地上輪流拍,規則多樣,
一般是把卡片拍翻過來就算勝利,
而且那些卡片就成了贏家的「戰利品」。
這個遊戲和彈珠子一樣,被家長「討厭至極」,
因為每次都灰頭土臉的回家,洗衣服很麻煩啊!
不得不說,這個遊戲絕對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流行了幾十年都沒有過氣,而且人越多越好玩。
不過要當心的是,做小雞的人很容易隨著隊伍左右移動,被!甩!飛!
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以前在學校裡,因為「鬥雞」演變成「鬥毆」的不在少數。
大家都單腳著地,抱著另一隻腳去互相「攻擊」,
有時候用力過猛把對方頂翻在地,
不服輸的那個一旦生氣了,後果.
小朋友們,遊戲而已,不要當真嘛!
一個人蒙著眼睛擊鼓,
剩餘的人輪流傳遞一束花,
鼓聲停止時,花在誰的手上,就要上臺表演節目。
在學校的時候,一般都用黑板擦代替,
每次玩這個,小編的心情都是這樣的~~
如今再回憶起小時候,
雖然沒有手機、電腦、ipad,
卻充滿了美好與快樂。
很慶幸,
在那個物質水平不算富裕的時代。
我們卻擁有一個精神富足的童年。
小時候
你還玩過什麼遊戲
歡迎底部留言
與我們一起討論!
資料、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小黃
電話:0315-6392961 1338315359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