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嘆今日頭條是個好軟體,它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向來對影視作品沒有多大興趣,也是覺得花費大量時間去看電視劇實在是不應該,因此,生活多少充斥著無趣。而今日頭條的出現則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有時無趣了,看幾個幾分鐘的小視頻,這些視頻都是電視劇中的精華,種類豐富;有時工作上也用到今日頭條,上面有些資料也挺豐富。
前兩天晚飯後,習慣性地看點幾分鐘的視頻以作消遣。視頻是《鄉村愛情》,講的是松山鎮黨委書記齊三太去了象牙山村,期間他們談到了何為「父母官」。趙四說看見大官兒緊張;書記生活不要緊張,他們就是父母官;趙四說你父母官就比他們大一輩了;那麼書記就說是父母官,實際上是為人民服務的官,實則是兒女官;趙四一聽又不行,哪有官比百姓小一輩的。引得哄堂大笑。
中國數千年來都稱呼官員為父母官,即使是七品芝麻官也是父母官,這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民本思想。在抗戰期間,我們素來是打土豪、分田地,那時一般當官的基本都是有錢人,土豪中也有一些地方基層官員。因此,閻錫山就說了一句話,說從來都是子女搶父母的財產,哪有父母搶子女的財產。當然他是從地主階級的立場出發,闡述了他的觀點。儘管說得有道理,但不符合歷史史實。
官與民的關係在中國由來已久,甚至一度成為各種關係中的主要關係,這條關係理順了,社會有序基本就有了保障。經常說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層君主老百姓是接觸不到的,作為神的化身,實際上老百姓對君主是相當尊敬的。與老百姓接觸的最多的就是各地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因此,一般情況下,老百姓不認為是上層出了問題,而是下層官員沒有做好。因此,官民關係是一條重要的關係。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民在大也是民、官再小也是官。這實際上也就回答了後來說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有人拿這句話說那些小官,再小的官也能大貪,特別是指代基層官員。而民再怎麼有錢也還是民,明代沈萬三算是首富,可是結局還不是被朱元璋拿下。在基層辦事,再有錢的人有很多事也得找村支部書記,因為人家有權。
相比父母官,兒女官是否更合適?我們說啃老族等,不就是說的子女對父母的搜刮,可見即使是兒女官也要是孝順的兒女官。當然這些都是所謂的稱謂,我們不講究這些,更為重要的是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做的實在,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