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家都忙著見證歷史了。大洋彼端的美利堅更是爭相為各大新聞版塊貢獻著素材。先是新冠肺炎感染人數一舉奪魁,再到警察跪殺黑人男子事件引發全民抗議。當地時間6月4日晚,作為美國地標建築之一的華盛頓紀念碑被閃電擊中。網友表示:感謝上帝參與我們的抗議活動。
當然啦,紅星閃閃照我心,作為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表示,湊巧罷了。華盛頓紀念碑也不是第一次被劈了,美國的暴亂和這次的事件也沒有半點關係。華盛頓紀念碑高169米,而除特批外,整個城市建築主體不得超過49米,這如同大地上樹起一根巨大的避雷針,它不被劈誰被劈?
鶴立雞群的華盛頓紀念碑▲
其實不止華盛頓紀念碑,其他國家的地標性建築也被雷劈過。(都是真的 我一個個百度了。)比如經常挨劈的巨石陣▼
艾菲爾鐵塔▼
希臘衛城▼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自由女神像▼(真的慘,因為表面是青銅,已經被劈600多次了)
巴西裡約熱內盧基督像▼(神像類是天然自帶引雷屬性?這個也很慘,每年被雷電擊中3-5次)
東方明珠電視塔▼(尷尬了)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這個也很有意思,2013年2月12日,僅在教皇退位後數小時,這地方就挨過一次)
還有前面提到的華盛頓紀念碑▼(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
高建築物挨雷劈,其實真的見怪不怪啊(尖端放電了解一下)。不知道各位看到這裡有沒有什麼想法,美國暴亂,是真事;華盛頓紀念碑遭雷擊,也是真事,不過媒體沒有告訴你它其實經常挨劈。所以你看,僅僅把兩件經過裁剪後的真實信息進行整合,就引導出了一種「天亡美利堅」的輿論效果。
同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每天需要處理太多信息,所以現在的信息越來越「細碎化」,而往往,更大的信息量卻被有意隱藏在這些「碎片」之後。
比如你去買房子,置業顧問把區位優勢交通環境小區綠化物業服務啥的說的天花亂墜,給你營造一種「得此良房此生何求」的錯覺,卻沒告訴你樓上瘋狂漏水下來,隔壁有個晚上12點還蹦蹦跳跳的熊孩子,樓下飯館的油煙還對著你的房子往裡灌。所以啊,如何從更多渠道獲得、提煉信息,是現代人的一項必備社會技能。咳咳,講到這裡,四月天商業廣場了解一下?我們有專屬小程序,360度無死角展示房源信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