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除了撬動臺灣店家結帳新思維,更把在大陸打車軟體砸大錢補貼的商業經營模式帶來臺灣,且根據不同的商圈提供不同的回饋補貼。首波與支付寶合作的玉山銀行數位金融處協理劉美玲表示,這只是初期吸引消費者使用手機支付的誘因,但隨著消費者習慣養成,也將掀起臺灣支付革命。業者認為,2016年將是臺灣手機支付市場競爭最激烈的一年。
劉美玲以滴滴快的為例,一開始也是大打補貼戰,但現在沒有補貼了,大家習慣也養成了,依舊習慣用打車軟體叫車。劉美玲認為,在使用場合變多、各種補貼帶動下,5年內臺灣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要達到金管會的目標52%是有機會的,尤其臺灣民眾使用手機頻率很高,甚至也可能不用到5年就能達標。
店家給折扣 享小確幸
臺灣團購網龍頭GOMAJI(夠麻吉)也嗅到這股商機,於2014年底推出信用卡綁定手機的O2O手機支付,專攻餐飲業,起初推廣不順,後來因為祭出補貼優惠,使夠麻吉卡APP月交易額以平均15%的增速成長。
夠麻吉行銷副總經理陳麗蓉表示,行動支付要完全取代現金或其他支付工具,除了使用場合必須夠多外,線下服務的「附加價值」也很重要,比如對消費者的回饋。她以夠麻吉為例,像是不定期推出夠麻吉請客日,或是與銀行業者合作,每周二中信請客日、周四臺新請客日,都是以點數回饋鼓勵消費者使用APP消費結帳,補貼的確是短期內搶佔市佔率最快的方式,也能有效提升回頭率,但並非長久之道。
陳麗蓉說,以夠麻吉來說,顧客在夠麻吉沒有補貼的時候,為什麼願意使用,除了解決「吃什麼」的問題外,還有店家提供優惠,滿足消費者折扣的小確幸。
手機錢包 結合信用卡
臺新銀行個金企劃處副總經理史筱平則認為,除了簡單、方便及優惠外,臺灣消費者權益抬頭,對資訊安全要求更高,尤其是擔憂綁定信用卡或金融卡的風險,但臺灣資安控管程度品質有一定程度以上。
對於支付寶來臺砸大錢補貼,臺灣手機支付未來勢必跟進補貼,不少銀行業者已磨刀霍霍。已有銀行在開發將信用卡裝載至手機裡,透過手機錢包就能綁定信用卡或現金帳戶、儲值帳戶,進行付款,更可結合信用卡紅利點數、店家優惠券或點數一併整合到手機錢包。
目前玉山已推出「手機就是信用卡」的行動支付,另臺新也早於去年2、3月推出手機電子錢包,史筱平直言,今年手機支付將進入市場最競爭的一年!(轉自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