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喪親後急性哀傷應對策略(劉新憲,美國哀傷諮詢系統註冊哀傷諮詢師)
1.急性哀傷特點(案例)
2.不同關懷者首先要做的事
3.案例介紹
第二課 關懷人員同情疲勞與自我保護(劉新憲,美國哀傷諮詢系統註冊哀傷諮詢師)
1.同情疲勞主要特徵及評估工具
2.同情疲勞應對策略實操建議
第三課 關懷者的說話技巧(劉新憲,美國哀傷諮詢系統註冊哀傷諮詢師)
1.哪些話可以說,哪些事可做?
2.哪些話不能說,哪些不事可做?
第四課 疫情下哀傷輔導的原則、過程與技術(程明明,上海大學副教授、博導)
1.疫情中,進行哀傷輔導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2.疫情中,進行哀傷輔導的過程是怎樣的?
3.疫情中,進行哀傷輔導可以運用哪些技術?
第五課 結構化臨床探訪過程要點及注意事項(張靈慧,中級社工師)
1.如何跟一位陌生的服務對象展開舒服、無傷害、有益處的一次探訪?
2.如何在10分鐘或60分鐘內開展結構化的完整探訪服務?
第六課 以家庭為中心的居喪期輔導(盧建,碩導、中級社工師)
1.居喪期家庭的哀傷概述
2.居喪期家庭哀傷程度及需求評估
3.以家庭為中心的哀傷輔導與關懷
4.面對疫情實務中的變通
第七課 不同哀傷主體的情緒表達和幹預:以兒童臨終過程為例(張靈慧,中級社工師)
1.了解兒童臨終過程中,六類不同哀傷主體常見的哀傷情緒
2.分享兒童臨終過程中,不同哀傷主體哀傷情緒的幹預方法
第八課 疫情之下死亡焦慮的識別、評估與應對(程明明,上海大學副教授、博導)
1.疫情中,如何有效識別死亡焦慮?
2.疫情中,如何精準評估死亡焦慮?
3.疫情中,如何應對死亡焦慮?
第九課 如何活在當下:患者及家屬的預期哀傷輔導(孫瑛,中級社工師,34年臨終關懷工作經驗)
1.每個人該為死亡做些什麼?
2.如何與病人及家屬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