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老司機帶你逛Dcard!
這個神器午夜給你推送一個女大學生!
我們來自臺灣的小編發現這個神器,據說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生私密社群!
私密哦!
先隨便找幾張圖讓你感受一下!
還有這樣的!
狗血成這樣!北美吐槽君表示不服!
打開Dcard的網頁端,有一種泰迪附體的趕腳!
嚇得我趕緊關了網頁,喝一口水先冷靜一下!
說好的女大學生呢!
還是先用一下App吧:
原來如此!每次都是午夜時分推送!有點小期待哦!
在漫長的9小時後,終於來了!
(每天午夜一到,Dcard 就會出現一位你從沒遇過的校園同學,如果在24小時之內,你們對彼此發出好友邀請時,就會成為朋友。未能成為朋友的話,午夜一過他就會永遠消失,再也不會出現。)
看起來不錯哦!
「我愛臺妹!臺妹愛我!」(唱起來~)
趕緊發送邀請!
看看她中意不中意我,畢竟我也可以靠臉吃飯!
如果她同意了,我連搭訕的臺詞都想好了,
「長夜漫漫,無心睡眠。 我以為只有我睡不著覺, 原來姑娘你也睡不著。」
不過,等了一個小時,看起來沒有反應啊!!!!
啊,註定這是一個漫長的夜!
只能期待下一個午夜了!
在漫長的十幾個小時之後!終於又等到了零點!
我勒個去!說好的臺妹呢!!!! 嚇死寶寶了!
畢竟我是直男啊!
為什麼還能收到同性呢!原來官方也有解釋!
好吧,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其實我想到的是: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can be done.(懂的留言)
感受一下推送給你的那個TA的龐大信息量吧:
你可以細細審閱,分分鐘有一種翻人牌子的感覺!
在這點上Dcard其實很像美國的Coffee Meet Bagel,每天給你推薦一個單身人士。
不過與Coffee Meet Bagel不同,據說如果你連續三天沒登錄Dcard,系統還將取消你被抽卡的機會。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三天不上,打入冷宮!臣妾好怕怕!)
Dcard除了是相親交友神器,也是一個匿名交流社區。Dcard有匿名發文系統,很像論壇。在裡面各種吐槽、狗血、八卦、小說連載都有……
Dcard目前主打校園市場,有各大高校的分論壇。
作為老司機的我嫻熟的使用作案工具,先搞定校花再說!
(其實只需要搜索一下)
哦,原來淡江大學校花是櫻花!
這就是我搞定校花的故事!
不過目前Dcard需要驗證大學郵箱才能發文和使用。
這下可苦了春心萌動的臺灣高中生們,畢竟學長學姐們隨性的浪漫交友方式,他們也想感受其中啊。
得不到永遠在騷動的高中小能手就做了一個類似Dcard的App叫Meteor。
與Dcard不一樣的, Meteor的用戶必須是在校高中學生,這讓情竇初開的高中生們能放心的與配對者交流,不用擔心怪叔叔和怪阿姨的騷擾了。
相對於Dcard的文章,Meteor的文章還是充滿小清新與學術的味道的。
畢竟,App開發者還是充滿期待這些高中生能在15〜18歲的年紀,透過與不同學校同學互動的經驗,訓練出一種多元思考的能力,學習聆聽他人的聲音,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藉此突破臺灣升學主義社會下,填鴨教育造成學生獨立思考的鉗制。
小編佩服這些憂國憂民的開發者,但小編還是覺得集齊漂亮妹子,攢人品,召喚未來女友比較實在。
據某臺灣科技媒體透露,Meteor在8月初在臺灣的下載量突破了10萬,註冊用戶已有9萬加。那麼,對於這些細分高中群體和大學群體的應用,他們是怎麼賺錢的呢?
廣告 ! 廣告 ! 廣告!
流量這麼大,廣告還是挺賺錢的!Dcard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於會員去廣告。
寫在最後:
對於那些相信抓住90後與00後,就掌握未來最大市場的投資人或者創業者們,如何了解這一波網際網路原著群體的喜好,不妨與小編一樣,嘗試著混跡在臺灣這些小而美的大學生和高中生類似的社交軟體之間,去了解他們的消費,娛樂,社交習慣,更好得抓住90後與00後在網際網路上的心理,為未來的掘金做好鋪墊。
✈
對於高校社交軟體,還能咋玩呢?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