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市民錢女士發現
海口市華夏天橋下
多了一位衣著整潔的老人
奇怪的是
幾天下來
不管颳風下雨
老人似乎沒走動過
一直躺在那裡
他從哪裡來
為什麼露宿街頭而不回家
18日下午14時許,記者在華廈天橋西北角的樓梯下,發現了老人。他臉部朝向牆面,靜靜地側躺在綠化池的臺階上,在他身旁的輪椅上放著毛毯。
從老人的口中得知,他叫荊志明,今年70歲,是甘肅省平陽地區經川縣荊家社人。前兩日因身體有恙,暈倒在路邊被民警送到附近的醫院醫治。
10月中旬,老人出院後便來到天橋下,露宿街頭。因舊病復發,身體不能站立,老人只能躺著,近幾日的吃喝全靠周邊市民接濟。那麼出院後為何不回家?老人稱自己無家可歸。
荊志明老人說,他原本是農民,因在當地吃不飽飯。故在海南建省的第二年,跟隨人潮來到海南尋夢、創業。手上沒錢,他便在工地打工。幾年後,有了一定積蓄,老人便打算回到家發展。
誰知到家後,父母離世,姐姐遠嫁,弟弟外出打工。「家裡不是從前的樣子了。」用老人自己的話來說,家中的一些親戚都不「認識」他了。
心灰意冷的老人,在家中僅待了一個月便回到海南。期間他拿著僅有的數萬元繼續跟人開飯館,做生意。結果錢沒掙到,本金全賠了進去。隨後老人又開始了打工生活,在三亞、瓊海工地做工。55歲後因身體逐步衰老,不能適應高強度工作。他就幫人養魚、養蝦。去年7月份,在結完當月工資後,被老闆辭退。原因是年齡太大,該回家休息了。那時老人已69歲。
隨後他來到海口,每月花費120元租房住,由於長期沒收入,積蓄逐漸花光,便開始在街頭流浪。
「我身體好的時候,可以照顧自己,但出現問題後,多虧了好心人幫。」老人說,當他身體動不了,躺在天橋下時,旁邊商鋪的老闆給他買盒飯和礦泉水,下雨天涼時還有人給他拿毛毯。為方便老人尋找洗手間,還有熱心市民提供輪椅。在老人身旁的一個塑料盒裡,還有熱心市民贈給老人,未吃完的三個鴨梨和一份盒飯。
距離老人最近的商鋪是一家鞋店,據老闆阿軍介紹,大概在半年前,他曾見過老人買菜。當時他還能走路,因身體抱病,這幾日僅能躺在天橋樓梯下。「見他無依無靠,十分可憐,我就在點外賣時,幫助老人點了一份。」阿軍認為,他僅僅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換做其他人也會這麼做的。
「現在好人真是越來越多了。」老人感慨說,熱心市民跟他非親非故,還無私幫助,都讓他有些不好意思。
在了解老人基本情況後,記者同海口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進行了聯繫。當日下午3時許,兩名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將老人接回海口市救助管理站。
來源:南國都市報
記者:吳興 文/圖
編輯:袁蘭
值班主任:林晨音
一起來點個「在看」↓↓↓
祝福老人晚年有所依,不再顛沛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