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消息傳出,一位100天挑戰100個半馬的跑友突然走了。這位跑友今年40多歲,全馬最好成績3小時左右,是圈內的跑步大神。
此前,他制定了一個100天挑戰100個半馬的計劃。在挑戰的過程中,出現了發燒的症狀,但他還是堅持連續低燒奔跑1個多月。
在完成挑戰後,他住進了醫院,被醫生診斷為「腎衰竭」,最後還是走了。
在今年上半年,也有一名跑神住院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他配了一張醫院重症監護室的照片,宣布了自己的「死訊」。很多人認為他已經離世,紛紛留言:「珍惜健康,活在當下。跑神一路走好。」
這名跑神是一名中學教師,來自江蘇蘇州,40多歲。他用3年多的時間,運動量多達11萬多公裡。
去年年底,他開始挑戰「百天百馬」。這一百天裡,他總共完成了68個半馬,32個全馬。在他完成「百天百馬」挑戰之後,他又開始了「千日千跑」,直到第142天,他因為生病困擾「千日千跑」戛然而止。
不過,等這位跑神從康復之後,他又開始了自己的「千日千跑」計劃,今天是他千日跑125天。
其實,跑步越多健康好處當然越多,但並非跑量越大越好。過量跑步、頻繁的參加馬拉松等極端、高強度、極長時間運動,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會造成心血管長期的傷害。
一個健康的運動模式應該不包括極端激烈的長時間與強度。適度的跑步者比起完全不跑步的人有比較低的死亡率,但,再加強強度的跑步並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
過度運動除了對心臟有影響之外,還會對關節和肌肉產生影響,容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綜合症」。
對於青年人來說,每天可以跑40分鐘左右,可以天天堅持。青年人的身體素質好,這樣的運動量恰到好處。
對於中年人來說,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有時候還有加班熬夜,這會導致我們的體力下降,體質大不如前,所以一定要謹慎的選擇自己的運動量。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在逐漸的退化,運動量的選擇更要謹慎,不能跑的太多。
且跑且珍惜,你一年的跑量是多少呢?
連雲港馬拉松(10.20) 南京六合竹鎮馬拉松(10.27) 泰山馬拉松(10.27)諸暨西施馬拉松(11.17) 巴彥淖爾馬拉松(10.13)秦皇島長城馬拉松(10.20)南通馬拉松(10.13)
想加入我們的社群一起討論
後臺回復「1」加群交流 回復「2」客服諮詢
賽事等相關合作請加微信:paobuqulv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