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在河南油田東莊區塊1214井場上,12歲的許佳怡歡快地練習著拉丁舞,她讓媽媽用手機拍個視頻發給老師,證明她今天在家裡沒有偷懶。
▲小佳怡喜愛拉丁舞,井場就是她練習的舞臺。
《我家住在井場上》是許佳怡今年暑假寫的一篇作文。從出生到現在,除了上學,大多數時間都是在井場度過的。對小佳怡來說,這裡就是她的家。
▲小佳怡展示她的暑假作文《我家住在井場上》。
小佳怡的爸爸許文華是河南油田採油一廠的採油工,獨自負責距離油田中心區30多公裡的東莊區塊1214井場的4口油水井。
2003年,1214井場的油水井相繼投產。由於產量低,形成不了規模,油田採用單井生產、罐車拉油的方式開採,需要有人長期駐守在井上。當時還是單身的許文華主動報名去守井。
2004年,獨自守井的許文華經附近村民介紹,與當地新野縣紡織女工李書齋結婚。2005年,小佳怡出生。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李書齋辭去縣城的工作,帶著剛滿月的小佳怡來到井場,陪同丈夫一起守井。伴隨著抽油機的轟鳴聲,小佳怡慢慢長大了。
▲不到半歲的小佳怡陪爸爸守井。 (圖片拍攝於2005年)
轉眼間,小佳怡到了上學的年齡。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許文華在學校附近購買了一套二手房。平時,妻子負責孩子的學習生活。節假日,娘兒倆就坐公交車回到井場。從記事起,小佳怡就認為,爸爸工作的那個井場,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10多平方米的鐵皮房,是爸爸的值班室,也是他們的家。(圖片拍攝於2011年)
▲爸爸在井上幹活兒,媽媽在家裡輔導。 (圖片拍攝於2011年)
今年暑假,處理完小學升初中的事情,小佳怡就催促媽媽回家陪爸爸。井場附近沒有商店,臨行前,她和媽媽給爸爸買了好多好吃的,還給爸爸準備了一份神秘禮物。一回到井場,小佳怡就興奮地摟著爸爸說:「我送你個禮物!你先把眼睛閉上,不許偷看。」當許文華把眼睛慢慢睜開時,看到的是孩子獲得的獎狀。
「考了全校第三名,又當了特優生。」小佳怡把獎狀遞給爸爸,自豪地跳起了舞。井場上,陽光下,小佳怡像一隻白天鵝,翩翩起舞。看著看著,許文華眼睛有些溼潤。
▲3歲的小佳怡在井場上給爸爸媽媽表演節目。(圖片拍攝於2008年)
▲2012年春節,小佳怡幫爸爸媽媽貼春聯。 (圖片拍攝於2012年)
▲2012年除夕,小佳怡給爸爸媽媽表演節目。(圖片拍攝於2012年)
許文華心裡清楚,長年累月守護在井場上,艱苦的生活環境,讓孩子缺少了很多童年歡樂。可是,懂事的孩子沒有埋怨過,而是用愛來支持他的工作。當許文華在孩子寫的作文中讀到「我愛爸爸,我愛井場上的家」時,這個長年孤獨守井的漢子,摟著妻子和孩子,流下了眼淚。小佳怡擦擦爸爸眼角的淚水,安慰爸爸:「爸爸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家。我喜歡井場上的這個家。」
▲小佳怡和媽媽陪著爸爸去巡井。小佳怡說,其他小夥伴可沒有她這麼豐富又快樂的暑假。
向每一位為石油事業付出的石油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