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站推出的五四青年演說宣傳片《後浪》引發了一番熱議,這些評論褒貶不一。
一開始我都差點沒站穩自己的立場,左右搖擺,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讚頌這條視頻的鼓舞人心還是該批判其觀點狹隘。
人民日報給B站的這一條宣傳演講點評道:「這是一段獻給年輕一代的演講,讓無數網友感懷。這是一個蘊含無限可能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帶給世界無窮的想像力。有知識有見識,有夢想有行動,塑造自我並塑造社會。相信堅持的,堅持相信的,保持赤子之心,守住公平正義,這個世界將因你們的努力更遼闊。」
有的網友說,視頻給他的直觀感受就是視頻關注面很窄,只關注到了「一小部分」青年,而忽視了太多生活中應該得到更多鼓勵的青年。
的確,做這樣青年是很好的,能夠有很多選擇的權利,能夠體驗豐富的生活。但是沒有放到現實生活中去,這些炫酷到令人心情澎湃的青年狀態,其實只能放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大部分的年輕人,他們有的生活在農村、小城裡,對生活感到迷茫;有的才步入社會不久就不得不考慮買房買車等問題;還有的成績優異、能力出眾卻敵不過「有背景」「有關係」的那一撮青年人。視頻裡的這些青年,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出國體驗高空跳傘,在鬧市區穿漢服,在電競舞臺肆意揮灑激情。每個青年的生活也是這麼酷嗎?
思考一下像這樣的生活,是否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像視頻裡展示的那樣,顯而易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太可能。
也有人說這個演講給予他們力量,激勵了他們;或許視頻裡展示出來的內容不夠全面,圖片和視頻剪輯給大家展示的是生活條件高出一般人水平的一部分青年,這的確也會讓人誤會視頻裡的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有點偏向於「炫耀」小資生活了,事實上,當代年輕人也不全是「出生在羅馬」的。我們應該把注意力轉移到這個視頻真正想表達的,一是說青年是幸福的;二說青年是可敬的;三說未來是可期的。在這段演講裡,我感受到了一股力量。就像視頻裡何冰說的,很多人從小就在自由地探索興趣,現在的我們也可以過多姿多彩的生活。看到了差距我們就要努力,不是說一定要做到像他們那樣,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過得愉快。
換句話說就是,《後浪》是一個激勵當代年輕人追夢的視頻。我們不僅僅要注意到由這個演講而引起的那些褒貶不一的評論,包括視頻內容裡那些「令人豔羨」的生活而引起的呼聲,更要關注到的是這些呼聲反映出來的社會現實。
我們這一代所面對的時代是多變的,是蘊含著無限可能的,同時也充滿了形形色色誘惑,有人想著不勞而獲,有人想著一夜暴富。
但是,這現實嗎?
我們不能只注意到表面風光的生活,每天只想著給自己「畫大餅」,而不去做實事。定好的計劃全部泡湯還不是因為你面對的誘惑太多,不夠自律。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著它就能做到,一夜暴富和不勞而獲終究是黃粱一夢。只有腳踏實地做實事,才能把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好。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
只是向上走
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
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就令熒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
我便是唯一的光
圖片 | 網絡
文案 | 劉潔桃
編輯 | 杜詩琪
音源 | 劉潔桃
初審 | 張嘉榆 譚心怡
覆核 | 程彥祺 黃澍儀
終審 | 彭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