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報告
2019年8月27日,德國官方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8月15日,薩克森州(Sachsen)發生1起西尼羅熱,涉及的易感動物為10匹馬,其中1匹發病,撲殺1匹。
目前德國西尼羅河熱疫情已造成1匹馬被撲殺,1羽雪鵠和1羽鸚鵡發病、死亡。
8月27日,OIE通報德國西尼羅河熱疫情
2.西尼羅河熱簡介
西尼羅河熱(WNF)是由西尼羅河熱病毒(WNV)引起的一種蟲媒傳播人獸共患病,人、馬等多種動物易感,蚊和鳥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馬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出為病毒性腦炎或腦脊髓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在我國為外來動物疫病。
庫蚊(圖片: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流行病學特點
本病的易感動物主要有人和馬,野鳥是該病的自然宿主,庫蚊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病毒通過「鳥—蚊—鳥、人、其它動物」的生物傳播鏈在自然界生存。蚊叮咬感染的鳥後,病毒在蚊體內大量增殖,受感染的蚊再去叮咬馬,從而導致馬感染。人和馬被認為是WNV的終末宿主。
西尼羅河熱傳播示意圖(圖片: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臨床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3-15天,多數感染馬不表現臨床症狀。病馬表現為病毒性腦炎或腦脊髓炎,發燒、肌肉震顫、輕微到嚴重的共濟失調、不能站立、瞎眼、磨牙、嘴唇麻痺,急性死亡。病死率高,可達30%以上。
5.我國西尼羅河熱防控形勢
西尼羅河熱是我國重點防範的外來人獸共患病,我國暫無西尼羅河熱疫情報告,但我國境內有2O多種蚊子能夠傳播西尼羅河熱病毒。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之間的交流更加緊密,旅遊、貿易更加頻繁,加之走私、野生動物跨境活動等因素,對西尼羅河熱的防控變得更加複雜。
外國遊客獻血、境外器官移植,來自西尼羅河熱流行地區人員出訪旅遊、跨境馬匹貿易甚至走私馬匹等,都具有潛在的西尼羅河熱傳播風險。
全國各地馬場、馬術俱樂部應注意防範此病,發現疑似症狀主動上報,並避免從該病流行國家/地區進口馬匹。
圖文來源:國家馬屬動物安全福利中心
往期導讀
中國馬會助力全國馬傳染性貧血消滅工作
馬疫病專欄:法國馬傳貧疫情持續
關於馬鼻疽,聽聽首任國家首席獸醫官、中國馬會會長賈幼陵怎麼說
馬疫病專欄:丹麥發生馬接觸傳染性子宮炎
馬疫病專欄:希臘發生馬傳貧疫情,蘇丹發生馬流感疫情
想在國馬傳媒上看到自己的作品?
容易!
投稿郵箱
media@chinahorse.org
聲明:轉載或引用,須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