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0日訊(記者 張雪)「現在在唱片公司裡面,企劃人才是最難找得。」臺灣音樂人、索尼音樂中國區音樂總監陳美威8日在2016第三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發生疑問,「我們有這麼多的人,為什麼會找不到一個適合的,我到底要去哪裡找,這也會是我很需要知道的。」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了解,11月8日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下,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中國移動咪咕音樂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16第三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舉行。
在「音樂產業人才的需求與培養」這一版塊,臺灣音樂人、索尼音樂中國區音樂總監陳美威,迷笛音樂學校校長、迷笛音樂節創始人張帆,音樂財經、黑膠實驗室創始人人董露茜女士,海貝音樂創始人、CEO孟凡貴,中央音樂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創始人宗曉軍,高校聯盟秘書長鄒薇以及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謙,共同就音樂產業人才的需求與培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論壇嘉賓合影 陳美威左三
陳美威首先講述了自己的音樂之路,「在我做流行音樂的那個年代,能進入到一家唱片公司不要說國際唱片公司,就算是小的唱片公司不要薪水我也會去。」而對於現在的音樂環境,他則認為要當音樂人太容易了,「家裡誰都有電腦,一個筆記本電腦加上一個軟體、插件,不要錢,你都可以找得到,就可以當音樂人了。」
陳美威認為技術不是問題,所有的學校都在培養技術人才,製作上是比較容易的,到處都有很多年輕人,音樂都做的很厲害。「最大的問題是腦袋,創造性,企劃。我們現在在唱片公司裡面,企劃人才是最難找得。音樂企劃,就是圍繞一個歌手,要給幫他做定位,拍MV,要拍攝出什麼東西,市場的目標在哪裡,這個歌唱什麼,賣給誰,誰會喜歡聽等這些東西,在這邊我真的很難找到。」
「有人問我可不可以找一些過去在臺灣很有名的企劃人來做呢,我覺得是不行的。因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東西,雖然有很多的經驗,但是我覺得在不同的地方他的經驗不見得適合這裡。所以我一直在找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才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陳美威認為第一個條件,他必須是每天都要聽音樂,沒有音樂會死的那種人。「各種音樂你都要聽,然後回去看它的歌詞,你都會去想,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你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在這個上面。音樂變成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企劃人。」
陳美威表示,在索尼十年,每次招人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在於音樂的能力,反而是面試者的態度。「我意想不到的是,年輕人不在意這樣的一個工作機會,反而在意的是可以賺多少錢。全球索尼有一個項目,我們正在積極地推動,希望自己能夠培養這樣的人才,將來在企業中工作。」
陳美威介紹,索尼音樂現在有一個A&R學院的培訓計劃,招聘兩個人,為什麼招兩個人呢?「因為按照平時的招聘方法,一直招不到合意的人,所以在整個全球索尼音樂集團,每個國家都做了這樣一個項目,就是我們培養這樣的人才,比如你剛畢業就來我們公司,訓練你一年的時間,為什麼要訓練呢?因為招不到現成的人才,就只好慢慢地教。」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