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分,重慶菜園壩火車站,從烏魯木齊開往重慶的列車歷經56個小時,終於到達終點站。我和列車上認識的幾位新同學背著沉重的行李,幹饢,乾果出站臺,到處展望尋找迎接我們的老師。因為是清晨,天還沒有完全亮,沒法完全看清周圍的環境,通過燈光能識別出周圍堆積的高樓大廈,分不清是在山上或者在橋上,反正比那些高樓大廈還要高處通行的車輛,聽不清說什麼用特殊口音喧鬧的人們,廣場上來回打喇叭行駛的車輛,一下子進入到特別迷茫和煩躁的狀態。突然間想念家鄉的清晨,鄰居家公雞打鳴,母親拿著長掃帚打掃院子,房子門口的路,掃乾淨再撒水。這麼早,我一般還會在被窩裡安穩的睡覺。
都說重慶是個好城市,氣候好,空氣溼潤,好玩的地方多,城市基礎設施好,交通發達。但回想學生生涯中在重慶經歷的那六年,沒有什麼時候因為這個城市的好,淡化過對家鄉的思念及儘早回去的渴望。家鄉就是一個匯聚世界上最好東西的寶藏之地。每次最後一門考試上午12點多考完,下午兩點多的火車,連午飯都不吃往火車站趕。雖然越靠近新疆山上的樹木越來越矮了,地越來越荒涼了,但我們的心越來越美了的那種感覺。見到農村種上的一排排白楊樹,一望無際的隔壁就會知道我們離家鄉不遠了,心裡開始暖起來了。
「我出生在喀什噶爾,太陽不落的地方,絲路明珠喀什噶爾,駝隊東來又西往」
那天我記得很清楚,與昆明一家實力雄厚的國企籤訂了就業協議,但不知什麼原因無法發自內心的高興起來。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想聽聽音樂,讓自己開心起來。第一個放出來的就是這一首維吾爾族歌手艾爾肯的《喀什噶爾》這首歌。這一次我無法止住我的眼淚,六年,已經讓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中煎熬這麼長時間,還要繼續嗎?不,我的歸屬不在那裡,我要回家,家鄉需要我,我也需要家鄉,到此為止吧。
是的,我回來了。自從回來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年,經歷了這十年,我慢慢就忘了我曾經對這一片土地如此痴迷,如此迷戀,感覺我對她的愛的火焰,如今在一個角落裡只剩餘燼。今天卻被沈小溪老師對這片土地的愛,照亮了那個角落,重新點燃了愛的餘燼。
對父母的愛思考過,對孩子的愛在思考著,現在發現怎麼忘了對家鄉的愛呢。
「家鄉」她不是一個無生命的概念,不僅僅是指這片土地本身,她包含著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出生到現在的所有經歷,社會關係、喜怒哀樂。對家鄉的態度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出對自己人生經歷的態度。
對家鄉的愛,我被點燃,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餘燼已被重新點燃,我還繼續燃燒,要變成那不滅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