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西部穀物生長區邊緣的海登城(Hyden)附近,有一個名叫海登巖的巨大巖層。在它的北端有一個向外伸懸的巖體,高出平地15米,長度約100米。由於這片巖石的外觀就像一片席捲而來的波濤巨浪,因而被形象地稱作波浪巖(Wave Rock)。
作為西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地形景觀之一。這片仿佛滔天巨浪高高掀起並在瞬間凝固在半空中一樣的怪石,每年都吸引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不遠萬裡前來一睹為快,親身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因此,它也被人們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波浪巖並非是一個獨立的巖石,而是連接北邊一百公尺的海頓石及狀似河馬張口的荷馬巖、駱駝巖等串連而成的風化巖石。經過幾十年的傳播,如今波浪巖在西澳已成為了地標性的地質奇觀。
科學家認為,屹立在廣闊、乾燥沙漠中的波浪巖,在27億年前是一塊大部分埋於地下的大巖石,在漫長的歲月中,含有各種化學成分的水分不斷滲入地下將巖石底面慢慢侵蝕鬆化而形成的。
在這個過程中,巖石周圍的土壤被衝刷掉,被侵蝕的巖石底部露出地面。強勁的沙漠風挾沙粒和塵土的吹蝕把巖石較下層的外表挖去,留下成蜷曲狀的頂部。而後雨水將礦物質和化學物沿巖面衝刷下來,最終留下了一條條紅褐色、黑色、黃色和灰色的條紋。
在波浪巖附近還有一座美麗的巖石,名叫馬口。它是一座空心巖,外形像張開的河馬的嘴巴。向北幾千米處還有一組奇形的巖石,名叫駝峰巖。周圍的巖石區中還有一個曾經有原土民居住的墓爾卡洞窟。洞中發掘出來的土著人壁畫是西澳值得驕傲的藝術品。
波浪巖原本一直被埋沒在西澳洲中部的沙漠裡,直到1963年,一位名為JOY HODGES的攝影師在一次旅行中,拍攝了波浪巖的畫面,在美國紐約的國際攝影比賽中獲獎,之後照片又成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一時之間聲名大噪,之後波浪巖便成為了世界各國攝影師爭先恐後取景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