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請勿吸菸

2021-02-23 潤家 潤生活

 

喜大普奔的消息,中級法院推翻了一審,認為楊醫生無責,不需要賠對方錢。

一分錢也不用賠!

  2018年1月23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上訴人田某某與被上訴人楊某生命權糾紛一案,判決:撤銷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2017)豫0105民初14525號民事判決;駁回田某某的訴訟請求。

 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段某某有心臟病史,2007年做過心臟搭橋手術。2017年5月2日9時24分許,段某某與楊某先後進入金水區天驕華庭2期小區5號樓1單元電梯內,因段某某在電梯內吸菸,楊某進行勸阻,二人發生言語爭執。段某某與楊某走出電梯後,仍有言語爭執,雙方被物業工作人員勸阻後,楊某離開,段某某同物業工作人員進入物業公司辦公室,後段某某心臟病發作猝死。根據金水區天驕華庭小區監控視頻顯示內容,事件發生過程中,段某某情緒較為激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激動程度不斷升級;楊某在整個過程中,情緒相對比較冷靜、克制;二人只有語言交流,無拉扯行為,無肢體衝突。經核算,三段監控視頻中顯示出楊某與段某某接觸時長不足5分鐘。

       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楊某勸阻段某某在電梯內吸菸的行為未超出必要限度,屬於正當勸阻行為。在勸阻段某某吸菸的過程中,楊某保持理性,平和勸阻,其與段某某之間也沒有發生肢體衝突和拉扯行為,也沒有證據證明楊某對段某某進行過呵斥或有其他不當行為。楊某沒有侵害段某某生命權的故意或過失,其勸阻段某某吸菸行為本身不會造成段某某死亡的結果。段某某自身患有心臟疾病,在未能控制自身情緒的情況下,發作心臟疾病不幸死亡。雖然從時間上看,楊某勸阻段某某吸菸行為與段某某死亡的後果是先後發生的,但兩者之間並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係。因此,楊某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四條的前提是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法律上的因果關係,且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而本案中楊某勸阻吸菸行為與段某某死亡結果之間並無法律上的因果關係,因此,一審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適用公平原則判決楊某補償田某某15000元,屬於適用法律錯誤。

         一審判決後,楊某沒有上訴。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雖然楊某沒有上訴,但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因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及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法的立法宗旨,司法裁判對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當依法予以支持和鼓勵,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鄭州市有關規定,市區各類公共運輸工具、電梯間等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公民有權制止在禁止吸菸的公共場所的吸菸者吸菸。該規定的目的是減少煙霧對環境和身體的侵害,保護公共環境,保障公民身體健康,促進文明、衛生城市建設,鼓勵公民自覺制止不當吸菸行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本案中,楊某對段某某在電梯內吸菸予以勸阻合法正當,是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為,一審判決判令楊某分擔損失,讓正當行使勸阻吸菸權利的公民承擔補償責任,將會挫傷公民依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積極性,既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也與民法的立法宗旨相悖,不利於促進社會文明,不利於引導公眾共同創造良好的公共環境。一審判決判令楊某補償田某某15000元錯誤,二審法院依法予以糾正,遂作出上述判決。

相關焦點

  • 公共場所請勿吸菸
    現場一:大家吸菸,我也吸   約下午4時,省內跨縣市長途車候車室,候車的人不多,有二十多個,男女各半,掃了一眼,居然有5個人在吸菸。  說實話,記者本人平時也吸菸,但是在公共場所不吸。會吸菸的人,看到別人在吸,本能的反應,就是想吸菸。
  • 公共場所吸菸要罰款?除了吸菸,在公共場所還不能……
    在公共場所吸菸會面臨什麼處罰?除了吸菸,在公共場所的哪些其他行為可能會違反法律法規?快來和找法網小編一起看看吧!
  • 大連一老人勸鄰居不要在公共場所吸菸,被鄰居一刀捅死
    大連一老人勸鄰居不要在公共場所吸菸,被鄰居一刀捅死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鄰裡之間相處,理應是互幫互助,即使是有些小的矛盾,彼此多一分的包容和理解也就過去了,如果非要爭強鬥狠,彼此互不相讓,那很有可能會因為一時的激憤而引發無法挽回的慘劇。
  • 禁止吸菸宣傳口號
    禁止吸菸宣傳口號  1.煙,盼回「無煙好世界」!  2.它(吸菸)是你最簡單的快樂,也讓你最徹底地哭泣。  3.我最怕最怕煙霧蒙蒙,看不清看不清你的面容。  4.摒棄吸菸陋習,創造健康新時尚  5.珍惜生命,崇尚文明生活;熱愛生命,養成良好習慣。
  • 【快訊】密西根州大溪城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菸
    2020年10月,密西根州大溪城(Grand Rapids)通過了一項投票,成為該州最新實施公共場所禁菸和電子菸禁令的城市之一。 問題是,根據大溪城委員會(Grand Rapids City Commission)通過的立法,該市所有的高爾夫俱樂部可以獲得豁免。
  • 【能舉報嗎】你很煩家裡樓道有人吸菸嗎?那來看看這個
    昨天,北京市控制吸菸協會會長張建樞表示,很多吸菸者並未意識到,小區居民樓的樓道裡也是禁菸區域。北京控煙志願者在處理投訴時發現,很多在樓道裡吸菸的人認為在自己家門口、樓道、樓梯間、電梯間、小區吸菸是自己的自由。
  • 15歲少年勸阻成年男子室內吸菸,反被罰200元?
    眾所周知公共場所禁止吸菸!
  • 在國外看到'Smoke-free'的標誌,到底能不能吸菸?
    四下找吸菸室的時候,看到牆上有一塊碩大的「Smoke free」。瞬間欣喜若狂,心想美國竟然可以自由抽菸!掏出火機就點,真巧,剛好被機場保安按個正著,立馬罰款。」在國外經常能看到「Smoke free」的標誌,不少人可能會誤以為是自由吸菸的意思,於是就以為這是個吸菸區,其實他真正的意思是「禁止抽菸、無煙區」1、smoke
  • 馬卡蒂一名男子因街上吸菸被捕 後來就更悲劇了……
    【菲龍網專訊】一名男子因在馬卡蒂市(Makati)違反公共場所吸菸條例而被捕,該男子因在前往警局的路上試圖扔掉一包大麻,而陷入更大的麻煩。在警方的一份報告中,21歲的嫌犯約翰·馬克·布里斯托(John Mark Bristol)住在黎剎描籠涯(Barangay Rizal)阿奎拉街(Aguila Street),他最初因在公共場合吸菸而被捕。但在巡邏車裡,一名警察注意到布里斯托從車裡扔出了一個東西,當時他們正在黎剎描籠涯的Milkweed街上行駛。
  • 內地遊客澳門吸菸遭鳴槍逮捕,請務必牢記這項國際規則!
    視頻截圖澳門新修訂的「控煙法」規定,在巴士站臺十米範圍內禁止吸菸。可想,澳門警方並沒有做不在規定範圍內的事情。由此可見,澳門警察與大陸公安在基層民警執法與領導表態層面有很大的區別,如果發生在大陸,可能你認為禁止吸菸是小題大做,但是在澳門,那就是違法,如果亂發脾氣阻礙執行職務,甚至可能就是犯罪。
  • 公共場所光膀子,多地要整治了
    通知指出,此次集中整治體現在「四重點四維護」,即以治理公共場所衣著不整,特別是在公園、廣場、社區、公交車、景點景區、商業街區等人流密集區域,赤膊光膀、脫鞋晾腳、隨意暴露為重點,維護城市形象;以治理在河道及泉池內遊泳、洗澡、泡腳、洗刷衣物,在泉水直飲點用大桶接水、洗腳衝涼為重點,維護泉城名片;以治理公共場所不自覺排隊、爭搶吵鬧、大聲喧譁、禁菸場所吸菸,機動車不禮讓行人
  • 吸菸的四大「好處」?
    但如果習慣了吸菸,那就不用擔心霧霾的傷害了,畢竟早已「適應」霧霾了。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的資料顯示:吸完 1 支煙後產生的煙霧,可令 30 平米的室內 PM 2.5 值暴增到 800;吸完 2 支煙後產生的煙霧,可令 30 平米的室內 PM 2.5 值進一步增長至 1000。
  • 【歐浪網】巴塞隆納明年禁止開車吸菸 路邊等車也不能吸菸
    歐浪網6月1日馬德裡(柳傳毅)  埃菲新聞社EFE報導,加泰隆尼亞大區有可能在一年後禁止開車時吸菸,包括私人車輛,而且無論車上否有孩子都一概禁止,除此,禁菸令還將擴展到室外空間如露天的公私體育館以及路邊的公交停車站。
  • 騎車不吸菸倡議書
    騎車的人歷來比較注意綠色出行,保護環境,我們倡議,騎車期間不吸菸,不在野外用火!騎車本身就是一項健康運動,鍛鍊肌肉骨骼和心肺心血管功能,高強度、大運動量之後,吸菸對身體有害無益!現在有個可喜的現象,大家都注重自身的身體健康,不吸菸的人越來越多。騎車之後戒菸的人也不少,很多人表示堅持一段時間的騎車之後,身體各項指標都有所改善。
  • 吸菸果然害人害己:外科醫生勸阻年輕人吸菸,被其一拳打死
    吸菸,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因為這不但對自身健康不利,也會影響其他人,所以很多國家規定公共場合禁止吸菸,在醫院更是如此,然而有的人偏偏不聽勸阻,甚至還有的因此鬧出人命。2017年5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Box Hill醫院,24歲的約瑟夫·埃斯邁利(Joseph Esmaili)和其朋友就在醫院休息室吸菸,而這裡是非吸菸區,該院外科醫生派屈克·普裡茨瓦爾德·斯蒂格曼(Patrick Pritzwald-Stegmann)看見後就過來勸阻,但是約瑟夫·埃斯邁利不但沒有聽勸,而且還對他大吼道:「滾開!」兩人在醫院休息室發生了衝突。
  • 吸菸的女人,精緻的美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吸菸的女孩亦如此惹人厭煩獲其誇讚無意於評判優雅或不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