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夢歸潮汕」志願者接到福建漳浦86歲老人劉賜英的尋親委託。老人說,在她約10歲的時候,為了躲避戰亂,父親帶著她離家前往東隴,後來又輾轉到了福建,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不得已將她賣給了一戶人家。
劉賜英老人說,她的父親以撐船為生,有一手吹糖人的手藝;她的三叔名字帶有一個「河」字,會做木工。她的老家是在江邊,離潮州府城約3公裡,村裡有兩個大池塘和很多刺桐樹。根據老人提供的信息,志願者初步判斷老人的家鄉可能是在潮州的東津一帶,於是來到東津,向當地上了年紀的人打聽。
當地人向志願者證實,老人所說的村莊樣貌和東津很相符,而且村裡當年有一位叫劉錦河的人,可能就是尋親人要尋找的三叔。志願者找到了劉錦河的女兒劉冬惜,她也說老人所說的情況和自己家庭是相符的。對比雙方的信息,志願者終於確認,尋親的劉賜英應該就是劉冬惜的堂姐。劉冬惜說,這麼多年來,他們一直以為,大伯父女早就不在人世了。
七十六年來日思夜想,只盼今生能夠重踏故鄉的土地。尋親成功的喜訊傳到福建漳浦, 劉賜英老人激動萬分。她很快就在親人的陪同下,踏上了歸鄉的旅程。在潮州東津,她終於跟自己的親人會面。老人說,其實她還有兩個姐妹,姐姐早夭,妹妹很小的時候就送給別人撫養了。當年離開東津,主要是因為這裡遭到日軍的轟炸,家裡又斷了生計。
逃到福建之後,劉賜英被賣給一戶人家當女兒。雖然生活過得去,但也有許多辛酸。近年來,兒孫們知道老人心懷故鄉,也很想為她圓夢。今年正月初三,他們一家還曾經從福建過來潮州東津一帶尋找。可惜的是,因為人生地不熟,加之時間有限,所以沒有找到。尋找無果,他們才找到「夢歸潮汕」尋親團。沒想到,志願者這麼快就為他們找到了。
回到故鄉,老人精神抖擻,她迫不及待想要到韓江邊看一看。在韓江邊,眺望著遠處的湘子橋,劉賜英老人站了很久很久。悠悠江水,就像逝去的時光,也像七十六年來不息的思念。當年,她的父親就在這裡撐船謀生,一手將她養大。縱使離鄉多年,家鄉的模樣也從未在她腦海中消失。多情恰似故鄉水,即使萬裡迢遞,千山阻隔,它仍然牽引著人們的靈魂,讓每位遊子堅定地尋找著歸鄉之路。
作者:楊昊帆 李沅傑
審稿:陳彤波 黃漢東
編輯:楊昊帆
首播:汕頭二套 18:30
重播:汕頭三套 22:50
次日 07:00
次日二套 12:00
次日一套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