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視頻引起了小編的注意,視頻的標題是這樣的:《日本小學生過馬路 鞠躬謝雙向停車司機》。儘管行車記錄儀拍下的畫面堪稱全屏打碼,但我們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日本對交通安全和禮儀的重視。過完馬路的這群小學生禮貌地向兩側鞠躬,感謝司機付出的等待,這對他們而言可能是最基本不過的禮儀,但這種行人和車輛互相尊重的習慣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但更神奇的是這麼一個小細節:在小學生要過馬路的時候,紅綠燈也仿佛非常「聽話」地由綠變紅了!莫非這群小學生還掌握了控制紅綠燈的「大法」不成?其實很有可能真的掌握了。
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體驗過「不管綠燈紅燈,湊一群就一起衝」的「中國式過馬路」呢?很慶幸的是,近年來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了。國內普遍採用的定時式紅綠燈有一個小缺點,就是不能實現「按需紅燈」,一些人少車多的道路只能設置下斑馬線或者天橋等設施,設置紅綠燈就很影響交通效率。
(日本最常見的按鈕式紅綠燈造型)
在國外,針對這種情況就誕生了可以按需實現信號變燈的「按鈕式紅綠燈」,在日本被稱作「押しボタン式信號機」。行人要過馬路的時候只要按下按鈕,車輛方向的信號就會由綠轉紅,優先讓行人過馬路。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個是實現了「按需紅燈」,沒有行人的時候可以保持常綠,不阻礙車輛通行;還有一個就是把紅綠燈的掌控權交給了行人,真正保護了需要保護的群體。
(日本最早的紅綠燈,直接立在馬路中間)
為了保護交通安全,日本警察廳付出了長久的努力。從大正中期開始,日本就開始有警察在路面通過手勢指揮交通。1930年,日本在東京的日比谷路口設置了全國第一臺紅綠燈,當時這臺紅綠燈從美國引進,直接孤零零地立在了路口中間。附近的「吃瓜群眾」紛紛表示不知道這新奇玩意兒是幹啥用的,警察們不得不展開大力宣傳,普及紅綠燈知識。
(日本第一臺按鈕式紅綠燈)
(昭和時代接受過馬路訓練的小學生)
但紅綠燈的普及速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同年12月日本就開始採用國產的「側柱式」紅綠燈,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那種。四年後的1934年,在東京的第一京浜國道就設置了第一臺按鈕式紅綠燈,最開始便是為上下學的小學生設計的。據日本警察廳統計,截止2004年3月,日本總共有27897臺按鈕式紅綠燈,遍布日本各個角落。
(也有這種萌萌造型的喔)
從法律層面日本也為交通安全做了努力。按照日本的《道路交通法》,除非是救護車等緊急車輛,否則闖紅燈的車輛會被扣兩分,處3個月以下的拘役和5萬日元以下的罰金。即便是行人闖紅燈被發現的話也會處2萬日元以下罰金。
但同學們都知道,日本人都非常不喜歡給人添麻煩,有的人覺得按下紅綠燈按鈕讓一堆汽車等自己過馬路實在是不好意思,乾脆直接闖紅燈過馬路了,這也是一種物極必反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