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記者 張華熾 通訊員 嶽昆
吳曉茹是市政協委員、蓬江區白沙街道辦事處人大工委辦公室主任。自2005年來到基層工作後,她與群眾保持零距離,打成一片,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在群眾中收穫了好口碑。
奮戰在社區防疫一線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吳曉茹來說,組織衛生消殺、宣傳防疫知識、篩查居民發熱情況、關注重點疫情地區來江人員……這些都是她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
吳曉茹說,作為一名基層幹部,她和同事從大年初三開始就一直奮戰在社區防疫一線。「雖然辛苦,但很值得。我們的付出也沒有白費,整個街道沒有出現1例確診患者。」吳曉茹說,「我們選擇堅守,就是希望有效防止疫情傳播、蔓延。」
不久前,市政協「眾人議事廳」圍繞「如何讓公園更靚更貼心」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調研與討論。深耕基層的吳曉茹發現,我市每年新增、改造的公園越來越多,但群眾在公園規劃設計階段參與度低。對此,她提出建議:在公園的規劃設計階段,可以通過網上投票互動等形式,充分了解群眾需求,聽取群眾建議。特別是在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的設計建設之前,要多聽聽周邊居民對公園功能設置方面的需求。
吳曉茹的建議得到了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的現場回復,將嘗試在公園內設置「市民綠化區」,成立以熱心市民為主體的志願服務小組等。
對於市政協委員身份,會給她帶來怎樣的影響?吳曉茹說:「參政議政讓我視野更廣闊,參與政協的各類活動,例如講座、調研以及實地考察等,豐富了理論知識,提高了認識,這些收穫會反哺我的日常工作。比如經常困擾基層工作的老舊小區問題,平日裡自己常收到群眾反映的零散信息,例如哪裡有坑窪,哪裡有人亂停車、有殭屍車等等,如果沒有開闊的視野,可能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但通過學習,發現可以結合城市提質工作來推進,修舊如舊,將老舊小區打造成為新的網紅點,如啟明裡的活化探索等。」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油煙擾民的問題,多次勸導無果,我以政協委員的身份與相關部門溝通反映後,相關部門不僅加大了對油煙擾民餐廳的處罰力度,還聯合外賣平臺,為此類商家建立不誠信商戶名單。」吳曉茹說。
為百姓發聲 向政府獻策
「我2005年就到街道工作,到現在已經有16個年頭,在街道也換了6次崗位。」吳曉茹說,基層工作就是群眾工作,基層幹部是多面手,什麼都要管,「大到城市規劃、道路整修,小到夫妻吵架、鄰裡糾紛,都需要基層幹部解決。」在她看來,這些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對老百姓來說,都很重要。做好基層工作就是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對於今年的江門「兩會」,吳曉茹表示,她將與幾位市政協委員一同關注公園建設提質問題。如他們調研過的江門植物園缺少科普宣傳,還是以見綠為主,沒有很好發揮主題公園作用。吳曉茹說,提案正在起草中,將進一步對優化我市公園建設提出可實現、有效果的建議。
同時,我市正在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吳曉茹表示自己對此十分關注,「垃圾分類工作實施後,後續處理工程怎麼樣?這些都是我想關注的方向。」
吳曉茹認為,政協委員就是一個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者。「因為我在基層,所以聽到群眾的呼聲,我可以將他們的聲音反映到政協這個平臺,為百姓發聲,向政府獻策。」吳曉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