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關村「醫工谷」創新創業高峰論壇:解讀十大前沿技術趨勢...

2021-01-19 雷鋒網

雷鋒網消息,12月26日,在國家衛健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澱區人民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關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新轉化中心、北京康衛醫創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聯合舉辦了第二屆中關村「醫工交叉創新創業谷」(簡稱「醫工谷」)創新創業論壇。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將「生命健康」作為2021年經濟工作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在國家推動醫學和健康事業發展、智能技術突飛猛進的重要歷史機遇期,深化醫工交叉融合是順應時代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需求的歷史使命,是醫工領域發展內生動力的必然要求。

本次論壇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吸引超7000人次觀看。

「醫工谷」,搭建醫工合作的創新橋梁

雷鋒網了解到,2019年,中關村管委會和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等共同支持了中關村智友天使研究院成立,為人工智慧機器人、醫療與健康領域科研技術成果提供孵化平臺,為中關村示範區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探索新的模式。

為了加強醫工交叉和成果轉化,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立了醫學創新研究院,同時也成立了北京學院路臨床醫學協同創新聯盟,為豐富的臨床資源與高精技術搭建對接的平臺。

在醫工結合的大趨勢下,目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新轉化中心與北航等單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與創新成果轉化機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宋純理

在致辭環節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宋純理表示,「醫工谷」的名字寓意極好,象徵著各方優質資源都匯入谷裡,形成金礦一樣的深厚積澱。我國醫療健康市場在「十四五」期間預計突破12萬億元,各醫院和高校更要切實加強醫工交叉,融匯資源需求,加速創新項目的轉化落地,建設「健康中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表示,醫學與現代工程技術的交叉融合是推動醫療健康技術發展的重要動力,醫工交叉與融合也是現代工程科學追求的永恆主題。

趙罡希望,醫政產學研各界在前沿科技、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超前布局,發揮中關村的科研資源和醫學資源優勢,推動醫工交叉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創新產業的發展,共同打造出中國的「矽谷」。

中關村科學城產業促進二處處長何建吾

中關村科學城產業促進二處處長何建吾在致辭中表示,產業促進二處的一部分分管工作就是醫藥健康。今年疫情期間,一方面組織防疫物資的生產,另一方面進行疫苗和抗疫藥物的研發。目前,疫苗已經在重點人群中進行接種,抗疫藥物也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何建吾說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之間有一座天橋相連接,而今天的「醫工谷」,就像是醫工合作之間的創新橋梁。未來,5G、8K等技術也將會與醫學影像進行深入融合,促進設備的「智能化」,幫助醫生進行更加精準的診斷。

何建吾表示,目前海澱區的醫療健康產業主要在三個方向發展較快,包括高端醫療裝備、新藥研發、醫療大數據分析。

中關村管委會創業服務處處長閆穎

中關村管委會創業服務處處長閆穎表示,生物健康產業對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且中關村始終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重要使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將生命健康作為2021年經濟工作八項重點任務。

「北航王田苗教授和北醫三院的實踐難能可貴,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探索。中關村一直把建設全球一流的科技園區作為自己的使命和擔當,也始終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最主要的任務。要實現重大的科技創新突破,離不開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機構、一流的機制,最後才能有一流企業,而醫工交叉就是為了實現這一重要目標而進行的難能可貴的探索。」

閆穎表示,截至目前,中關村管委會已支持44家技術轉移機構、200餘家孵化器以及大量的投資機構,希望各位專家在中關村示範區創新創業,管委會也將繼續為醫工交叉和醫學創新成果轉化做好服務,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力量。

最新解讀:醫工交叉創新戰略前沿技術十大趨勢

致辭環節後,論壇主持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新轉化中心主任姜雪表示,在去年「醫工谷」創新創業高峰論壇上,「北京醫工交叉創新前沿技術十大熱點方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發布。

今年發布的「2021北京醫工交叉創新戰略前沿技術十大趨勢」,結合我國實際臨床需求,借鑑學術界、產業界和投資界的相關意見,從技術、臨床、產業三個緯度進行了總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天使研究院院長王田苗在論壇上宣讀了十大趨勢並進行了解析,這十大趨勢分別是:

1、人工智慧賦能的疫苗、試劑與新藥研發

2、個性化傳染病、慢性病、心理疾病數字醫療管理

3、單分子-單細胞-多組學高精度微納檢測

4、納米3D生物活性列印

5、多功能模塊化的智能微創手術機器人

6、多源信息融合的神經刺激調控與精準微納治療

7、柔性可穿戴的多模態康復治療幹預量化評估

8、5G&IoT融合的遠程診斷與移動醫療

9、仿生、再生、創生組織修復的生物醫用材料

10、中醫機理標準化、現代化診療創新儀器設備

五大報告,聚焦醫工交叉前沿技術

開幕式環節結束後,論壇進入專家報告環節。

第一位帶來報告的嘉賓是,北航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樊瑜波,他的演講題目是《植介入醫療器械創新十四五戰略跨學科發展》。

樊瑜波表示,生物醫學材料的需求量極大,對人民健康和健康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我國各項相關學術指標已經領先世界,但仍然面臨著一些關鍵性生命材料、技術被卡脖子的狀況。

樊瑜波認為,活性生物材料及結構、仿生生物材料與結構、智能生物材料與結構是三大發展方向。堅持前沿創新引領,將上遊的研究與中遊的核心技術突破以及下遊的轉化貫通,是十四五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

第二位帶來報告的嘉賓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執行系主任王廣志,他的報告題目是《影像引導神經外科手術的多模態信息感知與應用》。

王廣志表示,影像與智能器件的發展,使診療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現在,大家推薦的醫生,是能夠在微創方式下達到同樣效果的醫生。而在微創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智能化的信息處理和智能化的器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把微型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手段賦能器械,是生物醫學工程的一項重要挑戰。 」

而智能技術輔助精準診療的核心價值在於克服人類能力的局限性、突破現有診療手段的頸瓶和禁區,精準診斷、準確實施、規避風險,其功能可分為「眼」——藉助多模態的影像和感知信息,使治療更加精準;「手」——藉助機器人等智能器械,使操作更微創、穩定、準確;「腦」——藉助智能決策,使診療過程更加有效,副作用更小;「器」——藉助新的治療機理,形成更有效的治療途徑。

第三位演講嘉賓是北大學工學院副院長席建忠,他的報告題目是《微腫瘤晶片開展精準醫學研究》。

他表示,目前,各類晶片技術快速發展,例如基因晶片、蛋白晶片、細胞晶片、組織晶片、集成晶片等,另一方面,醫聯網的發展帶來的臨床對於新理念和新技術的迫切需求,未來大有作為,尤其是微腫瘤晶片潛力巨大。

今年6月,席建忠團隊與聯合北大腫瘤醫院、人民醫院等團隊,宣告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原代腫瘤細胞自組裝形成微腫瘤的新機制,建立了胃、腸、乳腺等癌種的微腫瘤模型。臨床實驗結果表明,微腫瘤模型預測患者治療藥效的準確性高達93%以上。

第四位演講嘉賓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科主任李蓉,她的報告題目是《AI在生殖醫學中應用探索》。

李蓉主任表示,信息管理系統對患者而進行全流程管理與各種信息進行記錄,生殖信息是大數據的天然土壤。從臨床醫生的角度來看,如果不能了解疾病的發病機制,就很難回答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問題。

因此,北醫三院與北大生命科學院合作,利用單細胞組學的諸多技術,進行了生殖、生理方面的探索。李蓉主任分享了AI輔助診斷染色體模型系統、生殖大數據的挖掘與建模、AAFA及AFA卵巢儲備功能評估模型等醫工交叉的成果。

李蓉主任表示,解決醫療健康的需求,核心點在於學會工程語言和醫學語言。而在實現路徑上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在基礎上,目前,我國學科交叉還處於初級階段,需要醫學、工學人才的思維碰撞;在技術轉化上,需要增強臨床醫生對科技創新的理解和支持;在商業化上,「研發-製造-應用」是一個完成的閉環,需要打造一個更好的醫療生態。

第五位演講的嘉賓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宏 ,他的演講主題為《協和臨床醫學科技成果轉化戰略規劃思考》。

吳志宏主任主要從疾病防控(慢性非傳染病疾病、傳染性疾病、多發罕見病防控)的角度分享了協和臨床醫學科技的成果。

以心血管疾病研究為例,目前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的識別及早期幹預技術、國人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的模型仍然不完善,單憑一種因素去建立某種預測的模型不一定正確。

因此,醫工雙方急需通過流行病技術、統計學技術、多組學技術去篩選心血管方面的特徵標誌物,在明確標誌物的基礎上進行早期的靶點幹預。

再例如,惡性腫瘤存在著早篩早診的技術,同樣缺乏大規模的研究的評價。未來,常見、高發的惡性腫瘤如何實現早診早知,也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醫、產、投三方匯聚,探討醫工轉化機制

在五位醫工專家的報告之後,本次大會設置了主題為「醫工交叉創新創業機遇與難點」的圓桌會議,由北京康衛醫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寧進行主持。

圓桌會議邀請到北京阜外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歐陽晨曦、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劉俊秀、江蘇瑞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付東山、柏惠維康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劉達、強生戰略客戶部北中國副總監周威以及美敦力中國企業發展、風險投資和創新孵化部負責人兼董事總經理施永輝等六位嘉賓,共同圍繞醫工合作模式、臨床需求要點、成果轉化機制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臨床的實際需求是醫療科技創新的驅動力。醫生具備創新想法,卻不具備實現該想法的技術能力,因此醫工結合是創新轉化的必須之路,並且需要不斷營造鼓勵醫工交叉的環境和土壤,以及給予資金和資源的扶持。

如何將醫生和工程人員的資源、需求有效地粘合起來,需要更多要素的推動,也需要醫工雙方形成合力,學會「第二門語言」。雷鋒網

相關焦點

  • 2020信用北京暨(第六屆)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五大亮點搶先看
    12月22日下午,2020信用北京暨(第六屆)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將在華夏幸福創新中心隆重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  本屆論壇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中關村發展集團、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科技創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資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創新中心、北京中關村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
  • 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青年論壇:聚焦科技與產業數位化轉型,讓創新...
    8月26日,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朝陽區人民政府、未來論壇聯合主辦,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承辦的「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青年論壇」,在北京舉行。  作為2020中關村論壇的首場先鋒論壇,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青年論壇聚焦科技與產業的數位化轉型話題,邀請國內外優秀科學家與青年行業領袖,深度解讀科技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分享醫療、教育、辦公以及物流等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以此激發青年創新思維、提高青年創新能力、助力青年創新實踐。
  • 第二屆中國鐵路發展論壇開幕 中關村豐臺園軌道交通產業創新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10月23日,第二屆中國鐵路發展論壇在北京豐臺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軌道交通智能化」,旨在提升軌道交通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智能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服務經濟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議。記者從論壇開幕式上獲悉,豐臺區政府發布了《中關村豐臺園軌道交通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
  • 2020信用北京暨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五大亮點引人關注
    傳承六年打造信用領域盛會,砥礪初心構築高端品牌論壇。2020年12月22日下午,2020信用北京暨(第六屆)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將在華夏幸福創新中心隆重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本屆論壇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中關村發展集團、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科技創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資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創新中心、北京中關村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
  •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技術服務與交易論壇召開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技術服務與交易論壇召開 2020-11-10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物重生·洞見2020」全球第四屆 「知識·價值」高峰論壇即將啟幕
    「知識·價值」高峰論壇,是量子大學自創立起便持續舉辦的周年活動。每年,數千名行業精英、商界大咖、名企高管齊聚一堂,洞悉趨勢,預見未來!往屆掠影:2017年2月18日,全球首屆「知識·價值」高峰論壇暨量子大學啟航儀式在杭舉行,吸引了全球各地13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業界精英前來交流。
  • 【熱點】2020信用北京暨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熱點】2020信用北京暨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2020-12-23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成功...
    助力新基建,開創芯動能2020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萬眾矚目IC年度盛事今日如約來襲本屆「芯動北京」具體議程包括開幕式、高峰論壇以及「IC設計與自主創新」、「產業與資本」、「人才與培養」三大分論壇。會議期間,行業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們圍繞數字新基建時代新興信息科技領域的技術創新與應用等熱點進行深度熱議,以及對疫情衝擊下的產業發展未來趨勢等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 2020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項目雲洽會暨首屆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在...
    2020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項目雲洽會暨首屆創新創業高峰論壇舉行。人民網石家莊6月18日電 以「網聚才智·雲話創新」為主題,6月18日,2020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項目雲洽會暨首屆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在石家莊召開。
  • 浙江·溫州第六屆創業高峰論壇周五舉行
    浙江·溫州第六屆創業高峰論壇周五舉行來源:溫州網發布時間:2019-11-13 11:55:05字體:大 中 小  11月15日-17日,2019溫州創業創新博覽會將正式舉行。作為重要配套活動之一,2019浙江·溫州第六屆創業高峰論壇將於11月15日(周五)召開。歷經多年培育積累,創業高峰論壇已成為溫州企業界和創投界的年度盛會。屆時不僅有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創業者們齊聚一堂,共話發展信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也將現場見證「2019溫商準獨角獸榜單」的發布。  據介紹,本次論壇以「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理論和對策」為主題。
  • 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
    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成果與發展方向 2020-12-22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實業遇上區塊鏈——第二屆廈門國際區塊鏈創業高峰論壇在廈門...
    2020年1月12日,當實業遇上區塊鏈——第二屆廈門國際區塊鏈創業高峰論壇在廈門大學科藝中心圓滿閉幕。本次論壇由中國廈門市工商業聯合會指導,廈門市區塊鏈協會、廈門大學中科創業學院、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網際網路創業與評估中心主辦,鏈合學院、廈門區塊鏈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廈門大學信息學院鏈合區塊鏈研究中心、螞蟻節點聯盟、高維空間、唯物鏈、尤鏈傳媒、羊駝財經、六維量子、金色財經、陀螺財經、啟達創業、獵聘等單位協辦。
  • 天長市第30屆人才科技節暨2020智能創新高峰論壇重磅來襲!
    為推動儀器儀表及智能製造等行業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共天長市委、天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委員會、天長市科學技術局、天長市人才辦承辦的「2020智能創新高峰論壇(2020 Intelligent Innovation Forum)」將於11月15日開幕的「天長第30屆人才科技節」期間,在安徽省天長市·新世紀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
  • 中國(福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高峰論壇在榕舉行
    中國(福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高峰論壇在榕舉行 2017-04-07 20:23: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020中國—東協匯商聚智高峰論壇在南寧閉幕 達成合作意向260項
    11月15日,2020中國—東協匯商聚智高峰論壇、第二屆中國—東協人工智慧峰會閉幕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召開。為期3天的活動共舉辦了10場論壇、30場推介發布會,13000位專業採購商參會,26700人次現場觀展;達成合作意向260項,意向金額150億元;線上10個國家和地區500家企業、265位專家參展,線上觀展直播參會320萬人次;廣西政府智能體、南寧高新區雙創服務雲平臺等多項務實成果落地南寧,南寧·中關村引進8個重點項目,為首府對外開放、創新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 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來源:經濟日報由人民網主辦,妙健康、因數雲協辦的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助力國家戰略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積極推動保險服務模式創新,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保障需要。
  • 聚焦第三屆智能財務高峰論壇,金蝶深度解讀2020中國智能財務應用
    2020年12月6日,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與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等多家機構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智能財務高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圓滿落幕。我國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對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進行了重要表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勤教授在本次峰會上指出,智能財務的本質就是利用智能技術對財務管理的重構。智能財務研究的重點是對應用場景的關注。
  • ——英特爾AI創新生態與技術分享論壇中關村「開講」
    2018年10月13日,中關村創業大街英特爾開放創新實驗室迎來升級後的第一期活動——英特爾AI創新生態與技術分享論壇。在論壇中,包括英特爾戰略合作夥伴和創新業務部總監徐茂容、北京芝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韌、北京海雲捷迅科技有限公司資深架構師任仲坪等數位來自AI最前線的行業大咖、技術專家及創新領袖向現場觀眾做出了精彩的分享。
  • 連小敏應邀出席中國市長高峰論壇暨2020第五屆杭州全球企業家論壇...
    連小敏應邀出席中國市長高峰論壇暨2020第五屆杭州全球企業家論壇閉幕式 2020-11-05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iTechClub第二十二屆全國網際網路技術精英高峰論壇閉幕
    趣味活動,精彩演講,慶典晚宴,思想碰撞,更不放過美食、美酒、美景,同道中人,饕餮共享,2020年11月27-29日,為期三天的iTechClub第二十二屆網際網路技術精英高峰論壇暨「璀璨14年」周年慶典在錦繡蓉城-成都隆重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