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華夏陣中有太多的國安故人,這場比賽可以說雙方是知根知底,從過往的戰績國安毫無疑問更為佔據優勢。從0比1到3比1,這是一個正常的比分發展的形式,但比賽的最後階段,卻上演了絕平大戲,圍繞著判罰也產生很多的爭議和討論,但是本賽季國安已經先後經歷黃海、武漢、華夏三次兩球以上領先和場面佔優,卻上演被對手壓哨追平的戲碼,這不禁想讓人去問為什麼?
從賽季開始以來,外界對熱內西奧的質疑聲就沒停過;最開始質疑熱內西奧的點在於巴坎布不進球,當巴坎布開始連續進球後,又開始質疑國安控制力不如以往,防守不行、換人時間不合適。。。客觀的說,外界對熱內西奧的質疑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熱內西奧也有自己的苦衷。首先熱內西奧自己6月底才回來,他遙控指揮的效果肯定不能跟他在隊時完全一致。其次國安的5大外援裡,最早回來的巴坎布到了7月份才跟隊合練,剩下4位都是到了開賽的那一周才跟隊合練。
國安的外援組幾乎沒有參與備戰,這就導致這幾個外援只能通過比賽來拉體能,找狀態時,熱內西奧之前在戰術層面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那就是把奧古斯託+比埃拉2打11的體系拆掉,採取了去年最後3輪那套由國內球員做支撐的團隊推進打法。改變打法的好處其實在之前的比賽中逐漸展現出來了,比如說張稀哲今年在場上所起到的戰術作用明顯要強於前兩年,巴坎布的狀態也被熱內西奧給激活了。考慮到由於一開始比埃拉和奧古斯託都不具備踢90分鐘的體能,熱內西奧把兩個人給拆開用,讓球隊這麼踢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國安這群國產中場裡,唯一一個可以拿球擺脫,善於盤帶過人,且也是國安的國產中場裡最敢於跟對方上身體,去硬碰硬的樸成重傷之後,再把比埃拉和奧古斯託拆開用,其實也把國安中場創造力不足和硬度不足的問題給體現的比較明顯,這也是國安前段時間,戰績出現波動,外界質疑熱內西奧的聲音達到頂峰的原因所在。
在問題出現時,熱內西奧想過不同的解決方案,比如說一度擺出三中衛加強防守力量;再比如說調鋒線組合,加強進攻效率。而熱內西奧現如今也找到了張玉寧和巴坎布這個鋒線最優選項;張玉寧和巴坎布加強了在禁區內的終結能力,但他們無法解決國安中場創造力不足和硬度不足的問題時,從奧古斯託復出開始,國安又回到了2打11的體系。
當然與以往比埃拉+奧古斯託在場上給彼此傳球,有時候會忽略隊友不同,今年如果有隊友上來,他們也願意帶其他隊友一起配合。當奧古斯託連續兩場有著出色的發揮盤活整體進攻,巴坎布延續了進球運,國安已經成了今年中超進球最多的球隊。
當阿蘭把比分擴大為3比1時,恐怕不會有人認為這場比賽的勝負還會有懸念,但最後華夏愣是連追了兩。爭議點球確實直接導致國安的3分變1分,如果只是一場比賽這樣,把問號和爭議甩給裁判就行了;但本賽季國安5場沒贏的比賽,都是領先後守不住;還出現過打黃海的3比0到3比3,我們不禁要問:國安要領先幾個才能贏?
為什麼國安領先後守不住?在戰術層面,本場打華夏,以及第9輪打卓爾的比賽,國安都是兩球在手的情況下選擇回收;考慮到國安的中場有很強的控球能力,在這種背景下選擇回收,而放棄控制權是值得商榷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在今年的聯賽中,恆大和上港也都喜歡領先後收回來踢,這種戰術安排也不是不行;但問題在於,上港和恆大能守住,還能打對方的反擊,但國安守不住,這也跟國安的配置有關。
在國安本賽季的17個丟球裡,有5個定位球丟分,4個被對方從邊路傳中打進去的,3個點球,4個是在禁區弧附近被對方打進去的,1個被對方正面滲透進去的。當國安的禁區弧老是被對方利用,這首先說明國安的腰有問題,腰的問題跟國安的中場配置有關。國安的中場裡,奧古斯託、比埃拉、張稀哲、侯永永都是攻強守弱的類型;而攻守平衡的樸成傷了,池忠國對抗能力不行,李可橫向掃蕩能力不足;打卓爾和打華夏這兩場,國安選擇回收的時候就留了一個防守型後腰+三個進攻型中場,幾乎是把防線暴露出了槍口下。
至於定位球防守問題和防對方傳中的問題,這是國安從李章洙時期就已經存在的老問題;哪怕在曼薩諾帶隊,國安連續兩年中超丟球最少的那個階段,他們的後防也經常會拉響防空警報。即便國安的後防配置也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是我們再看看國安球員的整體身材,當國安1米8出頭的球員有時候要在定位球防守中去盯對方1米9的球員,1米8不到的球員得去盯對方1米85左右的球員,身材上的差距不是主教練能解決的。主教練在戰術層面上能解決的,只能是讓防守球員少在後場給定位球+角球,以及封對方的傳中。但國安這兩個邊後衛本身在進攻端就承擔著重擔,要頻頻下到底線,在比賽中消耗很大;且國安兩個邊後衛的陣容深度也比較有限,可能熱內西奧也很難對邊後衛提出更高的要求。
禁區前頻頻丟球的問題因為中場球員重攻輕守解決不了,防空問題因為整體身材偏矮解決不了,讓對方輕鬆傳中的問題因為邊後衛進攻消耗過大解決不了。。。一堆防守問題都沒法解決,守不住太正常了。
在國安打華夏的同時,莫斯科迪納摩俱樂部官宣了波赫中衛舒尼奇加盟國安。根據公開的資料,舒尼奇身高1米94,再考慮到今年來中超這些前南地區的中後衛無論是華夏的梅米(來了以後打後腰),還是黃海的武科維奇,都屬於正面防守能力出色,且有一定出球能力的類型,舒尼奇加盟國安可能就是來提升國安防空+後場出球能力。
而舒尼奇的加盟,也讓外界猜測,是不是國安已經做好了讓金玟哉離開的準備。從最開始金玟哉和英超的緋聞,再到近來體壇周報爆出意甲拉齊奧俱樂部願意出1300萬歐轉會費+200萬歐附加費用買斷金玟哉,看起來在第一階段打完後,國安放掉金玟哉的可能性不小。但金玟哉的轉會有沒有到板上釘釘的那一步?恐怕只有當事人知道。再考慮到國安今年買斷的費爾南多可以說是整個中超存在感較低的外援,那是否也會存在讓舒尼奇頂替費爾南多的可能?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還剩3輪差上港4分,國安大概率是要成為小組第二了;A組那邊恆大的小組第一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了,如果最後階段魯能沒有超過蘇寧,國安要想奪冠的晉級路線很可能就是連打魯能、恆大、上港;而連續碰到強敵,檢驗的是國安強強碰撞比賽的能力。然而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國安在BIG4小聯賽中墊底,今年他們第一循環也輸給了上港。
談及國安強強碰撞比賽戰績不佳的原因有戰術層面的,比如說國安的後防漏洞比較明顯,打弱隊,他們可以靠控制力和強大的進攻火力壓制對手;但打強強碰撞的比賽,他們沒法壓著對手,一旦遇到對方的針對性布置,短板很容易被針對。除了戰術層面以外,國安在強強碰撞中掉鏈子也同樣跟氣質有關。
在中信時期,國安打恆大,打魯能,包括後期打上港,他們也許打不過對方,但不管是在工體打,還是在天河打,他們從來沒有怕過對手;且越到大場面,國安的球員在場上越興奮,經常會展現出把對手給鎮住的氣勢。但現在的國安,已經沒有這種氣勢了;就拿打華夏這場來說,華夏的防守球員在場上很強調對抗,防守動作都不小;而這場比賽的裁判尺度相對寬鬆,當華夏的球員對抗能力提高時,國安隊員的對抗能力沒有提升還有所下降,和過往那支國安相比,這支國安隊的「霸氣值」的確是感官和實際操作中都有所降低。在超強對抗中國安沒有遇強則剛的反彈能力,更多是保護放在第一位,當然作為足球比賽和職業球員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我看來這會影響一個球隊的氣質,也是國安連續領先卻被對手絕平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種氣勢已經在國安身上很久沒出現了
談及國安氣質的缺失,有人說是從徐雲龍、周挺、邵佳一、馬季奇這批老的離隊後出現的。但在我看來,國安球隊文化的改變不是因為這批老的退役了,而是換了投資方之後,很多老國安也從俱樂部各個崗位離任後開始出現漸變的。如今的國安俱樂部很少再提「永遠爭第一」的口號,一線隊隊長袖標沒有給于洋、張稀哲這種跟隊拿了09年冠軍的元老,很多老國安離開俱樂部或被邊緣化開始,國安已經變成另外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