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尤金:宇宙中有一位創造主!

2021-03-03 全球佳音見證

從「上帝的前門廊」看地球:這美得不可能只是個巧合!

最後一個在月球留下腳印的人逝世 

尤金在太空工作23天14小時又15分鐘,他在迄今最後一次登月活動-阿波羅17號中,駕駛月球車行駛35公裡、待了22小時。尤金曾在2002年不敢相信說道,「(我們登月的)時間過去了三十年,我不能想像自己仍然是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表示對此相當失望,認為人類的命運緊系對太空世界的發現。

 (照片來源/Gene Cernan facebook、wiki)

編譯 / 莊堯亭 美國報導

16日,美國航天員尤金•安德魯•塞爾南(Eugene Andrew Cernan,1934-2017)於伊利諾州過世。尤金是美國海軍上校,擁有電子和航空工程學位,為全世界唯3位「兩次飛往月球的航天員」。其生命中最重要的太空任務,莫過於1972年帶著阿波羅17號登月,並於陶拉斯-利特羅(Taurus-Littrow)山谷降落-這同時也是迄今最後一次登月任務,使尤金成為目前「世界最後一位在月球留下腳印的人」。

當尤金踏上月球,其稱此為「上帝的前門廊」,並望著地球表示「這美得不可能只是個巧合」,宇宙中一定有一位「造物主」存在。

「科學和科技帶我來到這,然而當我站在這裡回望我的家-地球,沒有任合科學和科技可以解釋我所看見和我所感受到的一分一毫…當我說世界一定有一位造物主,我指的就是上帝。」尤金說。


  站在月球上望著地球,尤金曾說:「這美得不可能是巧合。」使他深信宇宙中有造物主的存在。 

(照片來源/影片擷取)

尤金曾多次接受專訪,當他提及1972年的阿波羅17號登月任務,形容自己是站在「上帝的前門廊」看著地球。而那樣的經歷,更讓他對造物主的存在深信不疑。

當年12月11到14日,尤金以「指令長」的身份在月球執行3次共計22小時的艙外活動,駕駛月球車行駛超過35公裡。尤金是該次12人任務中最後一個離開月球的人,這不但是人類航空史上的壯舉,也是迄今最後一次登月任務。

他回憶與另外一名航天員哈裡森•施密特(Harrison Hagan "Jack" Schmitt)踏上陶拉斯-利特羅山谷的那一刻,隨著登月艙引擎熄火,當下的寂靜令他印象深刻,「那是身為人類所能感受最靜默的時刻。」他們花了近3天實地觀察月球,帶回249磅有助研究的月球碎石。


尤金曾撰寫《月球上最後一人》(The Last Man on the Moon)一書,紀錄1969年、其35歲時參與阿波羅10號-人類航天史上首次帶回外層空間彩色錄像任務的回憶錄。

 (照片來源/影片擷取)

2007年,尤金接受電視專訪,提到他在月球上的經歷如何讓他成為一位「跟隨上帝的人」。

「科學和科技帶我到了那裡(指月球),但是當我站在那個地方望向地球…科學和科技沒辦法解釋我所看見、我所感受到的一分一毫。當你看著地球,那是如此偉大卻又神秘的星球,在運形軌道上旋轉...你看不見這個軌道,可是你就是在上面,」尤金說道,「有一股力量撐住它,它帶著目的運轉,它按著同一個邏輯運行。」

他好幾次強調,科技和技術沒辦法給他生命的答案,沒辦法回答他心裡深處的疑問。「每一個都有其意義,充滿邏輯性,」尤金做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一切「美得不可能只是巧合」。

「一定有一個你和我,所有的人都沒辦法完全明白的奧秘-廣大宇宙的創造、生命誕生的奇蹟。」在浩瀚的星河和無邊際的宇宙中,尤金雖然沒有肉眼看見上帝,卻更真實的「見到」了上帝。

在尤金的一生中,花了566個小時在太空,其中73個小時站在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他驚嘆,「看到地球和其他的星體,如此壯闊-它們正在運行,都是真實存在的!」每一個行星按著規律存在,「皆有其目的,這一切美得不可能只是個巧合。」

「當我說世界一定有一位造物主,我指的就是上帝。」


在結束阿波羅17號的登月任務時,他說:「在我們離開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羅山谷時…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我們還會帶著全人類的和平與希望回到這裡的。在我邁出離開月球的腳步時,我想說美國今日對太空的挑戰,將鑄造人類明天的命運。願上帝與阿波羅17號同在。」 

(照片來源/NASA)


尤金(圖左)是世界最後一個在月球留下腳印的人,他一生參與過3次重要的太空任務,分別在33歲、35歲和38歲(登陸月球的年紀)。 

(照片來源/NASA)

相關焦點

  • 中國僅有的兩位女航天員,其中一位是上校軍銜,她們現狀如何?
    雖然如此,在我國航天史上,有且僅有兩位女航天員,巾幗不讓鬚眉,她們經過層層選拔,成為航天員中的一份子,創造一個又一個不可能。那麼,中國僅有的兩位女航天員,她們分別是誰?現狀如何?一、劉洋劉洋是我國首位女航天員,1978年10月出生於河南林州。
  • 耶穌基督是主《有一位神》
    【有一位神】 詞:萬美蘭 曲:遊智婷 有一位神 有權能創造宇宙萬物 也有溫柔雙手安慰受傷靈魂 有一位神 有權柄審判一切罪惡
  •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回地球後人間蒸發杳無音信,她去幹嘛了?
    在我國現代社會中,也有一個當代版「李娘子」,她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憑藉著自己一人的拼搏和努力,成功地乘坐宇宙飛船登上太空,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航天員,她就是——劉洋。當然,古人也從未停止過對於宇宙的探索,我國古代的典籍之上,記錄著哈雷彗星、新星等各種介紹,有著日食、月食的詳細記錄,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創造出了「地動儀」「天文望遠鏡」「渾天儀」等探索宇宙奧秘的工具,並創造了二十八星宿等……
  • 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原標題: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在遠離任何其他已知天體的銀河系荒漠空間,一顆獨立的恆星正在急速生長。既沒有恆星為鄰,也缺少行星做伴,這顆誕生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恆星被美國航天局稱為「宇宙中最孤獨的恆星」。
  • 我國女航天員選拔是否要求必須已婚生育過?
    大家知道劉洋又多了一個母親身份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2015年,因為她在一次公開發言中確認自己已經擁有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這個時候可能有人會想到我國另一位女航天員,她的名字叫做王亞平,這也是我國第一位「80」後女航天員。在王亞平當選女太空人的時候,她的確是已婚已育狀態。
  • 科學家承認有上帝還相信祂掌管宇宙!
    從萬物的被造證明有上帝的存在 〗聖經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1:1)又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是的,造物主不但創造了天,包括宇宙中億萬星宿、千萬銀河系;祂又創造了地,包括地球上的萬物。
  • 航天科普展有驚喜:小朋友與航天員喜迎新年
    透過現場陳列的航天模型穿越時光走進中國航天波瀾壯闊的發展史,聽中國首批航天員陳全老師講述航天員如何煉成的故事,在VR航天科普教室裡「探索太陽系」,同高科技AI機器人趣味互動,大顯身手開啟DIY太空美食定格親子一刻……有料有趣、玩得嗨、耍得開,航天科普展展廳和對面的星空麵館已然是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們在開年第一天最巴適的好去處!
  • 航天知識:中國太空人為什麼叫航天員?
    太空人,或稱航天員,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則沒有完全統一。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裡(50英裡)的人被稱為太空人(astronaut)。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裡。在香港及東南亞,航天員亦稱太空人。
  • 蝙蝠家族又多一位成員,海倫娜·韋恩為何會現身主宇宙?
    在貓女80周年的紀念刊中,編劇Tom King設計的蝙蝠俠和貓女的劇情線有了巨大的進展,他之前在網絡上就公布了蝙蝠俠和貓女將會有一個女兒的現實,但是大家並不確定她的名字到底叫什麼。然而這個故事的名字已經告訴了我們的答案,她就是海倫娜·韋恩,蝙蝠家族的新成員。
  • 全球死得最遠的5個人,4位漂浮在太空中,有一位葬在了月球
    導語:全球死得最遠的5個人,4位漂浮在太空中,有一位葬在了月球在浩瀚的星球宇宙中隱藏著無數的神秘和未知,吸引著人們對他們的不斷探索和暢想。無論從發射衛星到載人航天的試驗成功,在宇宙的浩瀚中還真實的漂浮著五具「遺體」,是全球死得最遠的人。其中的三具屍體是在1971年4月蘇聯派遣3名太空人乘坐「聯盟10號」飛船前往,在23天任務結束後由於艙內的系統發生故障,艙內的氧氣大量洩露,三名太空人在真空的環境中不到短短四十秒的時間內全部喪生。
  • 航天員大隊!
    載春秋,初心依舊23年奮鬥,韶華不負一次次凱旋成就了一個個飛天的英雄一段段佳話背後是無數航天人的拼搏奉獻第一批14名航天員中吳傑、李慶龍、趙傳東潘佔春、陳全、鄧清明把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漫長的等待還有更多的無名英雄在各自崗位上無悔付出默默堅守
  • 航天員回信「10後」:加油,你一定會成為太空中那顆閃亮的星!
    孩子們在「太空郵局」投遞夢想來自「太空」的驚喜,航天員叔叔回信了收到回信的小朋友們異常興奮,一位小朋友說到,「航天員叔叔平時工作那麼忙,竟然還抽出時間給我回信,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嘉華小朋友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對於航天人的敬意和想要登上太空的夢想。航天員叔叔非常暖心的表達自己對他的支持和期許,「我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你一定會成為太空中那顆閃亮的星!加油!」
  • 漫威616主宇宙被摧毀,重啟後的全新全異宇宙有多少變化
    但就在這時,超級先生意外的獲得了超越者的能力,他結合了自己兒子的力量,把兩個宇宙的碎片重新融和,就有了險資的全新全異宇宙。換句話說全新全異宇宙就是重啟後的616宇宙,但是神奇四俠與美國隊長都在秘密戰爭中犧牲了,也就是說,在以後的漫威漫畫中,就沒有了他們的身影。
  • 美國棒球運動員:羅傑·尤金·馬裡斯
    1961年,美國棒球運動員羅傑·尤金·馬裡斯打出了61支全壘打,打破了傳奇人物貝布·魯斯創造的單季記錄。誰是羅傑·尤金·馬裡斯?1959年賽季結束後,羅傑·尤金·馬裡斯在紐約成了一個真正的明星。他打出了39支全壘打,率領美國聯賽112分打點,贏得了優秀防守金手套,並在1960年被評為聯盟最有價值球員。令人驚訝的是,這只是一個歷史性賽季的序幕。
  • 歌唱家富立明等回顧歌曲《我們是中國的航天員》創作始末
    在太空漫步在宇宙探險開創未來的世界我們奮勇向前在太空漫步在宇宙探險開創未來的世界奮勇向前璀璨的銀河在我腳下閃爍的星球為我導航唻唻唻  騰飛吧航天唻唻唻  騰飛吧飛船我們是中國的航天員駕駛著神州號宇宙飛船月亮在招手
  • 中國最美太空人王亞平:在太空中授課,成第一位「太空教師」
    《題龍華佛閣》有言:前人開創願力廣,下與舟楫扶傾危。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而言,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世界發展的進程中,人類對於宇宙事業的探索也在進一步加深,在這種情況之下,那些擁有著高端航空科技的國家,也將成為其他國家的榜樣。曾經,在中國出現了這樣一位優秀的太空人,她曾在太空中授課,而縱觀中國的航空事業發展歷史也會發現,她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教師。
  • 獨家揭秘中國航天員的20年:電視直播背後的生死考驗!
    除這些嚴酷的訓練外,挑戰超重耐力的離心機訓練,則是每一位航天員腦海裡最深刻的共同記憶。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中,常人只能承受3至4倍重力加速度,而航天員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20年間,讓所有航天員感到自豪的是,在做這項訓練時,他們也共同創造了一項紀錄。
  • 神舟九號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在完成任務後音訊全無,她如今怎樣
    人類從猩猩進化到現在的高智慧生物,其中經歷了許多的挫折和坎坷,可是人類是不輕易放棄的一種生物,就算困難再多,也要想盡辦法去克服,就像只有蠟燭的時候發明電燈,只有書信的時候發明電話,看見鳥兒飛也想飛到天上去,所以發明了飛機,再後來不甘心於只在地球探索,發明了火箭和宇宙飛船,宇宙非常的誕生就象徵著人類真的有可能去別人的星球生活
  • 各國航天員的待遇如何,看看我國飛行員的工資,按小時計算
    人類的求知慾和探索欲是無窮無盡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潛艇、無人機等先進的探索交通工具被相繼發明,人們通過這些先進的裝備徵服了天空、大海,並逐漸將目標指向了浩瀚無垠的宇宙。能夠擔任航天員的大多都是空軍飛行員,畢竟,航天員也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職業。因此,各國對航天員的選拔也是十分苛刻的。俗話說得好「高風險,高回報」,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航天員。
  • 中國探尋「宜居行星」,將有科學家入選第三批航天員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委員24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網絡視頻採訪中透露,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將不限於飛行員,還包括飛行工程師和有效載荷專家即科學家。周建平說,第三批航天員選拔是為了去空間站執行任務,將科學家送入太空,讓他們利用專業知識來操作先進的實驗設備,根據需要調整和完善方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將於今年7月前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