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開放2歲以下「小明」回臺,何時能解禁陸生?
【兩岸快評第869期】圖片來源:臺媒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16日起開放2歲以下因疫情滯留在大陸的陸配子女返臺。其實是新冠疫情爆發後,臺灣有關官員在解釋回臺政策時用「小明」舉例,才有了這個統一的稱呼。「小明」主要包括兩類人:一是臺灣人與大陸人的婚姻在大陸地區生的孩子,第二類是大陸配偶之前婚姻所生的大陸籍子女。據陸委會公布的數字,至今滯留在大陸的「小明」有2000多人。
-
蔡英文當局搞「雙標」:允外勞入境 卻拒陸生回臺讀書
臺當局一邊禁止包括陸生等外地生回臺讀書,一邊卻在疫情期間繼續開放外籍勞工入境,進行集中隔離,而且還隱瞞地方政府。事件被揭發後,當地議員痛批蔡當局引進外勞卻把地方蒙在鼓裡,萬一出現防疫破口,誰來負責?兩岸學者則批評臺當局搞雙重標準,以防疫為由不準陸生入境,卻開放大批外勞入島。這根本就是民進黨當局的「反中」思維作祟。
-
大陸暫停陸生赴臺就讀責任在臺
2月底至3月初臺灣各高校陸續開學,大陸教育部門就陸生不能正常返臺學習的訴求向臺灣教育部門做了反映,希望臺灣教育部門能給予幫助,但是很遺憾的是,「不僅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對此漠然處之、無動於衷、聽之任之、無所作為,臺灣有關高校也沒有積極為陸生爭取應有的返校就讀權利,甚至試圖將陸生推出校園、推卸責任,使得陸生在臺灣各高校開學前無法返校。」兩岸開通學子間的高等教育交流始自2007年。
-
臺灣高校損害陸生權益一味催學費,教育部暫停大陸學生赴臺就讀
4月9日,教育部發布消息,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工作。其主要原因是綜合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當務之急,要解決陸生返回臺灣高校就讀受阻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臺灣各高校已於2月底至3月初陸續開學,使得大多數在臺灣就讀學歷的大陸學生無法正常返校。據統計,目前有8000多名大陸學生無法赴臺。回不了學校根本沒法去上課,但是臺灣的高校根本不考慮這些問題,他們能做的就是催繳學費,有的學校甚至要求陸生先繳學費,延緩一學期再入學。
-
約7000名陸生無法返臺上課,已有人黯然休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約7000名陸生寒假至今無法返臺上學,目前已有部分學生選擇休學。臺灣嘉義大學國際事務長洪燕竹表示,該校本學期共有陸生7人,4人大學部、3位研究生。其中有6人無法來臺繼續就讀,後來有2人選擇休學。
-
臺商子弟及臺灣高三學生無法回臺 恐被迫休學一年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於民進黨當局的諸多限制措施,目前仍有少數臺灣高三學生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而無法返回島內。目前,在大陸臺商子弟學校念書的高三學生,可能因此影響三月申請大學入學的程序。有家長向國民黨「立委」林奕華陳情,臺商子弟為申請入學準備多時,現在能否回臺參加各大學四月的招生面試都是問題。
-
大陸暫停陸生赴臺就讀的意涵與影響
如前所述,2019學年度上學期的陸生8353人中,管制前抵臺的只有892人,佔全部陸生的11%;無法來臺的陸生,當然期待臺灣當局能放寬政策。因此,大陸教育部批評「對於近來廣大陸生的強力要求,臺灣當局仍漠然處之、無動於衷」。臺方教育部門則響應,已從2月啟動「安心就學措施」,並請各大專院校考慮個案特殊性,全力協助陸生如期完成課業。
-
首屆在臺陸生:畢業啦!去哪了?(兩岸聚焦)
回大陸攻讀碩士者47人,至港澳地區攻讀碩士者14人,至其他國家和地區攻讀碩士者129人,其他規劃者(包括回大陸就業)145人。臺灣的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聯會)總幹事張鴻德說,在大陸就業市場,學士和碩士的起薪差距大,陸生在臺灣讀完學士後,要回大陸考研很困難,因此他們中許多人選擇留在臺灣升學,等拿到碩士後,再回大陸就業,薪水會比較高。
-
臺灣當局開放陸生回臺速度太慢 兩岸學生戀情遭扼殺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日前已在指揮中心宣布,開放應屆畢業生返臺,但所有流程時間太慢,臺灣當局面對此事態度更是不斷拖延,一名陸生的臺灣男友陸生投書到「返臺推動小組」臉書,坦言因防疫政策讓陸生女友返臺之路艱難,半年來兩人不斷爭吵到已分手,他對戀情遭政治扼殺感到悲苦萬分,但還是期望所有陸生都能回臺念書,不再被歧視。
-
19個地區學生均可返臺,唯獨陸生不行,臺灣大學:不要區別對待!
撰文丨琳琳 小宋最近,臺灣疫情局勢緩和,民進黨當局開始陸續開放19個地區的境外學生返臺讀書,然而卻遲遲不讓陸生返臺。民進黨當局對陸生的區別對待,遭受各方的質疑和批評。近日,臺灣大學出面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該儘快讓陸生返臺,以學生的學業為重。19個地區學生均可返臺,唯獨陸生不行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以疫情爆發為由,全面禁止大陸居民返臺。要說這個理由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疫情面前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陸生恐懼被找麻煩,有些猶豫返臺
蔡當局8月下旬已放行陸生返臺,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接受訪問時表示,世新有近200位大陸學位生,已知八成以上都會返臺;不過有些陸生擔憂年底放寒假,蔡當局又會找理由阻止入境,已有陸生考慮留在臺灣過農曆新年,也有一些陸生還在猶豫要不要現在返臺。
-
蔡英文當局搞「防疫雙標」:一邊隱瞞外勞入境,一邊拒絕陸生回臺
臺灣地區教育部門6月17日宣布,部分境外生可返臺,但將7600名大陸學生被排除在第一批入境名單之外,此舉引來各界批評聲音:「入境把關明明可以做更多,可以自費全篩,集中隔離,為什麼不讓目前非重疫區的健康人進來呢?」「臺灣防控太多的操作是基於政治,而不是科學,這才是讓人無法給予肯定的真正原因。」
-
境外生全面解禁入臺:唯獨排除5000多名陸生,叫苦的還有臺灣高校
臺灣教育部門昨天發函給全臺大專院校,宣布境外舊生全面解禁入臺就學,其中包含5000多名未入境的在學陸生。但隨後改口表示「因兩岸考量」,排除陸生舊生入臺。為何只排除陸生?其中必有政治動機。民進黨當局昨天指稱是陸方在「阻撓」,指近期已發生多起陸方「阻撓」陸生返臺就學的個案,云云。而外界不乏對臺灣當局的抨擊之聲,認為事情再清楚不過,還不是「仇中、歧視」作祟,何必講東講西。今年6月17日,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境外學生返臺複課,但大陸學生不在首批開放入境的名單中。陸生權益一再受到傷害。其實,受傷害的何止是陸生,叫苦不迭的還有臺灣高校。
-
禁止陸生入臺不得人心
「我已經收到了學校7月21日清退宿舍的通知書,可是我現在還不能回學校。」人在廣州的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四年級學生原同學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焦急地說。近800名一個學期不被允許回臺上課、暑期即將畢業的大陸學生6月2日公開致信臺灣教育部門,表達面臨的難題:入臺證到期、租房合約到期、不能畢業答辯、不能取得有關手續銜接下一步學業和工作等。原同學告訴記者,他也在公開信上簽了名。
-
暫停陸生赴臺,是否預示今後兩岸教育交流縮緊?
2月底至3月初臺灣各高校陸續開學,大陸教育部門就陸生不能正常返臺學習的訴求向臺灣教育部門做了反映,希望臺灣教育部門能給予幫助,但是很遺憾的是,「不僅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對此漠然處之、無動於衷、聽之任之、無所作為,臺灣有關高校也沒有積極為陸生爭取應有的返校就讀權利,甚至試圖將陸生推出校園、推卸責任,使得陸生在臺灣各高校開學前無法返校。」兩岸開通學子間的高等教育交流始自2007年。
-
臺當局解禁境外生赴臺"朝夕令改",獨排除陸生
圖源:臺媒 據臺媒報導,臺教育部門5日發函各大專院校,宣布即日起開放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境外舊生來臺就學,但傍晚又急轉彎,表示「因兩岸考量」,解禁名單排除陸生此舉引發輿論質疑,不少陸生指責民進黨當局「政策朝夕令改」,臺媒認為此舉明顯是出自於政治考量,還有不少大學校長與主管「罵翻天」。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教育部門從六月中旬陸續開放19個低風險及中低風險國家或地區的應屆畢業及新舊生返臺。7月22日又開放境外應屆畢業生入境,包含應屆畢業的大陸學生。
-
臺灣某些教授惡意滿滿,竟問陸生「來自非洲大陸還是南美洲大陸」
這樣的經歷,讓陸生只能無奈發笑。文章在開篇中表示:說實話,書寫「陸生」這個群體,需要一種「不怕被罵」的勇氣——每每談到陸生赴臺的相關事情,在代表著「家鄉」的大陸,有人會炮轟陸生「不愛國!跪舔鬼島!滾出去!」在註定無法久留的「異鄉」(臺灣),深綠們痛斥「426滾回對岸!我們不爽賤畜來!」
-
新冠肺炎疫情下,他們何時能回臺灣上學?
據臺灣《聯合報》消息,5日一名湖北臺胞透露,他們上周已向臺陸委會提出先讓自己的子女回臺上學的訴求,目前這個訴求已送到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大家只有耐心等待,現在一切由指揮中心決定。」而另一名臺胞則指出,3日傍晚滯留在湖北各地的臺胞陸續接到當地臺辦電話,並協助臺胞到醫院做核酸檢測。這名臺胞說,「昨天(4日)中午,我就和小孩一起到醫院做核酸檢測,確認健康狀況。」
-
上萬名陸生無法返校,臺高校叫苦連連:損失巨大,高教市場將雪上加霜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僅大陸居民暫緩入境臺灣,上萬名學生也無法返臺就學。據臺灣「中央社」5日報導,臺「教育部」透露,目前正安排各大學盤點宿舍空間,以方便境外生入境檢疫,「外界解讀為將開放陸港澳學生返臺就學」。陸委會則稱,相關規劃仍須由指揮中心依專業評估做出決定。
-
陸生返臺就學無門 「小明」歸家遙遙無期
昨天,他(她)們的家長在烈日下,跪在臺行政機構和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門口陳情,有媽媽流著淚說「已經有一百多天沒見到自己的孩子了」。 郭媽媽罹患乳癌第三期,每天以淚洗面。她改嫁到臺灣時,女兒才3歲,跟著她到臺灣一路從小學讀到中學三年級,並無大陸學籍,「上半年學業完全荒廢,且無法參加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