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一生丨他用盡了全力,而死亡終究是成功了

2021-02-10 雲禾的彼得潘

這是一本長達64萬字888頁的小說。但它值得你細細閱讀,它會告訴你黑暗中的螢火多麼重要,會告訴你輸給了黑暗也不要緊,只要經歷了鬥爭,渺小也可以悲壯。

「他死於53歲,離滿53歲還不到兩個月。他把空氣注射到動脈裡,讓自己中風…他用一根針頭像蜂鳥喙的注射針,朝自己扎了至少兩次,而且會痛苦不堪。」

他死了,真好。

在經過888頁漫長的自我撕扯後,他終於獲得了作者的仁慈,在最後幾頁得到了他最想要的自由。這是我第一次因為主角的死亡而覺得鬆弛。

他解脫了,我揪住的心也因此舒展,即便我同時是難過、傷感的。可如果是我的朋友,在經歷了非人的童年和痛苦不堪的肉體病變,好不容易得來的愛人因一場車禍撒手離去,那麼我也希望死亡能夠給他帶去安寧。

作者: [美] 柳原漢雅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國
原作名: A Little Life
譯者: 尤傳莉
出版年: 2019-6
頁數: 888

長篇小說,力度要控制得當,要時刻小心不要陷入冗長和無趣的陷阱。要保持恰當的節奏,再以恰當的事件作為推力,慣性一般自然而流暢的滑向前方。

大跨度的時間本身就保證了故事發展的空間,且帶著一層「人生一夢」的傷感濾鏡。20、30、40、50歲…時間在書頁中持續流淌,卻又留有大量空白和跳頓,仿佛一個恍惚,世間就換了個模樣。

《渺小一生》一開始並不沉重,語調甚至如《老友記》般有著情景劇似的美式輕鬆。故事從四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說起,他們性格不同各自打拼,時而交合時而疏離。

威廉,懷俄明牧場僱工英俊的兒子,渴望成為一名演員;馬爾科姆,上東區富裕家庭的混血兒子,在歐洲知名的建築所工作;傑比,海地移民的兒子,即將成為出色的畫家。

還有未來的大律師裘德·聖弗朗西斯,沒有人知道他的出身和過往,他是一個秘密和不幸的綜合體,有著一觸既碎的敏感。

隨著閱讀的推進,四人組逐漸後退成故事的背景,裘德走到了前臺。氣氛開始陰鬱起來,一束光打在他臉上流轉變換,時而一群人,時而幾個人走上前,與他來上一段對手戲,但每一章的落幕他都是一個人站在黑暗裡。

《渺小一生》好比男性版的《我的天才女友》,但並非是順序的成長小說。裘德那不為人知、充滿創傷的過去如幽靈一樣糾纏著他的成長和老去,讓故事逐漸變成了一部走向內在與過去、情感細膩的小說,其間對性虐待、痛苦和如何被治癒進行了令人不安的思考。

在黑暗故事中不時點亮「愛」的螢火,果然是東方小說家基因裡會有的東西——柳原漢雅是位美籍日裔女作家。

我曾因為裘德永遠在徘徊、迴避的情緒而生氣,生氣他對觸手可及的關心與愛搖擺不定,仿佛永遠也下不了決心跨出「坦誠」這一步。但後來我明白,在社會中作為男性,你有眾多特權,但不包括表達情緒。

柳原曾解釋,她認為由於社會的種種機制,女性從小就習慣保護自己、有所準備、被鼓勵傾訴,但男性就完全相反,不但比較不會保護自己,也習慣壓抑、不善表達,更容易被人忽略。因此,更讓她想要深入挖掘,也想為這類沉默的被害人發聲。

毫無疑問,愛情在其中佔了不少篇幅,但這不是一本簡單表達同志愛的小說。在威廉和裘德之外,在所有人和其他人的關係裡,友情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繞不過去的還有裘德的割傷。他總是在緊張、內疚、受到傷害後用刀片狠狠地割自己他兩邊前臂上的皮膚早就沒有空白的地方了,他就在舊的割痕上再割,用刮鬍刀片的邊緣割過那粗糙、網狀的疤痕組織。當新的割痕癒合,就會形成多疣的皺痕,他看到自己把自己毀得多嚴重,既令他厭惡、驚愕,同時也令他著迷。

童年時來自他人的虐待是心理和身體雙重的,這種傷害影響了他的一生。無論周圍人怎樣用愛包裹他,無論自己做成了何種成就,他的接受和回饋裡都會飽含自卑與懷疑。作者沒有迴避描述暴力,而之所以要如此詳細、直接地敘述裘德的痛苦,是因為那是他性格的基礎,他的核心。

他用各種方式將愛他的人推遠,就是為了證明愛的脆弱和易變,證明自己的確是不配的,再以此證明少年時被殘忍對待是咎由自取。如此將問題歸於自己他才能心安,才能不被無理由的人性之惡徹底摧毀。

再說回長篇小說的優勢。如果處理得當,它會構建出一個足夠細膩的空間,讓人陷入其中仿佛親自經歷了一般。

除了敘述裘德的苦難之外,柳原還詳細地描繪了他和朋友們之間的友誼,以及他作為訴訟律師所取得的成就。這些是裘德苦難的緩衝地帶,那些輕快的句子,使得黑暗變得更容易忍受,也讓讀者從悲傷中喘口氣,迎接下一輪情緒波的到來。

《渺小一生》的鏡頭沒有一直集中在裘德身上,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和他建立起長期聯繫的人,也都有自己的篇幅。比如他的老師,也是在他成人時收養他為繼子的哈羅德教授的不少獨白,對著唯一可能成為傾訴者的、裘德唯一的愛人威廉的獨白。

那是屬於這個喪子的法律學教授的另一種渺小人生,卻因為充滿對繼子的愛而顯得偉大深沉。

我想友誼的唯一訣竅,就是找到比你更好的人——不是更聰明、更酷的人,而是更善良、更慷慨,也更寬容的人——然後為他們能教你的一切而感激他們。

如果裘德那巨大的、徹底的不幸只能喚起你的同情而非共鳴,那麼威廉、馬克西姆、傑比、哈羅德…這些普通人身上渺小卻並非不值一提的艱辛,也能讓你共情到「生而為人」的不易。

對於哈羅德來說,裘德的死亡中最難過的部分甚至不是死亡的方式,而是他至死仍然相信的:相信自己是醜陋的、是下賤的,相信無論他怎麼做都不配得任何美好的東西,相信那些混蛋在他身上留下的疤痕很大程度上是他應得的。

我並沒有過這樣不幸的朋友,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氣和能量去提供這樣一份友誼:在不惜用強迫的方式改變對方後,接受他的現狀,在他自己都放棄自己時,牢牢地抓住他。

「友誼是見證另一個人在人生中緩慢滴流的悲傷。友誼是你能有幸見識另一個人最悲慘的時刻,懂得這是一種榮幸,而且你同樣可以在他身邊悲傷。」

我很喜歡他的私人醫生安迪,這是一個在與裘德的友情中不斷自己調整的人,他包容他,也強硬的試圖「修補」他,友情中的「溫柔」和「理性」讓他成為裘德最信任的人。

女性作家的細膩體現在了文字裡,那些相似的句式帶來情緒的疊加,巧妙的類比讓人感同身受。

她寫哈羅德作為法律教授的語言技巧:他們的談話簡直是某種液體,他要引導它穿過一連串的水槽和滑道,消除掉任何漏水的可能,直到這些液體達到不可避免的終點。

她寫威廉成名前在餐廳裡當侍者時對前途的迷惘:表演和你成為演員的夢想就遁入夜晚,融入歷史,安靜地就像一塊冰磚劃入一池溫暖的浴缸水中。

侍應生時彷徨的威廉、陷入嗑藥泥沼的傑比、喪子的哈羅德……他們大部分時候是裘德一生中的重要配角,但當強光打到他們身上時你會發現,每個人的內部都有獨特的紋理。

他們在面對自己麻煩的同時沒有收回對裘德的愛,這些溫柔的、充滿善意的對待和支持,是每一個渺小的我們在一生中覺得「值得」的時刻。

有的時候,要得到幸福的壓力簡直是沉重的,仿佛幸福是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獲得的,任何中途的妥協都是你的錯。

我想到之前看艾米莉亞·克拉克的《遇見你之前》,下肢癱瘓的威爾即便是遇到了愛情、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旁觀者以為的「好轉」,他依舊無法忘記光芒四射的曾經,無法與一切行為依靠他人的現在和解。

所以,幸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要打氣、不要修補、不要用光芒照射他們,讓他們悲傷的坐在你身邊。

放手很難,「放棄你的朋友」聽上去也違背人性,所以哈羅德即便知道失去威廉的這幾年對裘德來說很困難、很折磨,但「這就是我當時所想的:我寧可要他活著受苦,也不希望他死掉。」

如果說《渺小一生》還有另一種結構劃分,那麼就從裘德的兩次自殺為節點,一次失敗了,一次成功了,而他人生最有價值的部分都在這失敗與成功之間了,「他學到過的一切都叫他離開,但他期待的一起都叫他留下。」

讓人難以釋懷的是,那十幾年仿佛是裘德在與死亡這個念頭做的一場艱難鬥爭,他用盡了全力,而死亡終究是成功了。

在他嘗試控制割傷自己、接受輪椅和截肢、開始接受其他人的幫助、將滿身傷疤和瘡口展露給親密的人之後,在他做了種種努力卻依然想要離開時,讓他走。

林奕含

我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

相關焦點

  • 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文 | 亡憶電影《翻滾吧,阿信》中有一句臺詞:「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巨星彭于晏參演了這部電影,彭于晏為了這部電影,拼盡了全力。一個完全沒有結果出體操的人訓練成可以完成高難度動作的演員。影片上映後,彭于晏入圍了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 誰的成功不是伴著眼淚,誰不是用盡全力走到生命的結尾
    很多人很多時候都會覺得自己好委屈,看著別人的成功心裡很不是滋味,憑什麼都是在這個世上,卻有著天差地別的待遇?於是怨天怨地,怨父母,甚至埋怨自己投錯了胎,就是沒有更深層次的想過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是奮鬥,是心酸,是笑容背後的眼淚,越是成功的人經歷的考驗也越多,大富大貴之人必定經歷過大風大浪,否則怎麼能經得起誘惑,守得住財富。或許命運的確有所不同,我們的出身沒辦法改變,但我們的人生卻可以靠自己把握,人這一生誰都會經歷風雨,誰都會品嘗苦果,只不過有人能體會到苦盡甘來,有人卻只惦記著現成的甜點,殊不知果實的成熟正是由酸澀慢慢變得香甜。
  • 《渺小一生》:友誼或許可以唱出史詩,卻不是解藥
    讀完《渺小一生》後,我去查了查簡體版封面上那幅讓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它出自美國攝影師Peter Hujar的一組黑白肖像,這組完成於1969年的肖像共有四幅,每一幅都是肩部往上的一張男人的臉,Peter Hujar把這組肖像命名為:Orgasmic Man(高潮中的男人)。《渺小一生》,[美]柳原漢雅著,尤傳莉譯, 理想國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年6月。
  • 彭于晏健身的信念:「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大呼想躺倒在他的懷裡。姜文導演直言:之所以要拍他的裸體,是因為他用他的靈魂指揮著肉體,這樣的身體比古希臘的雕塑還要驚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高三,他覺得自己不能再胖了,便開始每天刻苦的訓練,並且瘋狂的愛上了籃球運動,後來他停止了橫向增長,開始豎向增長,一直長到了1.82的大高個,瘦下來的他整個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俊朗的臉龐也逐漸顯現出來
  • 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了!
    ,當他站在外牆,當他墜落而下……你問我抑鬱症到底有多可怕?你可知道,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了……你的身邊,很可能就有抑鬱症患者據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也就是說,每2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抑鬱症患者。由於沒有意識到自己患病並及時就醫,抑鬱症導致的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
  • 那一球用盡了他一生的運氣-格策
    然而這一切也終究只是球迷的一廂情願罷了,隨後,故事的發展並沒有按照大家預想的那樣。從國家隊重返俱樂部之後,格策的競技狀態並不好,可能是因為世界盃奪冠之後瘋狂的慶祝有關,但是當時拜仁隊中也有其他世界盃成員,單單格策低迷的確有些說不過去,時任拜仁主帥瓜迪奧拉對格策的行為非常的不滿,因此在賽季初一度將其冷藏,希望他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球場極具天賦的格策在人情世故方面還是嫩了些,依舊我行我素。格策球場無所作為,場外放縱自己,這也讓拜仁高層不得不放棄這個曾經的寵兒。
  • 如果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今天,舉例說一下彭于晏,他在電影裡簡直就是行走的荷爾蒙,所到之處炸裂一片少女心,光是英俊的臉龐完美的身材就足以收個無數人的心。然而看似偶像劇的他,確實一部活生生的熱血勵志片,剛進初中的他還是一個小胖墩,個頭不高,其貌不揚,知道高中愛上了籃球才開始他開掛的人生。拍攝《翻滾吧!
  • 面對面丨戚發軔:每一個「渺小」積成偉大
    面對面丨戚發軔:每一個「渺小」積成偉大 原標題: 戚發軔:跳起來了,高興,成功了,爆發了,很多同志都流淚了。36歲的他第一次陷入了糾結之中。
  • 《渺小一生》——別忘了,還有友情可以幫我們度過並不平順的一生
    對比松子,回過頭來看看【渺小一生】的男主角裘德,似乎他的經歷除了童年,絕大多數的人生歲月裡他都是充滿幸福,被愛所包圍的,而書中的愛無關於親情,愛情,而是常常在文學作品中不被重視的友情。正如作者柳原漢雅所說我一直想要為我的朋友們寫一本尋找成年期的書,書裡沒有婚姻與子女,在其中,友誼就是他們生命的核心。
  • 用盡全力演龍套的曹駿,是娛樂圈的悲哀
    用盡全力演龍套的曹駿,是娛樂圈的悲哀如果不是因為觀眾投票太高,曾經的國民男神曹駿,可能在大熱的綜藝《演員請就位》裡,就要再次落寞淘汰了。《演員請就位》總決賽的最後一場,曹駿驚豔的許仙扮相和演繹,是觀眾的投票和陸川導演用心的共同結果。
  • 越自律越容易成功,越成功越自由
    成人的世界很無奈,處處都是無形的枷鎖,用盡全力也無法擺脫。唯有努力成功才能展示理想和報復,成功從來也不是隨隨便便,天時,地利,人和都要佔上,才有成功的概率。我們的力量很渺小,有太多太多因素沒有辦法去把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放機會來臨的時候比別人很好有能力把握機會,自然就比別人多了一分成功的概率。
  • 為何自己用盡全力,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孩子的變化讓父母們猝不及防,他們想不明白,為何自己用盡全力,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如果你家也有這樣的問題孩子,如果你也感到困惑想找到答案。那麼,建議你看一看央視攝製的紀錄片《鏡子》。片中為我們講述了三個問題少年和他的背後家庭的故事。家明:16歲,準備上高一,輟學一個月。成天在家上網玩遊戲,不願意去上學。
  • 用盡一生的氣力 去忘記
    早知道要離分,卻想不到,離別的記憶,要用一生的時間,變成浮雲。有人說,沒有愛的人生,不算完整。我說,一個完整的人生,是要深愛一次,哪怕愛的痛徹心扉,哪怕傷的體無完膚。然後,窮極一生去回憶,去釋懷。為什麼明知道愛會有傷害,卻要飛蛾撲火,奮不顧身?當愛情降臨的時候,會忘了全世界。
  • 卡瓦尼:用盡全力贏了一場困難的比賽,讓我們繼續保持
    賽後,卡瓦尼通過社交媒體發表了他的感想:」我們用盡了全力,贏得了一場很困難的比賽。讓我們繼續這樣努力下去吧!「(編輯:姚凡)
  • 人在臨死前是什麼感覺,會不會意識到自己將要死亡?
    世界上所有生命對於死亡都有著一種本能的恐懼,求生是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本能,而死亡也就意味著一切結束,那麼人在死亡之前的狀態是怎樣的呢?人能否意識到自己將要死亡呢?人在死亡之前是何種感受,能夠意識到什麼,這在科學上很難進行相關的實驗研究,要知道人死之後僅剩下一個區殼,不過有些從死亡邊緣被救回來的人,即經歷過彼此體驗的人,或許有助於我們揭開死亡的秘密。
  • 肖戰,你的小飛俠們用盡一切奔向你
    肖戰在演員請就位中曾用一首歌唱出了他的心聲,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而今,讓我們感動的是,我看到了戰戰的小飛俠們用行動譜寫了這首歌。他們用盡一切奔向你,為你撐起這片溫暖的紅海,讓人淚目。先來看看,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的歌詞:是不是孤單過 才學會長大是不是分開過 才懂得牽掛如果說朋友不怕 散落天涯但此刻我卻想 在你身旁啊如果這世界複雜 虛假
  • 我一直覺得她這一生很可悲,結果不是的,她用盡全力生活過
    @匿名我媽一個人帶倆孩子,他工作是麵點師,很忙、很辛苦,早上7:25出門,晚上11:30左右進家門,給我們帶很多水果和炸串,也會在深夜給我們煮餃子或炒烤肉,那會兒以為媽媽就是超人,誰知道那是她很努力的生活的樣子,後來她累了,走了……我一直覺得她這一生很可悲、心酸,結果不是的,她用盡全力生活過。
  • 世界最強大力士,用盡全力抬起973斤後,意外卻發生了
    世界最強大力士,用盡全力抬起973斤後,意外卻發生了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人們稱那些力氣奇大無比的人為大力士,他們有著異於常人的力量,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世界最強大力士——布萊恩·肖,世界上有很多的大力士,但是被稱為最強的卻只有他一個人
  • 真實版餘歡水: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用盡了全力
    這一萬元或許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站在醫院大樓窗戶口的那一刻,他一定是勇敢的、善良的,他沒有逃,也沒有為自己辯護,沒有推脫責任,他選擇了默默承擔。但他終究是猶豫了,心力交瘁了,疲憊不堪,他再也無力反抗了,他徹底失去活下去的勇氣了,於是縱身躍下... 一萬元,就這樣壓垮這位年輕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 奧利給大叔爆紅需要用盡一生的運氣,被遺忘卻只要十天
    這段視頻火了以後,他就變成了「奧利給大叔」。他的語錄也開始被瘋轉,「消除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堅持微笑著面對它」。在B站,還有很多人給他做鬼畜視頻,形成了更多的二次傳播。自從他妙語連珠充滿思辨的一段視頻被發布到社交網絡上,人們對這個人的一生充滿了好奇。於是不少人擁簇到他身邊,更多的視頻流出。有社交網站工作人員說:「誰能拍到這位流浪大師,誰就能火就能漲粉。」為了這「一定會火」,無數網紅從各地湧來,為共同拍攝一段視頻、一張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