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唐詩,提到愛情詩,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就是元稹。對於有些人來講,對元稹的印象停留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深情上,但對更多的人來講,了解元稹一定是從「渣男」這個稱號上。
不得不說,元稹在當時的唐朝,確實是一個大名鼎鼎的牛氣人物,他的地位可以和白居易並稱「元白」,在政治上倡導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若不是有此成就,加上那些膾炙人口的詩篇,大概便是渣的徹徹底底了。
元稹一生留下了太多孽緣債,縱然再喜歡他的詩作,也難完全抵掉他所傷害過的女子的餘罪。
首先是他初戀崔氏,始亂終棄大抵說的就是元稹這類的男人了,到後來這樣一個平淡又轟烈的故事還被寫成了一本小說《鶯鶯傳》。
再接著便是他一生中辜負最深的女子薛濤了。在元稹被公派到四川工作時,認識了當時的才女薛濤,兩人愛得轟轟烈烈、撼天動地,結果最後還是以分手結束。元稹此時拍拍屁股又回到了妻子身邊去了,卻害的薛濤孤獨悽冷了一輩子。
而元稹的多情也絕不僅僅限於此。
但是,世事往往就是這般奇妙,越是不負責任的男人,女人緣就越好,骨子裡這樣放蕩不羈的元稹,偏偏就能娶到一個無比賢惠的妻子。而他雖然在得到韋氏之後依然瀟灑,但不得不說,在妻子去世之後,他為妻子而寫下的《遣悲懷三首》讀來依然深情。
其中第二首中有一句話,也被今天的我們經常引用。我們先來看一看這一首詩——
這一首詩主要寫的是妻子去世之後,元稹心中的落寞,一個「百事哀」足以看到一種蕭瑟悲涼的氛圍。
元稹通過去描寫妻子生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小物件,來寄託如今自己無處安放的哀思。一人離去,最怕的便是睹物思人了,因而為了避免相思磨人,元稹便將妻子生前穿過的衣物都施捨了出去,把妻子做過的針線活原封不動地封存起來,再也不忍心去碰觸。
用這種消極逃避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巨大悲痛,這不僅僅是元稹的選擇,也是很多人逃避痛苦的方式。
但有時候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白天尚可以忙忙碌碌,在不斷的運動中讓人暫時忘記去思考,等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才是孤單和想念最深入骨髓的時候。
人與人的別離,是永遠無法左右和選擇的事情,但是對於一起同甘共苦過的夫妻來講,永別意味著更深更痛的悲哀。也因為元稹明白韋氏對於他的意義,因而這種悲痛也來得尤為強烈和沉沉吧。
元稹是風流,是渣,但是從這幾首詩來看,我想他對韋氏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只是跟薛濤的是精神共鳴的紅顏,跟韋氏才是真真正正從愛情到親情用不能丟下的夫妻。
那麼,你認為元稹對妻子韋氏和情人薛濤的感情,到底那哪一個更深呢?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