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下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北京代表團代表陸續來到北京會議中心駐地報到。 北京日報記者 潘之望攝昨天下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北京代表團代表陸續來到北京會議中心駐地報到。全國人大北京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崔新建介紹說,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會期間,因工作調動,全國人大河北團代表陳剛同志調入北京團;無代表調出;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決定罷免於志剛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有關規定,於志剛的代表資格終止。十三屆全國人大北京團現有代表總數為58名,已全部報到。按照大會相關要求,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朱雅頻列席會議並隨團參加活動。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起步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北京團代表們肩負人民重託、懷揣民心民意,聚焦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文化強國、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等主題,帶著一份份精心準備的議案、建議上會。 全國人大代表、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趙曉燕主要研究蔬菜保鮮與加工,此次上會,她帶來了一份關於加強我國鮮活農產品應急保供體系建設的建議。「剛剛過去的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在全國人民同心抗疫的時候,我也在思考如何確保疫情期間大城市鮮活農產品供應鏈順暢、市場價格穩定、銷售渠道暢通的問題。」趙曉燕直言,突發事件中,大城市是鮮活農產品供給的薄弱環節,需要在戰略管理與制度設計中增強農產品供應的韌性。她建議,加強鮮活農產品供應過程中的風險識別、預警和不確定性管理,提升危機響應能力。可以借鑑糧食應急保障的制度設計,建立鮮活農產品應急保供的頂層制度。搭建部門間、區域間協調配合的制度架構和管理結構。針對鮮活農產品保供鏈條,應明確各環節、各階段、各部門的重點和措施,保證鮮活農產品供應鏈完整有效運轉。建立科學可行的財政、保險扶持政策,提升大城市鮮活農產品自給率。「在這方面,建議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提升非危機狀態下城市周邊蔬菜等鮮活農產品競爭力,不僅能應對危機,也可實現可持續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圖書館理事會理事長韓永進今年上會將重點關注文化的力量。韓永進說,在抗疫鬥爭中,文化展現出強大力量,充分體現了「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同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戰略和全局上對文化建設作出了規劃設計。他建議加強建成文化強國的理論研究,在國家文化建設「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文化強國的指標體系;在建設文化強國中重視發揮文獻典籍的力量,讓書寫在典籍裡的文字活起來。他解釋說:「典籍鐫刻著中國之精神、民族之靈魂,是破解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綿延發展的精神密碼,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去年,韓永進參加了相關單位組織的中關村科技園區、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等調研,對北京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有了新的認識,他說,這是北京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承擔的重要使命和職責,要切實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他建議,加強「全國文化中心」的理論研究,做好資源的深度開發,把豐厚的文化資源能量充分釋放出來。遵循文化建設規律,把「文化」獨特魅力展現出來。「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發展進程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破除阻礙,形成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十分迫切和必要。」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首席技師趙鬱帶來了工友們的心聲,建議貫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趙鬱一直以來都高度關注技能人才發展,最近專門進行了調研,發現當前存在著技能人才發展政策措施好、落實難;人才評價機制不相同,發展通道難暢通;技能等級與晉升通道、福利待遇不明確,難以形成正向激勵等問題。他建議,對促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推進落實情況進行年度評估與考核。貫通校企合作推進技能人才培養的通道,鼓勵各地區開展校企合作試點,通過聘請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授課講師、運用好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等方式,進行實戰化育人,培養企業真正需要的技能人才。貫通高技能人才向專業技術人才發展通道,對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具有絕招、絕技、絕活,並長期堅守在一線的高技能領軍人才等,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建立以技能價值為導向的人才薪酬分配製度,激發高技能人才創新活力。
來源:北京日報
推薦閱讀:
● 北京207家市級部門曬預算!把過「緊日子」的要求納入日常
● 提醒!今日午後至晚間,北京這些路段將臨時交通管制
● 北京市新冠疫苗累計接種突破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