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半區的四分之一決賽的首場較量,英格蘭用無可挑剔的表現戰勝了瑞典。時隔28年再次殺入世界盃四強。
面對八強的對手瑞典,索斯蓋特的這套首發陣容沒有發生大的改動,沉穩是他對現在英格蘭最大的要求。然而,亨德森這個看似更像單後腰的位置,仿佛會成為英格蘭首發中最容易被限制的中場。在本身就不具備速度優勢的英格蘭球隊中,如果中後場的銜接點被掐死,必然會使球隊出現腹背受敵的狀況。當然,比賽的過程也告訴我們,這樣被動的場面並沒有在英格蘭身上發生。
其實,在很多職業聯賽中都有不少球隊想盡辦法加強中場的硬度。畢竟,中場的效果達到教練預期,往往不能依賴一個人的發揮。所以,在不少球隊中,單後腰的陣型一點也不夢幻。那麼,如何讓亨德森一點獲得更多的支持。索斯蓋特也是用了最樸素的方式,加固了中場硬度。我們也看到了在今天的比賽中,特裡皮爾和阿什利楊在中後場的活動範圍非常大,而三名中衛也適時的靠近亨德森的控制區域。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亨德森單後腰的乏力,讓英格蘭整體的陣型比較緊密,使得瑞典中前場的菱形夾擊失去了真正的意義。最關鍵的是,瑞典人的前場進攻串聯真的是很不咋滴,這也就使得整體上壓後,後防相對空虛的英格蘭沒有了後顧之憂。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詬病斯特林,關於曼城前鋒在進攻中的表現讓很多球迷難以接受。的確,比賽中的斯特林的確浪費了一些進攻機會。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斯特林也是整場比賽中英格蘭唯一可以發揮出速度效果的球員。面對善於大面積回撤,密集站位的瑞典,斯特林的速度優勢,可以讓英格蘭在短時間佔據一定的前場進攻優勢。尤其是在開場前的20分鐘,英格蘭被各種壓制的情況下,球隊是迫切需要進攻通道的打開。雖然,臨門一腳和關鍵點的處理並不好,但是斯特林也間接為球隊製造出了一些殺機和定位球機會,這些是不可以被抹煞的。
可能在瑞典人看來,成為英格蘭晉級半決賽的墊腳石,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但是綜合整個世界盃小組賽的場面表現來看,瑞典隊除了面對墨西哥那場匪夷所思的完勝外,沒有任何一場比賽打得順順利利,原因正在於他們中場的控制力和前場的串聯效果。這像是很多北歐球隊的通病,他們都願意用更直接的方式去給球隊製造前場的殺機。這樣的直接沒有問題,但是原因在於瑞典已經沒有了一個富具想像力的前場球員,或許在進攻中是應該多想想曲線發展的。簡單粗暴有時候有效,但面對一些強隊,這不一定是一個最佳選擇。
28年了,英格蘭再次殺回了世界盃半決賽,這樣一屆缺少星光的英格蘭國家隊讓全世界的英倫球迷為之振奮。不過,比賽的過程遠不如結果那麼令人興奮,實用與簡單化是這場比賽最貼切的表達,這或許也是英格蘭未來道路上最重要的法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