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皇帝都是傀儡,卻孕育了兩位奇女子皇后!

2021-02-07 魚羊密史


(圖)西魏地圖


今天簡單交代一下北魏的沒落。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很長時期實行「子貴母死」制度,即皇子一旦被立為儲君,其生母必須被賜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後宮幹政。自開國皇帝拓拔珪建立北魏以來,都沿襲著這樣的祖制!但到了北魏孝明帝時卻出現了例外,孝明帝的生母胡太后在孝明帝即位後沒有被賜死,而是把持著朝政,而且胡太后生性風流,此時正值少婦的年齡,難免禍亂後宮。把朝政弄的亂七八糟,最後竟毒殺了他的親兒子孝明帝,這導致了爾朱榮的反叛。攻入皇宮,殺死太后和朝臣,控制了北魏。成了北魏政權被權臣篡奪的導火線。此後高歡和宇文泰相繼篡權,最終導致了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


咱們今天的主角就是講西魏,西魏三代,分別是元寶炬,元欽,元廓。北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脫離高歡,從洛陽逃至長安﹐投靠北魏將領﹑鮮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毒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文帝),史稱西魏,政權實由宇文泰掌握。東西魏的所有皇帝都是傀儡皇帝,皇帝只有皇帝之名,皇權則旁落權臣手中,甚至東魏的皇帝還被做臣子的揍過,大臣對皇帝說你想造反麼?如此主次不分,可見當時皇帝做的多艱難。咱們今天,主要說西魏的故事。


西魏開國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沒有留下具體名字,古人女性社會地位低,青史留名的不多,一般稱姓和氏)祖先是吐谷渾的首領,世居青海,號稱青海王。涼州歸降後,乙弗氏的高祖父莫瑰降魏。封爵西平公,乙弗家族世代與北魏皇族都有聯姻關係。乙弗氏的父親乙弗瑗,官儀同三司、兗州刺史。母親是淮陽長公主,孝文帝的第四位女兒。乙弗氏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平時不苟言笑,小時候,她父母就覺得很奇特,便指著她對親戚們說:「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實勝男。」生個女兒有什麼關係?如果像這樣的,實在勝於生男孩。」十六歲時,魏文帝元寶炬把她選為妃子。文帝即位時,在大統元年(535)把她冊封為皇后。乙弗氏提倡節儉,喜歡吃素食,穿舊衣服,珍珠美玉綾羅綢緞從不穿戴。為人仁慈,寬宏大量,毫無嫉妒之心,因此元寶炬非常喜歡她。孩子生了不少,不過基本上都死了,只有太子和武都王元戊活了下來。當時北方的柔然經常騷擾西魏邊境,魏文帝對此採取和親政策,於是就從柔然娶了柔然首領的長女鬱久閭氏做皇后,稱悼皇后。這個悼皇后不比乙弗氏,是個心胸狹小,小肚雞腸的人,先讓乙弗氏出家為尼,然後又把乙弗氏給趕到偏遠的秦州,住在她兒子,前面提到的成都王元戍那裡。魏文帝敢怒不敢言,偷偷的派人安撫乙弗氏,有意將來重新弄回自己的身邊。



(圖)元寶炬(507年—551年3月28日),鮮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孫,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時期西魏開國皇帝。


估計是悼皇后的政治陰謀,看來還是對自己的夫君魏文帝元寶炬不放心,不久柔然又帶兵來犯,並傳言說是為悼皇后婚後生活鳴不平,明顯的老丈人不滿意這個女婿,來給女婿施加壓力來了。元寶炬頓時壓力山大,難道能為了一個女人,讓自己的百姓牽涉其中?讓前方將士捨命廝殺麼?罷了,無奈的元寶炬最後做了一個無奈之舉:賜死。得旨的乙弗氏最後留了一句「願至尊享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自己用被子把自己悶死,遣散身邊所有侍女,史載「侍御(侍女)鹹(都)垂涕失聲,莫能仰視」。乙弗氏雖然在歷史上寂寂無名,但是歷史卻用另外一種方式記下了她,今天的甘肅天水附近,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而麥積山下,曾經就葬著乙弗氏,史載「鑿麥積崖為龕而葬」。


而罪魁禍首悼皇后,不久懷孕,分娩後死亡,據說死前看到乙弗氏的亡靈,也算是惡有惡報吧。


後人憐憫一個人的時候,往往說生不逢時,乙弗氏應該算是生不逢時吧,如果生在太平盛世,無疑會落得母儀天下,一代賢后的美譽吧。


西魏第二任皇帝是廢帝元欽,魏文帝元寶炬的兒子,他媽媽就是上文說的乙弗氏。元欽的皇后宇文氏,是宇文泰的閨女。據說這個女人在剛生下來的時候,「雲氣滿室,芬氳久之」。雲氣滿屋,蔓延的香味經久不散。從小展現的就很不一樣,史載喜歡陳列烈女圖,一看就知道是個女漢子,還是個有骨氣的女漢子。宇文泰評價說:"每見此女,良慰人意。"(每次見到這個女兒,都覺得讓人很舒服,很滿意,和乙弗氏的「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實勝男」感覺如何?)宇文泰的不臣之心又不是一天兩天,就早早的把自己的閨女放在元欽的身邊,元欽做了皇帝之後,宇文氏就做了皇后。「志操明秀,帝深重之。」看的出來,元欽和宇文皇后相處的還是很不錯的,「專寵後宮,不置嬪御。」不設置其他嬪妃御女。這個就有點牛了,可能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一夫一妻無妾的皇帝了。(其實中國歷史上,一般都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中國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有很多,包括劉邦,楊堅,李世民,朱元璋等等,特別提醒一下,明孝宗朱佑樘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圖)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獺(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統帥,西魏的實際掌權者,亦是北周政權的奠基者。


元欽這個人在政治上遠遠沒有他爹成熟。沒有他爹看的透,在滿朝文武大多數都是宇文泰的眼線的時候,居然還想逞一時之能,強掰宇文泰的大腿。尚書元烈預謀刺殺反而被宇文泰殺死後,元欽就更加沉不住氣,不顧身邊人的勸說,一心要跟宇文泰幹到底。甚至妄求宇文泰的女婿,自己的連襟,身掌禁衛軍的李基,李暉,於翼秘密剷除宇文泰,結果這三人眼都不眨就馬上向嶽父大人告密了,宇文泰見這個皇帝女婿如此不識好歹,一怒之下召集公卿大臣宣布皇帝失德,難以服天下!廢而改立齊王元廓為帝。


元欽被廢後軟禁於雍州,兩個月後被毒死。和東魏孝靜帝殊途同歸,時年30歲,沒有諡號,史稱廢帝。


皇后宇文氏痛不欲生,在選擇丈夫與父親之間,她選擇了丈夫元欽,不久也自殺殉情追隨丈夫而去,史載「可惜帝既廢崩,後亦以忠於魏室罹禍」。不愧是烈女,估計也是不齒父親宇文泰的狼子野心,忠於大魏而去。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為丈夫殉情的皇后。這一貞烈壯舉或許是對元欽這位真正踐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最大的寬慰。


西魏的這種傀儡王朝,居然能出一個簡樸有禮的一代賢后,也出了一個能讓皇帝終身一妻,甘願為夫死的烈女皇后,殊為不易。 


原標題:西魏三代雖短,卻孕育了兩位奇女子皇后


*作者:南山,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相關焦點

  • 西魏開國皇帝元寶炬的無奈皇帝生涯
    群臣本來打算立孝武帝兄子廣平王元贊,侍中元順卻向宇文泰建議立元寶炬為帝,宇文泰遂上表勸進,元寶炬於大統元年(535年)正月初一日即位,改元大統定都長安,元寶炬在位十七年,四十五歲時去世,葬於永陵,諡號文皇帝。    元寶炬的父親曾經參加了叛亂,但是不幸兵敗,因此選擇了自殺,這件事也讓元寶炬兄弟幾個受到了牽連,一直被幽禁,直到武帝元恪駕崩以後,才被放了出來。
  • 明孝宗遵循一夫一妻制,除此之外,還有兩位皇帝也在堅守愛情
    朝朝暮暮的「愛情」是多少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內心的想法,但是迫於封建思想的壓制,又有幾人能夠打破限制,就連皇帝也有嬪妃佳麗三千,但是明孝宗卻遵循一夫一妻制,除此之外,還有兩位皇帝在默默地堅守自己的愛情!「愛情」有甜有苦、有笑有哭,每一個人的愛情都是不同的「味道」,只有親身經歷了才會知道愛情真正的味道!明朝的明孝宗堅持一夫一妻制,一生只有一位妻子,沒有其他的嬪妃,這是古代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不求榮華富貴,只求有個專一的夫君!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明孝宗一人堅守愛情之外,還有西魏皇帝——元欽以及宋英宗——趙曙!
  • 戲說 | 西魏妖貓傳
    然而那柔然蠻夷斷不會如我所願讓我省心,不斷在邊境侵擾我西魏。無奈國力式微,兩線作戰肯定無力支撐,不得已,只能向柔然提出和親,把我西魏的公主遠嫁柔然。誰知道,那柔然可汗讓自己的弟弟娶了公主還不滿足,變本加厲,要把柔然公主嫁到西魏,且必須立為皇后。看著枕邊恬靜沉睡的乙弗氏,我的心太亂,想要一些空白。親肯定是要和的,不然家國社稷岌岌可危,做皇帝的自然要以江山為重。
  • 北朝東、西魏皇帝列表及簡介,沒有一個皇帝真正擁有皇權
    他手下有個叫高歡的將領逐漸成長起來,後來爾朱榮被孝莊帝用計誅殺,爾朱家的人接著又把孝莊帝弒殺並立了新皇帝。高歡此時也以清君側的名義立一個新皇帝與爾朱家對抗,最後高歡贏。兩邊立的皇帝都被高歡廢黜並害死,高歡新立了一個自認為可以完全當作傀儡的元修。可是元修並不甘心做傀儡,他選擇出逃,投靠了遠在長安的大臣宇文泰那裡,希望藉此來對付高歡。
  • 皇后為皇帝生下12個子女,卻被皇帝賜死,死前說:願天下得以平安
    但是生孩子這件事情,對於后妃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畢竟要經歷十月懷胎,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一次只能生下一個,這就導致古代后妃生的孩子不可能太多,比如隋朝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生下了10個子女、北齊武明皇后婁昭君生下了8個子女,這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 然而在西魏時,有這麼一位皇后,她在14年的時間裡生下了12個子女,幾乎一年一個。
  • 西魏皇后15年生了12個娃,敵國出兵百萬,只為逼死她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後宮女子大多都是母憑子貴。一旦生下兒子,地位便會水漲船高。
  • 隋唐第一奇女子,鮮為人知
    從替北魏效力到西魏,再進入宇文氏的大周王朝,竇毅經過多少戰鬥的洗禮和政治的恐怖,他娶了大周實際上的開國皇帝宇文泰第五女襄陽公主,接著幾個大周的皇帝都是公主的兄弟,這個家族無比地榮耀。何況竇家是前朝的外戚,更要有自知之明,好自為之。竇毅是見過世面的人,小竇小小年紀,出語不凡,他心中暗暗稱奇,這個小女兒不簡單。
  • 史上唯一的尼姑皇后,一身侍奉三朝皇帝,最終被亂刀殺死
    一直到公元385年,鮮卑拓跋部建立北魏,並在439年統一北方,同年,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漢化,很快因為北魏皇室的腐敗墮落,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權臣高歡奪取政權,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齊政權,西魏則是被宇文一族取而代之建立北周政權。
  • 9歲當皇帝,做了一輩子傀儡皇帝,被逼退位最後當了山陽公
    中國古代有過很多朝代,也有過很多的皇帝,但是每個朝代的末代皇帝,很多都沒有好的結局。明朝的崇禎帝在煤山自縊,但是也有一些末代皇帝,終其一生都過得很窩囊。漢獻帝是東漢末年最後一個皇帝,他也是古代為數不多,而且充滿悲情色彩的一個皇帝。
  • 獨孤信的3個女兒都是皇后,她們最後的命運是怎樣的,誰最幸福
    民國時期,最牛的嶽父是宋嘉樹,因為他將三個女兒,宋美齡、宋慶齡、宋靄齡,嫁給了蔣介石、孫中山和孔祥熙,這3人中,兩位是總統,一位是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還是銀行家和富商,但放在歷史長河中,最牛的嶽父還要數獨孤信,因為他將3個女兒嫁給了皇帝。
  • 「西魏微笑」:一段1500年前的悽美愛情故事
    自從北魏分離成了東魏和西魏後,柔然便成了兩國最強勁的敵人,為了全力對付東魏和南梁,宇文泰對北邊遊牧民族柔然和突厥採取和親政策。問題是宇文泰的和親和得有些絕,以前中原王朝的和親只是把自家的公主嫁過去,但西魏卻是要把他們的皇帝原配廢掉,以皇后之禮迎娶他國的公主。公元538年,柔然公主抵達長安,雖然只是年僅14歲的女孩,但此女生性善妒,不依不饒地要驅逐乙弗氏。
  • 同樣被權臣擁立當上皇帝,漢文帝為什麼沒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
    在西漢、東漢兩朝,有很多皇帝是由權臣推上皇帝寶座的,西漢文帝、宣帝都是。而這兩位皇帝在漢朝都是創造盛世的一代明君。
  • 與東魏局勢相同,西魏為何被權臣把控,最終遭遇滅亡
    只不過在公元557年時被北周所取代,西魏一共經歷了三代帝王,歷經二十二年。在宇文泰毒死了魏孝武帝元修後,便和大家商量決定擁護元寶炬為帝,等到皇帝去世之後,他又擁護皇太子元欽繼承皇位。不幸元欽遇到刺殺去世,宇文泰也就只好扶持元寶炬四子元廓登上皇位,實際上這時的皇帝只是一個傀儡皇帝罷了,所有的朝中權力全部掌握在宇文泰手中。
  • 一夫一妻的皇帝,並非只有明孝宗,還有兩個皇帝,一樣沒有妃嬪
    《明朝那些事兒》的暢銷,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張皇后一個女人,別無其他妃嬪,確實是罕見帝王專情。但是,終其一生只有一位皇后,後宮別無嬪御的皇帝,並非如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只有明孝宗一人。中國歷史上還有兩位皇帝,同樣是履行了「一生一世一雙人」。他們是西魏皇帝元欽、宋英宗趙曙。
  • 唐中宗之死:兩度為帝都是傀儡皇帝,最後被皇后和女兒合夥毒死
    李顯降生後,在各方面都與他的兩位兄長李弘、李賢相差甚遠,既無治國的膽略,又無理政的權術,而這卻恰恰成為了他日後當上皇帝的緣由。李顯母后武則天做皇后時,先生廢掉了非自己所生的太子李忠,改立她親生兒子李弘為太子,不久又廢掉李弘,改立次子李賢,最後又對李賢不滿,最後把三子李顯推上了太子寶座。
  • 古代這三個嬪妃比皇后厲害,被皇帝寵愛一生,待遇都比皇后好
    據《中國古代史》所載 ,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從此之後,皇后就成為封建王朝後宮的實際掌權者,理論上皇帝的所有嬪御、後宮的宮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屬,在一些王朝中,皇后甚至還有自己的官署,協助她執掌後宮。
  • 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分別是誰?這些人當中哪個家族的實力最強?
    ,先後締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牛氣哄哄的歷史朝代,地位之榮耀、影響之深遠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宇文泰1、宇文泰:宇文泰實際上是西魏真正的掌權人,西魏的皇帝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實則多為傀儡,君王廢立都是宇文泰說了算。
  • 漢獻帝:一個傀儡皇帝的自我修養
    漢獻帝劉協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歷朝末帝都是一些無能和昏庸之輩。但讀漢獻帝這段歷史,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一個末代皇帝的無奈。01劉協是漢靈帝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王美人是前五官中郎將王苞的孫女。因為出身名門世家,舉止文雅,容貌秀麗,加上身材長得又恰到好處,所以深得漢靈帝地寵愛,何皇后對此非常的妒忌。
  • 來自異國的元順帝第三任大皇后奇氏
    早期,蒙古選取這些高麗女子,或為達官貴人家婢女侍妾,或為配給和羈縻歸附的軍人。由於高麗女子「婉媚,善事人,至則多奪寵」,元朝上下都十分鐘愛。中後期時,高麗女子逐漸風靡元朝社會上層,許多京師權貴皆以擁有高麗女子的數量和出身相互攀比,人數少的,或家世低微的,往往受人譏笑。
  • 東魏孝靜帝,雖為傀儡皇帝,被權臣任意辱罵毆打,卻不失骨氣 五胡十六國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之一,地圖上
    北齊壁畫中的胡人士兵一、東魏、西魏,兩位權臣,兩位皇帝到了北魏孝文帝時,北魏首都南移至洛陽,提倡鮮卑人漢化,試圖撫平歷史民族矛盾,恢復中原文化經濟。不滿身為傀儡的元修伺機反擊高歡,並對佔據長安的宇文泰抱有幻想。無奈計謀敗露,孝武帝一路向西逃跑直奔長安投靠宇文泰。而高歡看追不到皇帝後便新立了一位皇帝,即孝文帝年曾孫元善見,史稱孝靜帝。自此,北魏同時有了兩個皇帝,都認為自己為正統,後來史學家便將這兩個鮮卑人政權分別稱為東魏和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