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9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雙金」,大連拿到啦!
1月18日3時16分
國際田聯發來郵件
正式通知大連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
授予
2020年第33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
為 「國際田聯金標賽事」
這意味著此前已經獲得中國田協金牌賽事的大連國際馬拉松賽,正式邁入象徵中國馬拉松賽事最高等級的「雙金俱樂部」。
什麼是馬拉松金標賽事?
國際田徑聯合會(簡稱國際田聯,英文縮寫IAAF),是一個國際性的田徑運動的管理組織。為給各項賽事制定標準,國際田聯專門推出了路跑賽事標準評定系統。該系統分為金、銀、銅三種標準,世界各地的全馬、半馬、10公裡等路跑賽事都可以申請。
國際田聯關於「金標賽事」的評定系統有具體、詳細的標準和要求,包括賽事組織、賽道丈量、計時系統、安全保障、醫療服務、宣傳推廣、保險保障、直播等各個方面。在滿足各項評定條件後,經國際田聯審核,最終才能被認定為「金標賽事」。同時,根據國際田聯要求,「金標賽事」每年都要複評,這樣能進一步保證賽事品質。
2020年我國有哪些「金標賽事」?
國際田徑官網公布的2020年賽事日曆顯示,2020年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金標賽事」達到14場,分別為北京馬拉松、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廈門馬拉松、揚州鑑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蘭州馬拉松、重慶國際馬拉松賽、廣州馬拉松、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賽、衡水湖國際馬拉松、太原國際馬拉松賽、深圳馬拉松,杭州馬拉松,大連國際馬拉松,以及渣打香港馬拉松。
大連是怎樣申得「金標」的?
大連國際馬拉松賽歷史悠久,大連是繼北京之後第二個舉辦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城市。
2020年5月31日,大馬將迎來33歲生日。30多年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在中國田徑協會、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憑藉著競賽組織專業規範、服務保障精細體貼、醫療救助嚴密周全、宣傳推廣深入人心、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城市氛圍熱烈濃烈、交通安保穩妥可靠等特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地跑友和企業參與其中,共同打造了「大馬」這一品牌,賽事影響力不斷提高。
(資料圖)
2019年5月12日,第32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在東港商務區鳴槍開賽,來自國內外共3萬餘名跑友來連參賽,首次實現了賽事全程在央視直播。
得到國際田聯、中國田協、參賽選手、廣大市民、社會各界和中外媒體的高度認可和廣泛好評,充分展示了大連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果,彰顯了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取得了圓滿成功。
(資料圖)
期間,國際田聯和中國田協專門選派技術代表來連詳細考察競賽、安保、救護、恢復、賽道、服務等各項指標後,經過了綜合評定,最終決定授予2020年第33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為「國際田聯金標賽事」。這也是大連首次獲得國際田聯最高褒獎。
「金標」將為大馬帶來什麼?
在大連市體育局,多位參與申請「金標賽事」的工作人員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金標的取得,是對32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全方位的肯定,也對第33屆比賽提出了新的要求!
(資料圖)
據了解,中國是路跑運動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全國各地每年舉辦路跑規模賽事1500餘場,其中高水平的比賽也有二三百場,馬拉松賽已經成為展現城市活力、體現市民風貌、推介城市文化的有效方式。
國際田聯推出的標牌賽事是衡量國際馬拉松賽質量和內涵的一項重要標準。獲得「金標賽事」榮譽,不但是對舉辦馬拉松城市的一種肯定,也是城市政治、經濟、文化、體育、旅遊、服務等各項綜合指標的集中體現。同時,「金標賽事」將進一步促進當地體育、文化、旅遊、經濟、服務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提升城市軟實力和知名度。
(資料圖)
簡單地說有三點利好:
一是大馬的含金量提升了,將會吸引世界範圍內更多優秀、專業、精英選手來大連參賽,促使我們的賽事成績不斷提升;
二是吸引力增強了,會有更多實力雄厚的企業投資大馬,拉動大連體育、文化、旅遊、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是傳播力更強了,有利於向全世界展示大連動感、活力、浪漫、文明的形象,讓更多的人來看看大連的海濱風光,品嘗大連的海鮮,了解大連的歷史,領略大連的魅力!
(資料圖)
據介紹,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抓早、抓實」的工作要求,借鑑北京、上海、廈門等地經驗,市體育局於2019年9月就啟動了第33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籌備工作。
目前,已完成賽道規劃、組委會成員單位及人員名單確定等工作。借「雙金」賽事落戶大連的契機,組委會將以更加精細的工作、更加嚴密的組織、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大連國際馬拉松賽再上新臺階。
共同期待
更加精彩和美好的
第33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
本條微信由「大連發布」編輯製作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大連發布(微信號:dl-fabu)
文字:張曉帆
原標題:《國際田聯授予第33屆大連國際馬拉松賽為「國際田聯金標賽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