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醫療結盟小米 移動醫療興起「圈地運動」

2021-01-12 全景網

  2014年,移動醫療領絕對是最受關注的網際網路細分行業之一,投資人、創業者都不斷傳出消息。近日,除了宣布將iHealth相關全球業務調整至擬新設的獨立實體 (擬定名為iHealthInc)架構之下以及新公司引進小米2500萬美元投資外,九安醫療還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8.1億元資金,用以建設智能硬體和移動醫療周邊生態領域。

  九安醫療董事長、iHealth創始人劉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與小米的合作是傳統企業「自己革自己的命」。

  劉毅稱此前iHealth產品在國內的銷量基本為「零」,與小米的合作是iHealth正式進軍中國市場的信號,並透露下一步計劃設立 「iHealth中國」獨立實體。

  有分析師曾對記者表示,當前移動醫療產業的市場格局過於分散、用戶集中度低,但激烈競爭有利於產品創新,未來該市場或將形成寡頭壟斷局面。

  聯手小米開拓國內市場

  本月,蘋果正式推出iOS8系統。據外媒報導,由於出現程序錯誤,健康管理平臺HealthKit並未在第一時間隨iOS8同步上線,但這似乎並未令移動醫療市場「退燒」。

  「我們想做醫療健康行業的 『蘋果』」,7月底劉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了這家以做「貼牌」起家的醫療器械上市公司擁抱移動網際網路的野心。

  九安醫療自2010年開始和蘋果公司接觸,目前是HealthKit的合作夥伴之一;在Android陣營,九安醫療則找到小米作為盟友。

  九安醫療在 《關於引進小米投資的公告》中稱,小米投資將向iHealthInc增資2500萬美元,增資完成後,小米投資將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iHealth將成為小米在移動健康領域的合作夥伴。除此之外,小米投資及其關聯方承諾在項目交割完成後的兩年內不投資主營基於健康大數據的醫療平臺、產品或者以血壓和血糖測量為單一功能的血壓和血糖測量產品的項目或者公司。

  當被問及引進小米出於哪些具體考量時,劉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九安醫療的轉型邏輯沒變,依舊是以賣硬體為突破口,獲取足量用戶、接收相關的健康數據之後,逐步形成配套的健康醫療服務體系。引入小米投資是因為小米的業務模式和用戶量有望助推iHealth硬體在銷售數量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對於雙方在電商和雲服務層面的合作細節,他進一步稱,iHealth智能雲血壓計此前已在小米平臺公測,本月25號該產品會在小米網開售,欲藉助該平臺吸引並打動「米粉」。雲服務層面,則希望改變用戶有了測血壓需求才用產品的習慣,在控制血壓這一需求上,計劃逐步完善健康諮詢、病情診斷、社交等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劉毅認為iHealth產品叩開國內市場大門的關鍵在於線上渠道。但在「牽手」小米之前,iHealth產品基本只在京東這一電商平臺試水。

  九安醫療在2014年半年報裡稱,「目標在健康、智能家居和母嬰監護等領域均取得突破」。小米也做智能硬體,雙方在硬體層面有無合作打算?劉毅回應稱,現在和小米已是一家人,「雙方不排除有各種合作可能」。

  此外,對於小米入股後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九安醫療在相關公告將之概括為兩點:一方面,投資人與原股東之間可能因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異出現意見分歧;另一面,「引入小米投資後,公司在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投入將會加大,費用將會上升,如果銷售不如預期,將會對短期業績造成壓力。」

  募資加碼移動醫療

  九安醫療2014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得益於「國內銷售的增長以及iHealth新產品銷售的增加」,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959萬元,同比增長10.46%;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0.62%至15342萬元;此外,研發投入同比增長54.85%,為1850萬元。

  轉型需要付出一定代價,正如九安醫療曾在2013年年報裡對其近十幾年來首次虧損做的總結性表述:「公司仍然處於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個人健康管理方向轉型初期,研發投入和營銷投入轉化成相應利潤尚需一段時間。」

  在半年報裡,九安醫療預計,公司2014年1月~9月的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虧損區間在-3200萬元至-2400萬元之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引入小米作為iHealth公司的投資者,九安醫療近日發布定增預案,擬以不低於18.40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400萬股,募集總額不超過8.1億元的資金,該筆募金將全部圍繞公司戰略主線,投向智能硬體、移動醫療周邊生態領域。

  相關公告顯示,為加強用戶對產品的直觀認識,九安醫療擬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等五個城市設立10家產品體驗中心。此外,擬在天津市南開工業園建設「移動醫療周邊生態及智能硬體研發基地」。

  對此,劉毅稱,上述兩件事都還在籌劃階段。除了完善移動醫療周邊基礎產品和相關服務,九安醫療有意擴張智能硬體的研發領域,後期可能通過該基地擴展產品品類和服務類型。

  國內移動醫療市場升溫

  年初以來,國內網際網路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陸續加碼移動醫療領域。

  方正證券在研報中點出,在丁香園、春雨醫生等網際網路醫療公司相繼獲得巨額融資的背景下,「網際網路醫療將進入殘酷競爭和爭奪賽道階段。錯過目前最關鍵的布局時期,將很可能失去未來移動醫療的市場。」

  該研報還稱,依靠單一環節難以完全帶動移動醫療業務的擴展,通過營造生態、打造一體化的醫療服務閉環是發展移動醫療的「必經之路」。

  談及與蘋果的合作進展,劉毅稱,HealthKit需要打通兩端,一端是iHealth等數據採集方,一端是醫療服務提供方。在血壓、血糖和血氧等醫療數據的採集上,iHealth產品已和該平臺打通;未來和醫院等專業機構也將有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為「重新定義硬體與用戶的關係」,6月和8月,九安醫療先後與微信合作,將iHealth智能健康腕錶、雲血壓計兩款硬體產品與微信平臺對接。對於探索進展,劉毅直言,與微信的合作仍處在收集用戶反饋、幫助產品迭代的過程中,相關產品尚需一個打磨過程。

  與HealthKit等聚合平臺的布局想法類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獲悉,手機QQ近期上線了「健康中心」。QQ健康產品負責人劉滔認為,可穿戴智能硬體的市場前景廣大,之所以現在 「雷聲大雨點小」,與四項因素,即產品的設計水平、出貨量、用戶需求把握以及用戶粘性密不可分。想有效擊中用戶「痛點」,尚需等待引領行業的爆款、廣泛普及的大眾款產品出現,與社交屬性結合也將是趨勢之一。基於此,數據聚合平臺寄望打破不同品牌的設備和APP之間的壁壘。

  對於大數據方面的應用,劉滔對記者坦言,收集數據後,反向幫助智能硬體廠商提高數據監測的準確性只是一個願景,由於背後風險和投入成本過高等因素,目前並未介入此環節,問題的解決有待未來市場成熟度及監管政策的完善。

  對於目前國內移動醫療行業受到的關注,劉毅回應道,資本的青睞、用戶的矚目以及入局團隊的增多無疑是好事。不過他點出,想推動全局發展,競爭核心依然是定義並打磨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在這點上,相關廠商仍都處於摸索階段。

相關焦點

  • 6家小米授權店被法國疫情「打敗」 九安醫療擬1歐元虧本轉讓
    九安醫療(002432,SZ)與小米在法國的合作受挫。九安醫療12月30日晚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子公司iHealth歐洲轉讓在法國開設的6家小米授權店,交易價格僅為1歐元。兩年前,九安醫療與小米牽手進軍法國市場。
  • 大資本聯手上市公司搶百億移動醫療蛋糕
    同日,樂普醫療(300003)高調發布了移動醫療戰略。樂普醫療先期推出兩款App——「同心管家」和「心衰管理」,分別為構建支架術後患者的「網際網路+」社區和由智能心臟標誌物檢測器械構建的心衰患者網際網路社區。網際網路究竟能帶給醫療行業怎樣的變化?現實中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等難題,業內人士認為,移動醫療+網際網路有望從根本上改善這一醫療生態。
  • 九安醫療:公司的額溫計採用的是德國海曼的頂級熱電堆傳感器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5日訊,有投資者向九安醫療提問, 董秘你好,近日國內有紅外測溫的功能手機上市,請問會對公司的額溫計市場份額會產生衝擊嗎?貴公司與小米有深度合作,屬米家產業鏈公司,是否有可能和小米公司強強合作,共同推出具有紅外測量額溫功能的手機,利用美國及歐洲子公司本地化優勢,在當地銷售這種手機,達到雙贏效果,增厚公司業績。
  • 移動醫療崛起時代,未來機遇正在發生(二)|機遇|醫療|移動|數據|...
    3.3.6 醫療器械企業戰略布局   iHealth    轉型移動醫療健康產品,推出系列產品,在硬體端,應用程式,雲端投入,產品線包括:血壓、血糖、體重、血氧,運動健康領域近10款 小米注資2500萬美元佔iHealth子實體20%股份,小米參股,增加直銷渠道
  • ...系列產品、ODM/OEM 產品、傳統硬體產品、移動醫療通信設備銷售...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九安醫療提問, 請問貴公司在近幾年中主要產品結構是否有變化?公司回答表示,在產品結構方面,公司定期報告主營業務分為iHealth 系列產品、ODM/OEM 產品、傳統硬體產品 、移動醫療通信設備銷售及服務和小米授權店。移動醫療通信設備銷售及服務為公司2016年收購的法國子公司eDevice的業務,小米授權店也為近幾年拓展的新業務。
  • 九安醫療: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
    九安醫療: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 時間:2020年10月14日 21:11:16&nbsp中財網 原標題:九安醫療: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2、前次募集資金用途變更的原因及合理性 發行人一直致力於移動網際網路+醫療器械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工作,不僅發行人自己開發創新移動醫療器械產品,同時也收購海外行業內優質移動醫療器械企業,提高公司在移動醫療領域的競爭力、盈利能力及市場佔有率。
  • 醫療器械板塊異動 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醫療器械板塊異動,戴維醫療(300314)直線封板,九安醫療(002432)以及陽普醫療(300030)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那麼,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 九安醫療:由於公司目前收到的海外客戶詢單及訂單不斷 公司柯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九安醫療提問, 您好,請問公司和工廠晚上和周末還要加班嗎?在國外銷售的順利嗎?現在產品銷售到了全球哪些國家?產品賣到國外的利潤比國內高嗎?現在每天還有客戶詢單嗎?謝謝!謝謝!辛苦了!
  • 銳捷與聯新移動醫療合作助推移動醫療創新融合
    【PConline 資訊】近日,中國數據通信解決方案領導品牌銳捷網絡與國內移動醫療創新企業——深圳市聯新移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新移動醫療」),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希望通過基於移動醫療全場景應用戰略合作,整合醫療行業信息化經驗和技術實力,形成優勢互補,打造移動醫療全場景解決方案,攜手推進我國移動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水平,為醫院、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極致體驗的信息化服務。
  • 2014移動醫療深度報告(二)
    【接:2014移動醫療深度報告(一)】 三、解剖學:成像技術的更新 成像技術的更新是傳統醫院檢測手段在數位化方面的發展,當其和網際網路結合起來的時候也成了移動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醫學檢測是信息化的孤島,即使檢測設備已經數位化了,只有當這些檢測設備與網絡互聯的時候
  • 全球醫療設備市場規模明年高達4300億美元 我國龍頭企業發展加速
    根據調研機構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7月18日發布的「2019-2030年醫療器械合同製造市場」最新研究報告,到2020年,全球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4300億美元。  龍頭企業業績增速加快  醫療器械可以分為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醫療設備、IVD(體外診斷)四大類。
  • 全國縣域疫情均調整為低風險 安科生物、九安醫療等今日漲停|醫資...
    細分板塊中,醫療服務上漲0.69%,醫療器械上漲0.66%,化學製藥上漲0.34%,生物製品上漲0.14%,中藥上漲0.10%,醫藥商業下跌0.38%。· 5月6日晚間,奧美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枝江市政府近日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公司計劃於2019-2021年期間在枝江實現改造、新建項目,累計計劃投資16億元。
  • 資本主義不只有工業,圈地運動的大規模興起,奠定了它的農業基礎
    如果從公元15世紀末興起的圈地運動算起的話,英國社會經濟的積累以及手工工場的發展,至少經過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而這段時間,為英國社會經濟的脫胎換骨,以及社會階級的聚斂變化,創造了最為基本的經濟環境。公元17世紀圈地運動,推動了農業經濟的資本主義化在英國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圈地運動實在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項社會變革以及經濟發展方式。
  • 鹿得醫療,新三板精選層的魚躍醫療
    據統計顯示,截至7月5日,已有70家企業獲全國股轉系統受理,32家企業通過審核,其中一家主業為家用醫療器械的公司備受矚目,他就是鹿得醫療。作為一家在醫療行業深耕多年,技術實力雄厚的醫療公司,有哪些看點?
  • 線上論壇丨那一片移動醫療的藍海
    今天,就像當年達連的人都在說南面有一片大海和盛產黃金之國一樣,江湖上到處都在傳說:移動醫療是一片藍海,那裡有無盡的財富——中國那麼多人口,每年多少人生病? 網際網路醫療在中國發端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迅速轉向移動網際網路醫療。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有超過2000個掌上醫療應用,其中死亡率高達40%。這些掌上應用集中在問診、掛號、導診平臺、自診自查、醫療學術、醫療健康、醫生社交等細分領域,其中數量最多為醫療學術,活躍用戶集中度最高為問診領域。
  • 小米爆品實操專家高雄勇引發五維國際醫療商業大風暴
    小米在質量與性能做到雙優秀的同時,被「米粉」瘋狂追捧,這到底是為什麼?相信無論是網際網路領域或是其他行業,都對小米的商業模式和成功理念充滿好奇。為了揭開網際網路行業「大咖」的神秘面紗,銀河金融商學院高雄勇導師,於2019年9月走進五維國際醫療,就品牌定位及如何打造行業爆品與大家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移動醫療器械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另一方面,移動醫療器械適用於基層醫療與院外醫療,二者受國家政策驅動發展態勢向好,推動移動醫療器械行業規模持續擴張。類型:移動醫療器械可分為移動醫療設備、移動獨立軟體、移動醫療附件三大類。判定原則:移動醫療器械與移動健康電子產品不存在清晰的劃分界線,凡符合醫療器械定義的移動計算設備或軟體屬於移動醫療器械。
  • 金龍醫療專用車 為人民打造舒適便利的移動醫療空間
    專注細節 精益求精  秉承專注細節、精益求精的造車理念,金龍致力於將精湛的造車工藝和先進的設計理念應用於醫療衛生行業,以世界領先技術打造最具專業品質的醫療專用車,為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完美的專業車輛解決方案
  • 深圳市聯新移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介紹 深圳市聯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移動醫療的高新技術企業。
  • 中國醫療電子十強企業排名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區域分布城鄉差異大,產品品牌集中等特點成為中國醫療電子整體市場現狀的重要寫照,中國市場對醫療電子產品本身的需求正朝便攜化、定製化以及微創化方向進一步發展。 推動醫療電子市場向前發展的主要趨勢是全球人口老齡化、醫療保健成本日益增加以及在遠程和新興地區或者家庭實施醫療診斷和治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