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素高、農藥化肥少 營養師眼裡冠軍蔬菜是「它」

2021-02-17 紐約消費達人

家族成員

• 小葉菜類:空心菜、青江菜、菠菜、萵苣、芹菜等。 

• 包葉菜類:高麗菜、包心白菜、結球萵苣、紫高麗等。• 根菜類:白蘿蔔、胡蘿蔔、甜菜根等。

 • 莖菜類:竹筍、薑、大蒜、洋蔥等。 

• 花菜類:青或白花椰菜、韭菜花、金針等。

 • 果瓜類:番茄、茄子、小黃瓜、大黃瓜、苦瓜、絲瓜、冬瓜等。

 • 菇菌類:洋菇、香菇、木耳等。 

• 芽菜類:青花椰苗、紫高麗苗、綠豆芽、黃豆芽、蘆筍等。

 • 種子與豆莢類:四季豆、菜豆、豌豆夾等。 

• 海藻類:昆布、海帶芽、紫菜等。

營養含量與特性

每份蔬菜大致的營養含量(每一份=1V)

一份=1 V 一份蔬菜

1V ➡ =熟菜約1/2碗 =生菜約1碗

(240cc為1碗,可以量240cc水來定量)。

各種蔬菜每份重量與體積仍有不同,若是菜乾類(例如:高麗菜乾、筍乾、乾香菇、各種乾的菇類)則以泡水還原後的體積計算。此外,料理上常會出現的百合鱗片,因為醣分與熱量高,歸在全穀雜糧類,紅棗枸杞歸水果類。

一天吃多少蔬菜最好?

天天5蔬果,也就是每天3V,這樣的量可以說是基本,但以抗癌防癌的角度,最好一天吃到的熟菜份量如下:

顏色種類越多越好,吃到七彩(紅、橙、黃、綠、紫、黑、白),各類植化素幾乎都包辦了!

『2018的最新防癌10要』強調:根據研究,蔬菜攝取不足、葉酸不足,會降低DNA的穩定性;而纖維少容易導致腸道短鍊脂肪酸不足、植化素、抗氧化營養素缺乏等,會促使細胞代謝的正常凋零機制受限,增加細胞的過度分化、也造成氧化壓力大,體內的發炎現象也就更多了。看看這裡難懂嗎?記得喔,只要多吃菜,你正在營造體內良好的環境,甚至可以啟動偉大美好的自我修復基因工程。

另外,2016《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研究報告也提出強有力的證據,說明蔬食(素食和純素食)極有利於人體的健康和環境,不僅可以減少全球死亡率,更可望減低高達70%食物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更減省極其可觀的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哇,太厲害了,只要大家多吃菜,「全球增溫不超過2度C」將成為可實現的夢想!

牛蒡是蔬菜嗎?

吃起來粗粗的牛蒡可以視為蔬菜,但熱量與醣類較高,100克的牛蒡絲(約1碗)相當於半碗稀飯(=1C),因此如果把牛蒡當蔬菜1V=半碗(50克),這樣熱量營養剛剛好。牛蒡的纖維豐富,含多酚類植化素,有利免疫功能的鋅也較高,且有獨特的香味,再加上香菇與昆布常是素食高湯的最佳食材,很適合加在減重者的蔬菜鍋裡,美味又有飽足感。

菜越粗、纖維含量越高嗎?

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非水溶性口感較粗糙,水溶性纖維則會吸附水分膨脹變黏稠,這兩種對身體都很好。水溶性纖維含量高的蔬菜包括:木耳、菇類、胡蘿蔔、芽菜⋯⋯等,其總纖維含量比粗筍更高,因此判斷纖維高低並非用口感粗細決定。

其他纖維含量高的蔬菜還包括:地瓜葉、蒜苗、九層塔、白鳳菜、香椿、紅莧菜、紫蘇、青花菜、苦瓜(尤其山苦瓜)、甜椒、青椒、糯米椒、秋葵等,都是高纖食物很好的選擇。

哪些蔬菜蛋白質含量高?

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蔬菜類包括:菇類、芽菜類(黃豆芽、綠豆芽、紫高麗苗、青花椰苗、苜蓿芽⋯⋯)、油菜花、紅莧菜、青江菜、地瓜葉、荷蘭豆、小芹菜等。對於素食者,多吃有助補充蛋白質,是個優點。但對於腎臟功能不全者,則要限量供應或少吃。

冠軍菜是誰?

沒錯,就是全方位的地瓜葉。它的蛋白質、纖維、鈣、鐵、維生素A(主要是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的含量比其他蔬菜都高些,更有多種植化素。由於地瓜葉的生命力旺盛,農藥化肥用量少,相對安全性也提高。

蔬菜是不是多多益善?

植物性食物來源中,全穀類與水果都需掌控份量,以避免熱量和糖分太高。唯獨蔬菜無此顧慮,對於需要減重者再好不過了,可以準備美味低油的中、西式蔬菜湯,享受吃飽飽減肥的樂趣。但對於需要增重或病中、病後復原階段,對營養需求高時,過多的蔬菜會佔據太多的胃容量,導致C全穀類與P豆魚蛋肉類攝取不足,茲事體大。尤其在治療階段常出現食欲不振、胃口不好,此時食物的優先順序需要以C+P優先。太多的蔬菜會因為過多纖維,阻擋營養素在腸道的接觸而妨礙吸收,因此如上適量的蔬菜最合宜。

什麼菜鈣多?

飲食中足夠的鈣質對於保骨本與血壓的穩定相當重要。蔬菜也可以是鈣質的重要來源,鈣含量高的蔬菜,1V約等於2/3杯牛奶含鈣量。這些蔬菜依鈣含量由高到低:香椿、紫蘇、山東大蔥、石蓮花、紅莧菜、山芹菜、九層塔、芥蘭菜、黑豆芽、海帶茸、白莧菜等。取數片香椿葉切碎炒蛋,可以補充一杯牛奶的鈣量,並記得多吃紅或白莧菜、山芹菜、芥蘭菜等,加上充足的運動可以防骨質疏鬆喔!

蔬菜鉀高,腎臟病怎麼辦?

鉀有助於血壓控制、防止心臟衰竭惡化,對身體相當有利,可以多吃蔬菜獲得豐富的鉀。但是鉀90%靠腎臟排洩,如果腎功能不良就會構成問題。在初期腎功能不良者,還不需要嚴格限制,但到3、4期可就需要小心限量了,飲食中是否限鉀,應依血液檢查與醫囑決定。如需限鉀,料理蔬菜時,盡量切小段先汆燙,讓鉀溶在水裡,倒掉水再拌炒即可。全穀與果皮含鉀高,也需要犧牲了,因為高血鉀對身體傷害極大。

相關焦點

  • 健康│去除農藥、毒素 營養師:3種蔬菜汆燙後吃的健康
    300g~500g的範圍內, 相比於普通蔬菜而言, 深綠色的蔬菜每天要吃一半左右,可給人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植物化學成分、膳食纖維等等。 並且,汆燙後的草酸, 直接用來涼拌,加入適量的花生米、粉絲,做成一盤果仁菠菜,是非常健康的,營養流失程度也會大大減少,更適合絕大多數人食用。
  • 營養師:吃對了能改善失眠!
    營養師表示,要知道晚上吃B群會不會影響睡眠,需先瞭解B群在人體所扮演的功能角色!維生素B群主要由B1、B2、B6、B12、菸鹼素、葉酸、生物素及泛酸等8種水溶性維生素所組成,是一種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輔酶,可以將吃下肚的營養素轉換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 必看營養師黃曉彤4大飲食原則
    「吃什麼食物可以改善子宮肌瘤?」、「聽很多人說,長肌瘤不可以喝豆漿是真的嗎?」
  • 改善健忘 這4大健腦營養素不可少
    想要健腦,營養師傳授四大健腦營養素,分別是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1、花青素還有卵磷脂。醫師則建議,注意飲食也應搭配運動、充足睡眠、保持人際網絡,才能避免失智。維生素B1及卵磷脂維生素B群也是健腦營養素之一,特別是維生素B1,劉怡裡解釋,大腦訊息傳遞仰賴神經之間的連結,維生素B1有助於腦神經突觸的連結順暢,可透過每天三蔬二果補充;另外,蛋白質及豆漿富含「卵磷脂」,促進腦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生成,可加強腦部靈活、減緩老化。
  • 火龍果補鐵,比葡萄高18倍 自製3飲品美味又營養
    ,但這些「觀念」真的正確嗎?談到水果補血,振興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塗蒂雅說,首先要認識飲食中的鐵,可區分為--血基質鐵(heme iron)和非血基質鐵(non heme iron)兩種。 血基質鐵主要來自動物性食品,如肉類、魚類、內臟等;非血基質鐵則存在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等。
  • 4-10個月素寶寶輔食教程,三種輔食讓寶寶吃得營養又健康!
    十字花科的高麗菜又名甘藍菜、捲心菜、圓白菜。據說早期喜愛它的日本專家為鼓勵民眾食用,將它的營養價值比喻為菜中的「高麗參」,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叫它「高麗菜」了。胡蘿蔔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由於胡蘿蔔對人體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李時珍稱之為「菜蔬之王」。
  • 【懷孕營養指南】飲食著重「減鈉補鉀」 可改善水腫
    更多多倫多吃喝玩樂的消息,可關注:weibo.com/lifeinca,或關注微信和instagram: toronto_diary,網站:www.torontodiary.ca很多媽媽到了懷孕後期會碰到水腫的問題,又腫又脹得很不舒服,主要是因為孕期媽咪對營養素吸收保留的能力增加,「鈉」的吸收保留能力也提升了,因此讓體內的水份滯留而造成水腫,這時飲食上需著重「減鈉補鉀
  • 營養專家大呼驚艷,素友的問題解決了!
    簡單一句說明了食物對我們的重要性,食物種類如此繁多,如何吃得精準而營養全面?我們一直在找尋一款可以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價格親民天天吃得起、口感還不錯 人人愛的超級食物.直到在美康辰的2周年內訓上,中國有機第一人「胡刪」老師提到她剛剛發現了一款「營養表令很多專家都驚艷」的「超級食物」——石磨全麥皮粉,我們才驚呼它終於出現了!
  • 營養師點名5食物促進大腦血流
    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開工後不少上班族都有「收假症候群」,總覺得疲倦、無力,甚至注意力和專注力不足,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對此,嫚嫚營養師建議,透過攝取幫助提神的天然食物,有助於促進代謝減少、減少情緒低落。
  • 「蔬菜界人參」高麗菜 3大好處 不吃可惜
    高麗菜3大好處一、抗癌據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指出,十字花科的高麗菜,跟花椰菜、大白菜一樣,都含吲哚素、硫配醣體等抗癌成分,試驗發現,前者能降低乳癌發生率,硫配醣體在肝臟裡,可幫助抗氧化酵素合成,發揮作用,減少罹癌機會。
  • 營養師私藏TOP10燃脂食材大公開
    對於大部分想要減重的人來說,「吃」這件事情並不簡單,尤其要達到均衡營養、又有減脂功效的飲食方式更不容易。
  • 萬聖節將近 營養師教你怎麼吃南瓜
    萬聖節將近,不少家庭會製作南瓜燈籠,臺灣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營養師張愛漂指出,從營養觀點來看,從橘黃色的南瓜肉到加工處理過的南瓜籽,更全身都是寶。
  • 癌症營養趨勢 多攝取低醣優脂高蛋白 避免發炎
    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癌症營養已成一門顯學,低醣、優脂、高蛋白等營養素,可以讓癌友吃出抗癌力,維持體力避免營養不良產生惡病質,影響後續治療。別再被騙 癌細胞餓不死2014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研究指出,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有別於正常細胞以有氧呼吸的途徑產生能量,癌細胞只需要少量的葡萄糖就能進行有氧代謝,其餘的葡萄糖都進行解糖作用形成乳酸,促進腫瘤生長。
  • 【居家營養·臺灣】高雄市營養師公會長期照護營養服務須知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高雄市營養師公會長期照護營養服務須知 101.04.修 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為辦理高雄市長期照護居家營養委託高雄市營養師公會為服務提供單位,由具專業執照之營養師, 三、服務方式: 1.服務時間:照顧管理專員訪視評估完成後轉介居家營養師,營養師於接案後7個工作日內,配合個案及照顧者時間至案家提供服務完成第一次訪視,並將評估情形回覆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2.服務內容:j營養評估:確認個案營養不良的相關原因,判斷其營養狀況。
  • 營養師:這樣吃肉最健康最好瘦!
    華醫生物科技顧問營養師 Ricky表示,不管是吃雞、豬、牛、魚、羊,任何的肉類都含有油脂,只要有肉就會有油脂,選擇油脂較少的部位就是我們瘦身的關鍵
  • 幫助維持血壓血脂 營養師推薦這個食物
    步驟1,選用鉀、抗性澱粉含量高的食材鉀離子是調控血壓最重要的營養素,足夠的鉀離子可以幫助我們將水份留存於體內,讓血液維持適當濃度,而抗性澱粉是腸道細菌的養分,協助我們調節腸道健康!根據農業部(USDA)農業科學研究院以及臺灣衛生福利部食藥署(FDA)的資料,美國褐皮馬鈴薯每一百克就含有413毫克鉀,是一般白米飯的10倍,抗性澱粉含量也高達3.2克,馬鈴薯因為質地鬆軟,料理變化性高,可以幫助咀嚼能力不佳的長輩更容易補充營養,是十分適合長輩的食材。
  • 健康│夏日消暑 營養師:吃這五款水果就對了
    營養學專家表示,多數人對蔬果、乳製品攝取量不足,加上手搖飲不離手、糖分太高,造成營養失衡、增加腎臟負擔;建議可多吃西瓜、百香果、木瓜、鳳梨、奇異果等五款當季水果,助消化又透心涼。 臺北市營養師公會兼任居家營養師宋明樺表示,水果攝取很重要,衛福部也建議國人每天應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新鮮蔬果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有益於腸道及心血管健康,也有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