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十巴仙
2014年,《使徒行者》第一部悄無聲息地播出了,很快憑著精彩的劇情火成了大IP。
《使徒行者2》在2017年才姍姍來遲,令觀眾久等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使徒行者3》計劃到2020年才播。
製作方說了,劇版之間的時間差是精心安排的,其間還要留給電影版《使徒行者》製作和上映的時間。
今年9月29號,低調已久的《使徒行者3》終於放出首支預告片。預告片中大致透露了劇情走向,人物設置,信息量還挺豐富。
越在乎就越敏感。我僅從短短的預告片裡,就察覺出11月《使徒3》正片播出後,可能會帶來某些不爽之處。
不爽之一:卓sir的聲音給了別人
《使徒行者1》中苗僑偉扮演的卓sir的國語配音是由「話筒前的影帝」杜燕歌完成的。杜燕歌的聲音渾厚深沉,乾淨年輕,一聽就是男主角之聲。他曾替張智霖的郭靖、古天樂的楊過等配過音,也算是苗僑偉的御用配音。配音對人物的塑造不可忽視,杜燕歌的聲音有助於體現卓sir正直不阿,臨危不亂的警察形象。
Δ 《使徒1》中的卓sir
2019年湖南衛視的綜藝《聲臨其境》上,杜燕歌與王祖藍合作配音《使徒1》中的片段。杜sir的聲音和卓sir的畫面一結合,就令觀眾感到熟悉的卓sir回歸了。
Δ 《聲臨其境》中杜燕歌(左)再替卓sir配音
到了《使徒2》中,卓sir的國配換成了盧琨,就是那個替陳小春版韋小寶完美配音的盧琨。盧琨的聲音固然寬厚,但不如杜燕歌之聲深沉大氣,削弱了卓sir的氣場。更何況,觀眾的耳朵也會先入為主地習慣聽杜燕歌配卓sir。
《使徒3》預告片中卓sir的配音仍未「糾正」,依然是盧琨。爆seed闊別六年後都能沿用《使徒1》的張藝來配音,而系列常駐主角卓sir反而達不到配音一致。更令人不爽的是,杜燕歌的聲音將會在該劇出現,卻是用於另一位大叔身上。
大家有所不知,近年來鍾愛幕前演出的杜燕歌在《使徒3》裡演了一位大佬。按照TVB配音演員演戲的慣例,他會包辦此角色的粵語和國語配音。我都能替他找出不配卓sir的充足理由:一是演戲太忙沒空替他人配音,二是怕觀眾聽他既配自己又配卓sir會混淆,那就優先顧自己,放棄卓sir了。
Δ 杜燕歌(左一)在《使徒行者3》的拍攝現場
如果預告片的配音未必代表正片的配音,那就或許會有轉機。
不爽之二:釘姐死去
《使徒3》開拍之前,就傳出在《使徒1》中飾演釘姐的佘詩曼沒有檔期,無法出演。觀眾會想,釘姐在劇中要以怎樣的方式告別使徒宇宙呢?
萬沒想到如此殘酷,《使徒3》預告片中透露釘姐被人殺死,只出現了釘姐的畫像。
話說回來,《使徒1》裡,爆seed和釘姐這對歡喜冤家經歷過生死,愛得真切。編劇若要強行安排他們分道揚鑣,怎能服眾?既然如此,以釘姐死去的方式來拆散CP,避免佘詩曼的戲份,在劇情上更能說通。
點擊播放 GIF 0.9M
這種續作因演員無檔期而安排角色死去的處理方式,在港劇中並不少見。只不過,觀眾印象中鬼靈精怪的釘姐,總能逢兇化吉,這次突然死了,讓觀眾情何以堪?
佘詩曼做主演沒空,說不定會有時間客串。釘姐會被殺死已經鐵板釘釘,而死前的畫面會不會拍出來,尚是未知之數。這或許是不爽的背後,留下的一個潛在的驚喜。
不爽之三:爆Seed再度黑化?
記得在《使徒1》結尾時,爆seed已做過「憤青」,要與卓sir合作建立黑白兩道的新秩序,算是在做臥底期間黑化過一次。好在有卓sir的耐心感化,甚至頂了爆seed犯的罪而去坐牢,才把偏激的爆seed掰回來。
Δ 《使徒1》中爆seed已經黑化
《使徒3》預告片顯示,爆seed起初為了得到釘姐的下落,做什麼都願意;他得知釘姐被殺後,又變得憤怒不已,報仇心切,不愧叫「爆seed」。看他這脾氣,真怕他衝動起來會執行私刑,沒耐心將兇手繩之以法。
如果爆seed在《使徒3》再度黑化,卓sir的苦心就白費了,觀眾就要心疼了;爆seed黑化後就算再懸崖勒馬,回歸正義,仍是在重複《使徒1》的老套路。要體現爆seed的亦正亦邪未必非得讓他再黑化吧?
點擊播放 GIF 0.4M
Δ 爆seed的火爆脾氣又要靠卓sir來穩住?
以上僅是猜測,正片可能會打我臉。從《使徒3》預告片看,爆seed好像又在做臥底,還做了臥底的handler。只要他做得不踩界,黑化就可以是裝的,目的為接近反派,搜集犯罪證據。
不爽之四:前作演員再演新角
《使徒》續集的劇情是延續上部或是上部的前傳,並非另起爐灶的掛牌續集。在同一個使徒宇宙,演員存在重複利用的現象。
導演大概認為觀眾不會記得某演員在上一部演過小角色,或認為只要演員在單一部劇內不重複就行(系列之間沒關係),於是就在續集中再派個新角色給這位演員。對此,挑剔的觀眾會感到出戲。
演員重複在《陀槍師姐》系列裡更明顯。陀槍師姐宇宙中出現了4個王俊棠——第一部的聶世官,第二部的張子貴,第三部的李大軍,以及第四部的麥耀東,個個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反派,怎能令觀眾不發現演員重複?
Δ 右邊這位王俊棠在4部《陀槍師姐》分別飾演了4個反派,此圖為聶世官
《使徒》系列的重複例子也可分分鐘找出來。
甘草演員何俊軒在《使徒1》中演了毒梟之養子K先生,到《使徒2》又演了正義的警察,這是在棄暗投明,還是投胎轉世?
Δ 第一部的毒梟樣子,搖身一變在第二部當了歡喜哥的handler
《使徒3》也未能避免演員重複的「缺點」。演員張振朗在《使徒1》中飾演黑幫小混混阿火,這回又在《使徒3》裡飾演了黑社會的龐浩洋。當年的配角躍升為如今的主角之一,張振朗在六年間上位很快。
Δ 張振朗在《使徒1》和《使徒3》裡的兩個角色
根據預告片和某些照片來看,還有幾位前作的甘草演員會出現在《使徒3》中,或飾演新角,或延續舊角。如今正片未出,難以確定。
Δ 左一演員在《使徒2》中出現過,右一演員在《使徒1》裡出現過,《使徒3》是否演新角色呢?
點擊播放 GIF 1.3M
Δ 這位大叔(冼灝英)在《使徒2》中演過九指強,這次在《使徒3》裡演的是誰?
另外,據說《使徒2》中很快「領盒飯」的連詩雅、洪永城還會在《使徒3》出現,但未必飾演新角色,可能是舊角色在回憶(flash back)中出現。若情況是後者我就放心了,那會顯得人物有故事可挖。
Δ 連詩雅說,她的角色不是復活,是回憶中出現
大家會說,TVB演員不夠用,才不得不安排前作演員在續作中再演新角。實則是TVB拍好劇要緊,不重視末節,若要刻意避免演員重複,可用的演員還是綽綽有餘的。再說,內地的演員挑選範圍何其大,也會出現重複演員的情況。
老版《三國演義》裡,演員洪宇宙演完袁紹又演了周瑜。幸好袁、周被該劇妥妥地時空隔離,不然兩人見面就穿幫了。這是在一部劇中演員重複利用,比《使徒》系列的部與部之間重複更嚴重。
Δ 一部劇裡這麼重複演員,且兩個都是有頭有臉的角色,騙不過觀眾
不爽之五:港味的缺失
《使徒》系列已播出的兩部劇中,《使徒1》港味十足,《使徒2》則被吐槽港味缺失。
港味很難界定,主要是香港風情和香港文化,但又不止於這些。《使徒2》有時都把內地場景當成香港來拍了,顧上了大氣,卻顧不上港味了。內地觀眾希望TVB劇格局大些,又有港味,有時候是矛盾的。
Δ 《使徒行者2》中魏德信的家的取景地是在廣東惠州雙月灣,場景大氣,但確實缺少港味
《使徒2》的創作者說,娛樂性似乎也是港味的一種。平心而論,這方面《使徒2》做得還可以。
執導《使徒1》的是文偉鴻,而《使徒2》換成由蘇萬聰執導。兩位導演製作出的劇集風格會有不同,那是肯定的。另外,蘇萬聰還肩負著兼顧香港和內地觀眾口味的責任,畢竟拿了內地的大投資。
《使徒3》與《使徒2》的畫風類似,導演相同,也要面對內地市場,不知港味會保留得如何。會不會是名為「內地投資但不幹預創作的純港劇」,但實為「因遷就內地而港味缺失的合拍劇」?
至少可確定,《使徒3》的必然存在的非港元素是有兩位內地演員加盟。鄭愷是友情客串,小鮮肉曾舜晞是戲份不少的配角。不少觀眾會說出「港劇加入內地演員不倫不類」這樣的槽點。觀眾到不是打地圖炮,而是怕內地演員的表演風格與港劇格格不入或與香港演員在配合上不夠默契。
Δ 鄭愷在《使徒3》預告片中一閃而過
Δ 曾舜晞在《使徒3》中演了個配角
不爽之六:樂少峰還會出現
樂少峰在《使徒2》末尾奇蹟般起死回生,《使徒3》中有必要解釋其復活原因。可惜,樂少峰的扮演者周柏豪在網絡上發表了一些不當言論,引來了內地觀眾的強烈反感。
Δ 周柏豪已經入組拍攝了,誰知很快就要殺青
到底周柏豪的言論是否犯禁,先不予置評。至少,被創作人視作上帝的觀眾要抵制誰誰誰,TVB不能坐視不理,要做出妥協。
鑑於《使徒3》很重視內地市場,TVB只好將周柏豪的戲份大大刪減,從主角變成閒角。此次的預告片中毫無樂少峰的影子,便是側證。饒是如此,樂少峰多多少少會在正片中出現一下,交代去向或結局。
觀眾或許連他露臉一會兒都嫌煩,但為了劇情合理,還是容許「樂少峰」短暫的告別演出問世吧。
不爽之七:更新太慢
基本可斷定,《使徒3》在騰訊網更新的速度會與TVB電視臺播出速度一致,即為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一集,接近大結局才會一周多播出幾集。如此慢的速度,要花上個把月才能播到大結局。
如果你為《使徒3》更新太慢而不爽,就證明它的劇情扣人心弦,是部好劇。
因此,這一點不爽說的是反話。
結語
這些可能的不爽之處,可以是槽點,也可以是浮雲,就視乎觀眾怎麼想。我將它們列舉出來,不是要黑《使徒3》,而是給大家不久之後的正式觀劇提個醒,以便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使徒3》大概率是《使徒》系列的最終章,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註:更多精彩請關注"拉闊時光"公眾號(live_mo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