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帳通IPO的格局、風險和天花板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0-12-16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中國的金融巨頭們的戰略可以總結為三個"儘量":一方面儘量多的拿金融牌照,在金融牌照下儘量擴大業務;另一方面幫助儘量多的金融機構擴大業務。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1月13日,中國平安旗下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了招股說明書,即:金融壹帳通赴美IPO。

作為一家成立於2015年末的企業,在2018年初完成A輪融資時,估值便達到80億美元,用兩年多的時間,創造了一個"拼多多"式的奇蹟,可以預見的是:在其上市後,市值必將遠高於80億美元,但本文討論的核心依然是80億美元的估值。

1、 一家投資未來的企業

(本部分聚焦金融壹帳通營收、利潤兩項核心財務數據)

與其80億美元估值相比,金融壹帳通當前的收入並不算高。

招股書顯示:金融壹帳通營收自2017年的5.8億人民幣增至2018年的14.1億人民幣,增幅達143%。到2019年9月30日,營收為15.5億人民幣(2.1億美元),而2018年同期約為9億元,增幅約為72%。

從前三個季度的數據來看,金融壹帳通2019年並沒有保持住2018年的增長勢頭。對於當前營收情況,招股書也披露出了原因:金融壹帳通的發展將遵循四個階段:1)平臺孵化期;2)平臺獲客期;3)高速增長期;4)利潤增長期。而公司現在正處於發展的第二階段,準備邁入第三階段。

也就是說,金融壹帳通還沒有到摘果子的時候,其業務在未來擁有巨大想像力。

同時,若以72%的增幅預估金融壹帳通全年的營收大約為24.2億元(僅為預估),而這個數據不足宜人貸2018年全年營收的一半,與其2019年單季營收接近,而宜人貸當前市值約為5.79億美元。

如果金融壹帳通是一家金融公司,近幾年其營收數據明顯無法支撐與其80億美元估值。換句話說,其估值說明:金融壹帳通在資本市場實現了眾多金融科技公司夢寐以求的結果——去金融的全科技屬性。

當然,這個全科技屬性的代價也很明顯,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淨虧損分別為6.07億元、11.903億元、10.49億元。同時其研發成本高企,在今年前三季度為6.41億元,超過2018年全年,佔總支出比例的57.29%。

總結來說,金融壹帳通是一家有格局的企業,過去幾年它不遺餘力地以科技研發的方式投資未來,而其母公司平安集團及各路資本也樂於為它規劃的未來買單。但是,未來最大的一個屬性即為不確定,投資未來可能會帶來豐厚的回報,也可能遭遇不可控的風險。

2、收入的不確定性

支撐金融壹帳通龐大估值的基礎是市場。

據招股書: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共有6.2萬家金融機構,總資產達46.9萬億美元,2018年創造了2萬億美元的收入。截至2019年9月30日,金融壹帳通擁有3700多個客戶,包括中國所有主要銀行,99%的城市商業銀行和46%的保險公司,共同吸引了數億最終用戶。

這2萬億美元的市場很大,但不是金融壹帳通所處的市場,它在中國的天花板比2萬億美元小得多。奧緯諮詢估計,中國金融機構的技術支出市場為1522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3年將以21.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至4008億元。

1522億元的市場依舊廣闊且前景良好,但需注意的是:

1、金融行業的市場佔比本身就遵循二八法則:僅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兩家銀行的總和就超過萬億元,而佔據80%市場份額的那20%金融機構也在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其中很多也在做著對外輸出的生意。也就說金融壹帳通3700多個客戶中,"富得流油"的願不願意花錢不一定,"小康家庭"即使願意花錢,有多少付費能力也不一定。

2、合作的深度,決定著被服務方付費的程度。

據招股書: 在2018年1月下旬之前,為了測試我們(金融壹帳通)的信用模型,我們通過同意購買滿足某些風險管理標準的借款人的不良貸款,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信用增強服務,以促進他們的貸款交易。2018年1月,我們停止為客戶的任何新貸款交易提供信用增強服務。

在去剛兌大潮來臨前,金融壹帳通擺脫了金融屬性,是一個明智的舉動,也是金融科技公司大勢所趨,藉此它也實現了從金融到科技的華麗轉身,但當下無法確定的是與金融機構純科技的合作程度,可以從金融機構身上賺取多少銀兩?

未來營收的不確定性,是這家估值80億美元的金融科技獨角獸最大的風險,金融壹帳通在"高速增長期"是坦途還是坎坷,難以預料。這點從平安集團與金融壹帳通的之間的關係也可窺得一二。

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金融壹帳通從平安集團獲得的收入分別為2.357億元,5.276億元和6.773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40.5%、37.3%和43.6%。

此外,平安集團也是金融壹帳通最重要的技術基礎設施、技術支持和維護供應商。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金融壹帳通分別從平安集團購買了3.581億元、6.758億元和3.915億元的產品和服務,分別佔同期總收益成本和營業費用的23.9%、27.6%和15%。

平安銀行和金融壹帳通之間頗有些卻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感覺,但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壹帳通與平安集團根據是《戰略合作協議》進行合作,有效期至首次公開募股完成後的十年,但前提是平安集團繼續持有或實益擁有至少30%的股份。

即使金融壹帳通出自平安銀行,它們之間的深度合作也需要"30%的股份"為前提,那來自外部的金融機構客戶呢?當前,金融壹帳通還無法證明這一點。

3、C端,真正的天花板

讀懂新金融曾在2018年寫過一篇文章《如果做不好支付,京東金融再怎麼改名都是前途"有量"》,提及:"支付是螞蟻金服萬億帝國的基石,基石穩固,才有餘額寶、花唄借唄、芝麻信用等明星產品的發展,才有帝國的繁榮。騰訊金融的邏輯亦是如此。"

這句話的邏輯,你可以認同,也可以不認同,但本部分內容,將基於這句話展開。

正如文首處所說,中國的金融巨頭們的戰略可以總結為三個"儘量":一方面儘量多的拿金融牌照,在金融牌照下儘量擴大業務;另一方面幫助儘量多的金融機構擴大業務。

平安集團也在做這三個儘量,只不過它把第三個"儘量"分離出來了,就是金融壹帳通。

分離而出的金融壹帳通有平安集團的資源哺育,發展自然迅速,卻不具備另外兩個"儘量"。

雖然招股書提及:金融壹帳通與他的客戶們共同吸引了數億最終用戶。通過我們的平臺,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我們每天協助進行了135,000多次反欺詐檢查,420萬信用風險評估以及大約13,000項汽車保險索賠的處理。

但是,這些用戶是金融機構的用戶,金融壹帳通自身有能夠讓C端用戶高頻使用的App或是某種服務嗎?當BATJ裹挾著科技與用戶去碰撞金融壹帳通的科技,將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畢竟,相比於金融科技的市場相比金融市場才是真正的廣闊無垠。

不過,在金融壹帳通的規劃中,中國不是唯一的市場,對於其海外市場的發展,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金融壹帳通營收增五成 平安以科技賦能金融
    近日,金融壹帳通(OCFT)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三季度金融壹帳通虧損同比收窄,營收創下上市來新高,由去年同期的5.85億元增至8.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作為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由於在研發投入上的佔比較高,始終未能實現盈利,不過自金融壹帳通上市以來,虧損額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收窄。
  • 金融壹帳通「重倉」科技人才 創造更大價值
    此外,在《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專利排行榜TOP100》中,金融壹帳通以363項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位居第三。區海鷹在加入金融壹帳通前曾分管平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區和智慧養老事業部,並成功推動深圳公安項目群等重大項目的合作與落地。另外,區海鷹還擁有國際化背景。
  • 平安科技、金融壹帳通入選權威研究機構金融雲研究報告
    ,平安科技、金融壹帳通作為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入選該報告。縱觀中國金融雲廠商格局,誕生於平安集團、由平安自主研發的平安雲已經建設金融行業內超大規模部署與廣泛應用的雲平臺,憑藉集團的金融基因與行業沉澱,以及自身在金融合規方面豐富的技術經驗,平安科技賦能金融壹帳通推出了從傳統金融行業到金融科技行業的私有雲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基於平安專有雲的金融全棧雲服務,作為傳統金融行業數位化的先驅者及賦能者,平安更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技術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
  • IDC:中國發展最快的41家金融科技公司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作為較早涉入金融風控和監管科技的人工智慧技術企業之一,慧安金科自成立起一直堅持「提高數據精煉效率和價值,持續驅動企業明智決策」為使命,以自主研發的半監督主動式機器學習技術為核心,將專家經驗與人工智慧系統有機地融合,形成以客戶場景和需求為導向的預測模型,主動識別用戶行為和關聯的異常,實現提前預警和主動防範,改變了市面上大多以黑白名單和規則系統等方法做金融風控和監管的格局。
  • 黃宇翔卸任金融壹帳通副總經理 晉昇平安科技總經理
    來源:雷鋒網原標題:離任金融壹帳通,黃宇翔晉昇平安科技總經理平安科技總經理:黃宇翔近日,平安系金融科技平臺金融壹帳通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黃宇翔因工作原因卸任副總經理一職,未來將不再擔任金融壹帳通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
  • 金融壹帳通宣布人事變動:黃宇翔調任平安科技總經理
    「黃宇翔是技術出身,在好幾家知名國際金融機構工作過,屬於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複合型人才,非常懂行。」一位金融壹帳通人士如是評價。在金融壹帳通工作四年,見證了其成功上市,這段經歷進一步豐富了黃宇翔的人生。帶著在壹帳通積累的經驗,黃宇翔將開啟新的職業徵程。
  • 金融壹帳通高管變陣:平安集團科技板塊再現「蝶變」
    李捷早在2015年就加入了金融壹帳通,先後擔任科技中心總經理、總經理助理,零售及保險一帳通首席技術官,全程參與了金融壹帳通科技研發與團隊創建。此外,在《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專利排行榜TOP100》中,金融壹帳通以363項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位居第三。區海鷹在加入金融壹帳通前曾分管平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區和智慧養老事業部,並成功推動深圳公安項目群等重大項目的合作與落地。另外,區海鷹還擁有國際化背景。
  • 金融壹帳通榮膺Frost & Sullivan 「科技創新領導獎」
    近日,在2020年Frost & Sullivan最佳實踐獎評選中,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金融壹帳通(紐交所股票代碼:OCFT)榮膺亞太區金融服務和保險業「科技創新領導獎」。這彰顯出金融壹帳通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的卓越表現。
  • 金融壹帳通宣布多項高管變動
    近期,美股金融科技上市公司金融壹帳通(NYSE:OCFT)頻繁的高管人員變動引得外界關注。7月27日,金融壹帳通宣布了新的人事變動。公開資料顯示,黃宇翔碩士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信息管理系統專業,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滙豐軟體開發(廣東)有限公司環球金融與資本市場技術部門任中國區總裁;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任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6年10月至今一直擔任深圳壹帳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兼營運長,上海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兼營運長,並擔任上海壹帳通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金融壹帳通高管變動 進一步加強公司科研實力
    公開資料顯示,黃宇翔於2016年10月加入金融壹帳通並擔任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積極推動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的研發,構建了行業領先的金融科技實力。黃宇翔在加入壹帳通之前,曾擔任平安科技副總經理及平安集團投資系統首席信息執行官,負責平安集團內部專業公司投資系統的開發,以及建立平安集團雲技術投資計劃。
  • 金融壹帳通人事調整 增強與平安系協同效應
    公開信息顯示,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中國平安的高科技內核和科技企業孵化器,主要聚焦於醫療、金融、智慧城市三大領域。據一位接近中國平安的人士透露,由於黃宇翔在推動金融壹帳通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卓越成就,因此提升為平安科技總經理,更有利於他在更高的職位上發揮更大的才能,正所謂平安「四能」幹部中的「能上」「能高」。
  • 金融中臺受熱捧,金融壹帳通提前卡位顯成效
    嗅覺靈敏的科技企業反應迅速。包括金融壹帳通在內的一眾金融科技企業,在現有針對銀行客戶的核心解決方案上,著重加碼了對「金融中臺」模塊的建設與投入。8月18日,金融壹帳通(OCFT.US)完成了1800萬股ADS的發行。
  • 印尼網貸案例:Modalku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Modalku是專注於中小微企業(SME)融資,連接小微企業主及個人投資者的P2P網貸平臺。Modalku目前已在OJK(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登記註冊並取得Fintech牌照,註冊號為OJK Nomor S-2493/NB.111/2017。
  • 深圳壹帳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年度最佳金融科技企業獎 獲獎理由 金融壹帳通旨在打造全球領先的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於2019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融合豐富的金融服務經驗與領先科技,為金融機構提供「科技+業務」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三升兩降」,即提升收入,提升效率,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風險,降低成本,實現數位化轉型。 作為平安集團的聯營公司,金融壹帳通依託平安集團30多年金融行業的豐富經驗,精準把握金融機構需求,為銀行、保險、投資等金融行業多個垂直領域提供端到端的服務。
  • 金融壹帳通(OCFT.US)三個交易日上漲32% 管窺科技To B崛起
    而在2020年一季度,金融壹帳通的研發費用同高達2.4億元。這與平安集團對金融壹帳通的定位高度相關:中國領先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Technology-as-a-Service)企業,提供基於雲端設計的科技解決方案,將豐富的金融服務行業經驗與領先的科技融合,助力金融機構實現數位化轉型。
  • 睿智科技:大數據評分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睿智科技的大數據評分產品以不涉足信貸業務或數據交易為特色,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手段,為金融機構提供了精準高效、實時自動、輕鬆落地、安全可靠、低成本高覆蓋、有行業代表性、持續監控調優的評分,為金融機構打造新型風控體系提供助力。
  • 金融壹帳通高管平安體系內變動
    黃宇翔將升任平安科技總經理據相關人士透露,黃宇翔晉升為平安科技總經理,是由於其「在推動金融壹帳通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卓越成就」。據公開資料顯示,黃宇翔2016年10月加入金融壹帳通並擔任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推動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的研發。
  • 金融壹帳通又現高管變動:黃宇翔卸任副總經理等職位
    ,未來將不再擔任金融壹帳通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此外,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李捷將接替黃宇翔任首席技術官一職,區海鷹將擔任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值得關注的是,不久前6月中旬,金融壹帳通聯席總經理邱寒女士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公開資料顯示,黃宇翔2016年10月加入金融壹帳通並擔任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積極推動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的研發,構建了行業領先的金融科技實力。
  • 金融壹帳通呼籲中國企業關注氣候風險披露的廣度和深度
    日前,平安數字經濟研究中心、金融壹帳通聯合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共同發表《中國和美國最大型企業的氣候風險披露現狀》,這份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的新報告顯示,在氣候風險披露水平方面,滬深300指數的中國企業大幅落後於標普500
  • 開放銀行帶來銀行新的爆發機遇 金融壹帳通談合作共贏之道
    金融壹帳通兩大利器幫助銀行安全高效開放顯然,構建合作資源體系無法一蹴而就,尤其對於實力較弱的區域銀行來說,參與到金融科技公司構建的平臺中去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金融壹帳通在服務眾多銀行零售轉型的過程中,深刻地認識到銀行要提升客戶服務能力,需要從產品方案、場景流量和金融科技三個層面形成多樣化的資源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