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

2021-02-18 網球之家

羅傑是個懂得戰鬥的藝術家,而拉法是個懂得藝術的鬥士。  ——皮埃爾·帕格尼尼(費德勒體能師)

前天中午(3月12),我在「網球之家」微信公眾號向球友們推薦了一本書。為了說清楚推薦理由,我寫了一篇讀後感式的文章,題目叫做《阿加西自傳∣所有網球迷都不容錯過的一本好書》。在當天微信公眾號的8篇文章中,這篇文章被排在了第2條。文章刊發出來後,其結果與我預想的差不多,僅收穫了不到2000的閱讀量,只有26人點了「在看」,在評論區表示打算去讀這本書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我倒是很釋然。

閱讀原本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一個人讀不讀書、讀什麼書與周圍人其實都毫無關係。對於我自己來說,因為我對讀書和網球都感興趣,所以我才選擇去讀阿加西的自傳。而對於廣大閱讀者來說,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口味,別人推薦的書未必就適合自己,就算它的體裁風格適合自己,也未必就是他想看的,更不代表他一定會接受了。

相比於低迷的書刊市場,現如今的電影倒是十分的火爆。那我今天姑且就跟球友們談一部電影,一部關於網球的電影。觀點還是延續前天那樣的風格,這是一部所有網球迷們都不容錯過的電影。你猜的沒錯,我說的正是紀錄片《天才之擊》。

那麼,《天才之擊》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這部電影到底述說了什麼樣的故事?

這是一部匠心獨具的電影。《天才之擊》是一部關於網球的紀錄片,它將2008年溫網男單決賽的賽程、賽果轉化為具有內在邏輯的故事。你可能會說,網球史上經典的戰役遠不止這一場比賽,甚至會責問導演為什麼偏偏選這場費德勒輸了的比賽來拍?在我看來,這正是導演匠心獨具之處,如果納達爾沒有獲得這場勝利,那麼這場比賽、這部片子的傳奇色彩將大打折扣。故事的主角一個是如日中天、獨霸溫網的費德勒,另一個是處於上升期、正躍躍欲試擴大自己疆域的納達爾,比賽以納達爾最終獲勝作為結果,本身就具有傳奇的色彩,再加上曲折緊張的5盤大戰和決勝盤的長盤對決,那麼多的因素都湊巧融合在這場比賽中,選擇它來拍紀錄片是最合適不過了。

這是一部視覺效果絕佳的電影。相比現在高清攝像技術,2008年的電視轉播清晰度要差一些。在網上搜這場比賽轉播錄像時,其清晰度遠沒達到現在的藍光級別,這無疑會影響我們的觀感體驗。而電影的形式就能彌補這一不足,讓畫面的清晰度提高很多。

另外,溫網本身就很少有炫目的商業廣告,球場的環境也是四大滿貫裡最純淨的一個。白衣、綠地、黃球、紫花、紅草莓、白奶酪,這些溫網獨有的純淨色彩也為本部紀錄片增色很多。另外,影片將比分變化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看起來也更符合比賽推進的節奏。比分的字體、顏色設計也獨具特色,畫面下方的字幕也都具有網球運動的優雅質感。

這是一部剪輯得極富藝術性的電影。在影片的片頭,畫面剪輯得非常精緻,對費德勒納達爾的介紹以及過往比賽的片段剪輯與平常的直播有很大的不同,完美地營造出這場經典對決前的緊張氣氛。其中的穿插編排也很棒,導演在恰當的時候插入不同人物的述說,在向觀眾介紹比賽情況的同時,又巧妙地推進了影片和比賽的進程。在影片臨近結尾的時候,裁判對能否趕在天黑前完賽的擔心、觀眾對結果的揣度、兩位對手對比賽進程的未知和期盼,這些情緒與當時越來越暗的天色十分相搭,完美地營造了當時球員、觀眾以及裁判的心境。而最後一拍費德勒回球掛網,納達爾順勢倒地,球場四周觀眾席上的閃光燈此伏彼起,正如熠熠生輝的星星一般,照亮了球場內費納二人的臉龐,這幅畫面簡直迷人至極。

這是一部配樂絕佳的電影。無論是比賽的現場原聲,還是後來創作的音樂,都堪稱體育紀錄片中的最佳。在影片開始,那組與畫面配合得天衣無縫的弦樂真的很激動人心,兩者共同營造了經典對決的緊張氛圍。在比賽的不同階段,小提琴等樂器奏出的樂曲,或舒緩,或明快,或高亢,或低婉,都與比賽進程和球員的內心變動達到了完美的契合。而我們打網球的人都知道,比賽也是講求節奏的,而這部講述網球比賽的電影,在音樂的節奏把握方面無疑達到了非常成功的地步。我們常說,「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而電影則聲畫兼具,你在欣賞這部紀錄片時,不能僅僅用眼睛觀看畫面,還應該用耳朵仔細地去聆聽其中的配樂,這樣才能收穫更為立體和豐富的感受。

以上是從藝術的角度回答了《天才之擊》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的問題,明天我會從故事性和人物塑造方面來回答前文提到的第二個問題,與各位球友聊一聊這部電影到底述說了什麼樣的故事,分析一下《天才之擊》中費德勒納達爾的形象有哪些動人之處。

敬請繼續關注。(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

相關焦點

  •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天才之擊》這部電影記載的就是一場經典的網球戰役。在這場戰役打響之前,費德勒已經在溫網豪取了5連冠,正在向恐怖的6連冠衝擊,試圖繼續捍衛自己的榮譽和地盤。而納達爾正如日中天,在法網豪取了4連冠,且連續兩年殺入溫網決賽最終負於老對手費德勒,可以說納達爾這次是攜雷霆萬鈞之勢,欲來溫網開闢新的疆域。
  • 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
    第一個問題是,《天才之擊》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昨天,我從藝術性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從故事性和人物塑造兩方面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與球友們聊一聊這部電影到底述說了什麼樣的故事?
  • 重溫《天才之擊》
    ,緊接著又播出了紀錄片《天才之擊》。《天才之擊》重塑經典《天才之擊》的紀錄片,取材於美國網球記者喬恩-維特姆(Jon Wertheim)的同名小說。混跡網壇幾十年的維特姆,在2008年溫網被費納的「神仙打架」一戰徵服,第二年他的小說就在全球上線,其完整標題就是——「天才之擊:費德勒,納達爾以及史上最偉大的比賽。」
  • 神仙打架,天才之擊:一部紀錄片帶你回望08溫網費納決
    網球會將這場比賽銘記到永遠,但要將所有珍貴的細節留存,我們需要文字和光影的輔助。《體育畫報》名記喬恩·沃特海姆將這場比賽寫成了《Strokes of Genius》一書,在這場偉大對決10周年之際,Tennis Channel又將其改編為紀錄片並於7月1日進行了首播。在國內,譯者一般取「stroke」的「擊打」之意,將這部紀錄片的名字翻譯為《天才之擊》。
  • 沒有網球比賽,還可以看什麼?網球紀錄片
    一場新冠病毒的蔓延,改變了網球世界,也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我們看的最後一場網球比賽是什麼時候?好像已經記不清楚了。沒有比賽可看,在追劇的同時,那就看看網球有關的片子吧。比賽停擺的時候,靜下來看一些東西,也是不錯的選擇。有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網球紀錄片值得觀看了,以前都沒有注意到。
  • 《天才之擊》:天才之間的相互碰撞,便是世界顫動的瞬間
    全場肅靜,場上迴蕩著網球撕裂的聲音,曾經這是屬於貴族神聖而高貴的運動,如今已經是整個人類為之吶喊歡呼的標誌之一。運動的崛起伴隨著天才的誕生,天才之間的相互碰撞,便是世界顫動的瞬間。今天為大家推薦由安德魯·道格拉斯執導,羅傑·費德勒、拉斐爾·納達爾、伊夫·阿勒格羅、保羅·安納孔等主演有關網球的紀錄片——《天才之擊》。一個是網球場上的藝術家,欣賞他的每一次回擊,陶醉在他曼妙的舞步中,見證他的每一次比賽,感覺一切都結束的太早。
  • 沒有網球比賽我還能看什麼?網球紀錄片
    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改變了網球運動世界並改變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我們上次看網球比賽是什麼時候?我不記得楚。沒有比賽可看,在看完這部戲的同時,讓我們看一些與網球有關的電影。當遊戲暫停時,安靜地看一下東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太多的難以置信網球紀錄片值得一看,他們以前從未被注意過。
  • 《天才之擊》——史詩般的對決,史詩般的傳奇
    一部《天才之擊》,將我們的思緒帶回了十年前的那個夜晚。
  • 阿加西自傳丨所有網球迷都不容錯過的一本好書
    ——題記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最近我在「網球之家」公眾號上寫了好幾篇關於阿加西的文章。老實說,我之前並不了解阿加西,甚至直到他2006年退役之後的第6個年頭,我才第一次拿起了網球拍。有緣的人終會相見,正如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在開始打網球後的第7個年頭,我才第一次捧起阿加西的自傳。
  • 網球迷老伍教球記趣
    但是看看你們下蹲的幅度,腳都杵著,都哪來的反作用力呢,至少應該半蹲吧!現在開始就當是練武術,先把自已的馬步樁紮好。網球迷老伍說完頭也不回,便上別的場地與人去玩球了。到底是網球迷老伍當這教練,喜歡實話實說。他又強調第三點:你們的引拍和隨揮,都不到位……。這些都是最基礎最簡單的要求。又不難,為什麼會做不到呢?其實是不願做,不想吃苦!論身體條件、知識和悟性,你們都比我老伍強很多。
  • 回顧費德勒與納達爾的世紀大戰,你最應該看看這部網球電影
    天才之擊導演: 安德魯·道格拉斯主演: 羅傑·費德勒 / 拉斐爾·納達爾費納註定是網球史上絕無僅有的超級對手,對抗綿延至今,你很難說終點到底在哪裡,但這場比賽可以說是一個縮影。他們兩人甚至在這檔紀錄片裡,親自出境解說自己的心境。對比起電影裡的翩翩少年,不得不承認歲月是把膛豬刀。
  • 極力不推薦:千萬不要看的一部網球電影《七日地獄》
    因為這部電影會顛覆你對網球運動的所有幻想! 因為這部電影會改變你對網球運動的時候認知! 因為這部電影會映射你某位偶像讓你感到不適!你從未想像網球運動一向是優雅、文明、禮儀的時尚運動,還可以汙到節操撒滿一地!劇情大概是:現實中小威廉士的家人網球天才少年AAron Williams,因為在大滿貫溫網決賽賽點的時刻一發命中裁判,並使裁判突發心臟病身亡,從而失去了大滿貫冠軍從而也沒能達到世界排名第一排名。
  • 這部央視紀錄片,不應該被埋沒
    對於醫生的職業,自古至今,都存在敬畏之心。它能夠祛除人身體的百病,能夠使人藥到病除,徹底擺脫疑難雜症。可以說,醫生這個職業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它不僅應用於治病救人中,早在很早以前,還被應用於刑事案件中,幫助破案。而在影視劇中,這樣的題材,也是數不勝數。
  • 是誰把網球帶入屎尿屁的R級境地?然而它是勵志的
    所以法網今年會是個什麼狀況目前成謎,紅土之王納達爾無疑最受損失。而對於網球迷來說,這麼長時間沒有球看,借用費德勒的名言,「God,It's killing me」。網球作為全球主流運動項目,但關於網球的運動電影很少,這其實有點說不過去。
  • 網球女皇小威:從懷孕到產後的紀錄片,告訴你如何收看
    網球有史以來,最珍貴的一手精美紀錄片想知道這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子運動員之一,成為妻子、迅速懷孕徵戰澳網並成為母親的故事嗎,這個片子應該還能讓我們了解到現在職業網球的商業、科技、體能、康復、巨星背後的平凡之處和非凡之處等等內幕。這個紀錄片片名叫《Being Serena》,將分5集在每周三播出。
  • 印度十佳電影,每一部都不容錯過!
    印度十佳電影,每一部都不容錯過!前不久,阿米爾·汗的新作《神秘巨星》正在熱映中,不但票房喜人,兩天就破億,豆瓣上還獲得了8.1的高分,可謂是叫好又叫座。這是一部懸疑犯罪片,所以我就不劇透了。起跑線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果你已為人父人母,我建議你看看這部電影。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教育可以改變命運,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父母為了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入名校的故事。
  • 安迪·穆雷紀錄片《重生》:超越網球,追求幸福
    亞馬遜新出安迪·穆雷的紀錄片《重生》:它講述了一個球員對網球需要和逃離的故事。需要和逃離,這兩個矛盾的字眼,是記錄片的核心。那時安迪·穆雷已跌落至谷底:網球既成就了他,也摧毀了他,他對網球處於愛與恨的邊緣。這一事實從來沒有被安迪·穆雷親口承認,它卻在紀錄片《重生》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 豆瓣9.4,這一部略顯冷門的紀錄片,我們不應該錯過
    和冗長枯燥的人文紀錄片相比較,《但是還有書籍》除了幕後配音團隊出彩,本身也像是濃縮的精品。整個系列總共只有五集,每集的時長不超過半個小時。不乏豐富的文化思想又能同時滿足當代人碎片化汲取知識的需求,這部片子毫無意外地成為了開年爆款。
  • 阿扎擊出滾網球純屬巧合,動漫裡的網球並非真的網球
    動漫迷自然是一個比網球迷更大的一個群體,許斐剛的經典網球王子吸引了眾多的動漫愛好者。故而當阿扎倫卡在比賽中重現了丸井文太的走鋼絲絕技之後,竟然登上了微博熱搜。 更有球迷戲稱,阿扎倫卡畢其一生之力才打出了一個日本中學生打出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