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路亞飛蠅釣白條是屬於沒魚可路的無法之舉,但是這裡面又表現了釣魚人的聰慧。路亞白條——也是釣魚人是解毒的一種便捷方式。
了解對象魚-白條:
白條是所有水域中最常見的魚種,並且它也也是所有水域中密度最大的魚種,隨著溫度的日漸升高,受困於寒冷冬季的白條,再次出現在釣魚人的視野繁衍速度較快,嘴饞魚類,此種魚與馬口,翹嘴外形相似,營養價值較高,高蛋白,高營養。在陽光燦爛,較暖的天氣裡最為捕捉,喜腥類麵食。是低海拔常見之魚類,喜歡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棲息深度:0至10米。
1、白條屬中上層魚。2、吃餌快、狠,但不一定準。
3、釣時以太陽落山前最佳,這時的白條咬鉤最瘋狂、
4、白條遊動速度極快,小個體常成群結隊。
路亞白條的裝備選擇
路亞白條的裝備, 路亞竿軟調UL ,主線1.0-1.5,子線0.6-1.0 瓜子亮片金色或者銀色。先是線組一定要細,然後是釣竿個人習慣用軟不用硬,避免拉傷魚嘴和中魚飛回過程中白條會不停的掙扎導致跑魚。小編用的是1.2+0.8 ,4.6克助投器+連接扣+60-100釐米的子線+銀色瓜子亮片+太空豆+15號帶羽毛飛蠅鉤。
擬餌--飛蠅的細緻釣組
飛蠅釣是普遍盛行於歐美的溪流釣法,用仿生餌模擬飛蠅、蚊蟲、蜻蜓等有翅昆蟲落水,刺激水體中兇猛掠食性魚類的釣法。但是飛蠅釣有個缺陷,就是拋投時會遭到地形的限制。如今我們將飛蠅和路亞分離起來就很好地吸取了兩種釣法的優點,就算釣點只要一個豁口,也阻撓不了我的拋投。
飛蠅鉤的選擇
飛蠅鉤選擇的技巧,一般在溪流中一般大量存在著若蟲,這在分蠅釣中屬於常見的毛鉤款式。若蟲在水中存活的時間是佔生命的絕大部分,像蜉蝣目毛翅目等稚蟲都能成為防止毛鉤的自然樣本。蜉蝣目的成蟲最常見的就是在山溪的泥沙之中,毛翅目昆蟲是屬於完全變態昆蟲,這些稚蟲都是白條的主要餌食,在溪流邊任意翻動石塊就能發現它們,所以在掌握了白條的餌食特點之後,對製作若蟲毛鉤就很容易定型了,製作的材料也是非常廣泛的,當然不願意製作,還可以網上購買。
路亞白條的拋投
在拋投的時分,你們剛開端可能會遇到纏線的問題,由於硬餌拋出的速度肯定是大於後面的飛蠅餌的,這裡面有一個小技巧,就是餌快要落水的時分,往回扯一下線,這樣子我普通很少纏線,就算纏了一點間隔,但是也不影響做釣。
路亞白條的技巧補充
開始路亞的時候可以準備一些餌料,這些餌料霧化儘量好一些,加快誘魚速度,直到有魚進窩搶食,再調整所釣水層和飛蠅鉤的狀態,基本就是由大餌改小餌,由快霧化改成適中(簡單做法適量加水然後繼續打餌即可)。
4、拋竿一定要快,具體快到什麼程度?像釣水庫湖泊白鰷較多時!心中默數1、2、3揚杆!
5、一定要規範拋杆動作,本人左手握杆,右手捏一根子線拋竿,能有效延長子線打結,增加使用時間;
6、子線打結一定要及時更換,中魚切線是其一,子線打結導致魚餌下落形態發生改變其結果是有漂訊不中魚或魚口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