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然氣上市四年累計現金分紅逾6億元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將促進...

2020-12-27 證券時報網

5月20日,新天然氣(603393)實施2019年年度權益分派,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8元,每股轉增股份0.4股;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792億元,轉增8960萬股股份,本次分配後總股本變更為3.136億股。 

實際上,新天然氣已連續多年保持較高分紅比例,這得益於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2017年以來,新天然氣連續三年的淨利潤增幅均超過兩成。不久前,新天然氣通過子公司增持亞美能源(02686.HK)股份,為進一步增長奠定了基礎。

記者注意到,在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中,天然氣產業再獲政策扶持。《意見》提出,加快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構建多層次天然氣儲備體系,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加快建立地下儲氣庫。

連續四年高比例分紅

新天然氣2016年9月登陸上交所,上市以來,公司連續四年保持高比例分紅,2016-2019年度的分紅方案分別為10派7元、10派10元、10轉4派10元、10轉4派8元,四年現金分紅總額達到6.1億元。

高比例分紅背後,是新天然氣業績的持續增長,2017-2019年,公司的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9.67%,26.88%和26.26%。特別是在完成對亞美能源的並表之後,公司的盈利規模迅速擴張,2019年,公司扣非淨利潤達到4.2億元,增長100.29%。

目前,新天然氣正從增收、節支兩方面強化公司的盈利能力。增收方面,亞美能源旗下煤層氣區塊正在加快實施增儲上產;節支方面,公司今年一季度財務費用只有905萬元,同比減少了近七成。

此外,新天然氣已披露定增方案,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機構預計,隨著市場的貸款利率下行以及募集資金的到位,新天然氣2020年的財務費用將有所改善。

天風證券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新天然氣未來三年的淨利潤平均增長29%,成長屬性走強配合全產業鏈模式持續完善。同時,隨著未來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以及資本開支的穩定支出,有望逐步提升公司分紅能力。

增持亞美能源加固成長動能

近日,新天然氣披露,公司已通過全資子公司香港利明增持亞美能源股票6000萬股,增持比例佔亞美能源已發行股份數的1.77%。增持後,香港利明持股總數達17.53億股,佔亞美能源已發行股份數的51.65%。

實際上,新天然氣在2018年就通過香港利明以部分要約收購方式收購亞美能源不超過50.5%的已發行股份,後因行權稀釋,公司持股比例降至49.88%。此次增持後,持股比例再次超過50%,彰顯出公司對亞美能源長期發展的信心。

數據顯示,2019年,新天然氣煤層氣開採量、銷售量分別達到9.31億方和9.13億方,增速雙雙超過16%。其中,亞美能源所屬潘莊區塊受益於量價齊升,帶動了新天然氣的業績增長。

記者注意到,潘莊區塊在2019年共完成鑽井99口,鑽井完成數較2018年增加了36口,鑽井數量創歷史新高。新井投入和運營效率的提高,為2020年度產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亞美能源所屬的馬必區塊也確定了早日實現商業化生產的目標。

新天然氣及亞美能源表示,將利用好煤層氣行業的鼓勵政策,在尋求新發展機會的同時,進一步挖掘現有區塊價值,充分拓展高價值客戶市場,力求以產定銷。在穩定本地民用和工業用氣基礎上積極開拓河南、河北市場,實現增產、增銷。

煤層氣增儲上產可期

亞美能源旗下兩大區塊的增儲上產也指日可待,潘莊區塊和馬必區塊位於國內煤層氣資源豐富的山西沁水盆地西南部,其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居中國各盆地之首。今年初,山西省已審議通過了《山西省煤成氣增儲上產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根據該行動計劃,推進煤成氣增儲上產,是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內容,是構建清潔低碳高效現代能源供應體系的實際舉措。要推進煤層氣區塊穩產增產,推動已出讓區塊儘快形成產能,加強與中央企業合作,不斷提升煤成氣全產業鏈水平。

上月底,山西省召開了煤成氣增儲上產三年行動大會戰啟動會。據悉,今年,山西省將重點推動沁水、鄂東兩大煤成氣基地項目建設、穩產增產,力爭產量增加約25億立方米、達到90億立方米;到2022年實現產量200億立方米的目標,建設國家非常規天然氣基地。

記者了解到,煤成氣是煤層氣、頁巖氣、緻密氣的合稱,從氣體礦產的勘探開發進度等情況來看,短期內,煤層氣的增儲上產工作是煤成氣增儲上產工作的主體。

山西證券認為,隨著煤成氣增儲上產行動的第一個周期開啟,山西省煤層氣產業將進入更高速的發展階段。若管網互聯互通能夠得以實現,省內大幅提升的氣量能夠輸送到京津冀等消費需求更高的地區,煤成氣全產業鏈的活力有望被更好地激發出來,帶動各環節企業的發展。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再添機遇

正如前述,在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最新《意見》中,天然氣產業再獲政策扶持。《意見》提出,要優化能源供需結構,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加快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構建多層次天然氣儲備體系,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加快建立地下儲氣庫。

華創證券指出,西北地區作為生產端的重要區域,《意見》提出加快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並在終端提升管網建設,同時結合近期儲氣政策,提出在符合條件的區域加快建立地下儲氣庫,疊加市場化機制推進,有望在政策穩定期真正實現量增價穩的發展。

2008年-2018年,我國天然氣銷量由819億立方米上漲至2830億立方米,年複合增長率達17.70%。多元化的供氣結構也更加明顯,有預測顯示,到2025年,非常規天然氣佔比將達到18%,煤層氣產業將從中受益。

在一系列戰略機遇下,新天然氣所屬亞美能源的煤層氣產量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將為公司業績帶來很大彈性;隨著進一步控制亞美能源股權,新天然氣「上遊有氣源、中遊有管道、下遊有市場」的天然氣全產業鏈模式也將愈加穩固。

相關焦點

  • 伊力特董秘君潔:上市以來公司累計現金分紅達18.9億元
    伊力特董秘君潔在參加活動時表示,上市公司確立現金分紅意識,更多的與投資者分享經營成果是公眾公司的應有之舉,是股票內在價值的源泉。公司自1999年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達18.9億元。理性的分紅政策更能體現出公司內在價值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重要舉措,新證券法中對此亦有明文規定:第九十一條中新增了「完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制度」。
  • 新天然氣25億收購港股上市公司亞美能源 股價四日漲逾18%
    受此消息影響,天然氣板塊市場表現活躍,呈現集體上漲趨勢。而正在要約收購港股上市公司亞美能源(02686)50.5%股份的新天然氣(603393),在5月29日復牌後出現一字漲停,近4個交易日已累計上漲逾18%。
  • 正泰電器全產業鏈優勢凸顯淨利五連增 上市10年現金分紅17次累計...
    今年前三季度,雖然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正泰電器仍然實現了經營業績穩步增長,其實現營業收入232.47億元,同比增長3.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30.48億元,同比增長6.42%。2016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持續雙增。
  • ...落地,西部大開發「新時代」來了,這些板塊有望站上風口丨火線解讀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印發。《意見》共七大點,三十六條,超1萬字。業內人士認為,以「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 為關鍵詞的西部地區新一輪大發展將拉開帷幕,隨著「升級版」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出臺,西部地區有望進入快速增長的通道,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引擎。
  • 貴州茅臺上市19年累計分紅 757.32 億元 大單品茅臺酒銷售額、盈利...
    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大單品茅臺酒依然是「天下無敵」,系列酒亦表現不俗,茅臺王子酒完成銷售收入37.8億元,繼續保持公司產品第二大單品地位。貴州茅臺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70.25元,現金分紅的數額(含稅)為213.87億元,分紅金額佔合併報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的比率為51.9%。
  • 青島上市公司年報季|城市傳媒發布2019年報 擬派發1.4億元現金紅利
    據披露,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4億元,同比增長6.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7.62%;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保持穩定增長,淨資產收益率連續多年超過兩位數。報告期內,公司2016年投資的基金項目順利實現退出,獲得投資收益1.19億元。
  • 中國神華上市後累計分紅2341億元 高分紅彰顯「煤炭巨人」價值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李喬宇在資本市場上,中國神華在分紅風格慷慨的上市公司中一直是翹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累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634億元,累計現金分紅金額2341億元。其中,2016年派發特別股息499.23億元,分紅率達51%,為動力煤板塊最高。
  • 大比例現金分紅、轉送炒作失靈,多股重挫20%
    今年以來,天和防務、智萊科技、光莆股份等上市公司發布現金分紅、送股方案後,股價都曾大幅下跌,智萊科技、匯金通、光莆股份等公司的累計最大跌幅,都在20%以上。不少上市公司都進行了大比例的現金分紅,但過度分紅的傾向,也引起了市場擔憂。一些上市公司雖然進行大額分紅,但大部分資金卻流進了大股東腰包,中小投資者所獲有限。而分紅之後,一些公司的業績穩定性,卻存在疑問。
  • 新點軟體IPO:現金流承壓仍合計現金分紅5.2億存疑
    據公開資料顯示,新點軟體預計募集資金31億元,主要用於「放管服」智慧一體化平臺研發項目、新點軟體區域運營中心建設項目、「聚通用」智慧政府大數據管理平臺、住建監管服務雲平臺項目、跨區域、跨部門政府數字治理大平臺研發項目、基於AI、大數據的新點應用開發底座、下一代智慧招採平臺研發項目、新點軟體中央研究院項目一期、基於新技術的智能化設備及應用平臺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去年淨利增18.3% 廣州港上市三年分紅6.88億元
    其中,貨櫃吞吐量2074萬標箱,同比增長10.41%;實現營業收入104.20億元,同比增長20.5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50億元,同比增長18.30%。 2017年登陸資本市場,上市三年廣州港累計分紅6.88億元,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排名分別位居全國第四、世界第五。
  • 新點軟體分紅5億,再擬上市募集6億補流
    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新點軟體」)主要從事智慧招採、智慧政務及數字建築三大領域的業務。公司為三大領域內的客戶提供軟體為核心的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公司正在衝刺科創板IPO。但是,該公司的銷售代理曾涉嫌行賄,公司還建議客戶單位亂收費,大手筆分紅後又準備上市募資補充流動資金。
  • 新發地三年分紅2.6億元 北京「菜籃子」是多大的市場?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新發地三年分紅2.6億元,北京「菜籃子」是多大的市場?文 | 《財經》記者 張建鋒6月11日至15日,北京累計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06例。作為新發地批發市場的經營管理者,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發地」)曾有明確的上市計劃。但在2012年,公司上市計劃擱淺。《財經》記者注意到,2015年至2017年,新發地累計分紅金額約2.6億元,超過同期A股3000多家公司現金分紅額度,彰顯了其較強的盈利能力。
  • 中國電影2019年累計實現票房74.06億元 分紅比例增至55.93%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李喬宇近日,中國電影發布2019年年報,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0.68億元,同比增長0.34%。值得注意的是,分紅比例較上一年度增長20.82%,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18元(含稅),年度現金分紅比例增至55.93%。
  • 東華軟體與華為、騰訊深度合作 上市以來累計分紅19億
    三次質的跨越,基本上站到了產業時代變革的前沿。備受關注的是,從2002年開始,東華軟體就與華為展開深度合作,2015年成為華為五鑽認證服務商,成為華為產業鏈在金融IT領域重要參與者。上市以來,東華軟體的研發實力不斷增強,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已獲得1400餘項軟體著作版權。隨之直接相關的研發投入也不斷增多。2008年,其研發投入為0.71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6.13%。
  • 中信保誠舉牌中集集團(02039)背後的邏輯:上市26年 累計分紅141億元
    公司 中信保誠舉牌中集集團(02039)背後的邏輯:上市26年 累計分紅141億元 2020年4月13日 16:43:21
  • 崑崙能源擬逾408億元出售兩公司股權 將聚焦天然氣終端業務
    (需根據股權轉讓協議項下價格調整機制進行調整),全部將由國家管網集團以現金支付。本次交易完成後,崑崙能源將不再持有北京管道公司和大連LNG公司任何股權,其財務業績將不再綜合入帳至中國石油綜合財務報表。向國家管網集團出售兩家公司股權崑崙能源(00135.HK)於1994年在港交所上市,主要從事境內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由中國石油持股54.38%。
  • 大手筆分紅實控人曾巨額佔款 新亞電子擬主板上市陷「圈錢」怪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大手筆分紅、實控人曾巨額佔款 新亞電子擬主板上市陷「圈錢」怪圈來自浙江省溫州樂清的新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亞電子」)將於8月27日接受2020年第126次發審委的首發上市申請審核。
  • 滬深重慶上市公司去年賺263億元 看看誰淨利潤最多誰分紅最豪氣?
    記者統計獲悉,渝農商行以97.6億元淨利潤絕對值名列第一,每股收益最高為重慶百貨2.42元;淨利潤同比增速第一為渝開發,達946.95%;分紅最豪氣的為新大正,擬為每10股轉增5股派6.2元(含稅)。 渝農商行97億列淨利潤絕對值第一 渝農商行以97.6億元淨利潤絕對值名列第一,增長幅度為7.75%。
  • 四年淨利潤合計近16億元, 天瓏移動助力創智科技「重新上市」
    隨著創智科技6月4日晚發布公告稱,將向深交所提交恢復審核重新上市的申請後,一度被誤認為手機界的小富士康的「天瓏移動」進入了市場的視線,然而跟富士康不同的是,這家創建於2005年的高科技企業,卻不僅僅是ODM企業,而是擁有著兩大自主品牌:WIKO和SUGAR糖果手機。
  • 浙數文化:保持高比例現金分紅 持續回饋投資者
    浙數文化歷次的產業改革將公司牽引上了良好的發展軌道,在提升公司價值的同時,也為全體股東創造價值,維護股東權益,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今年4月28日,公司2019年度報告正式揭曉。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27億元,取得淨利潤6.90億元,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