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2020-12-12 兩口育兒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

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

一來是經濟條件不行,二來是找到一個有經驗又盡責的保姆太難。畢竟現在的父母看多了保姆作妖的新聞,自然很不放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交給她們。

而老人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的親孫子/外甥,本身就疼愛的不行,在照顧上自然會親力親為,父母也能夠放心了。

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不少寶媽大吐苦水,說婆婆衛生條件不好,連帶著孩子也不講衛生。甚至有些婆婆還挑撥寶寶和媽媽之間的關係,總是在他面前有意無意地說而孩子媽的壞話。

曾經就有一位寶媽因為這個事兒差點和老公離婚,事情上這樣的,因為他們家經濟壓力比較大,所以她生產完沒多久就回去工作了,孩子都是給婆婆帶的。

當然寶媽自己也是愛孩子的,一有空閒時間就會自己帶娃,但某天,兒子突然叫了他一聲「壞媽媽」。

這位她當下心頭一震,卻沒有顯露出來,而是特地去查找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說的原因。結果沒幾天,她因為忘帶充電器返回家中,就剛好聽到婆婆在給兒子餵飯的時候在說她壞話。

她這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場就炸了,要不是後來有老公從中調節,她和老公差點鬧到離婚。

雖然老人帶娃確實有諸多優點,但說如果老人有這三個問題,那麼再不容易,也一定要自己帶娃!

1、重男輕女的老人

這一類老人,無論是照顧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不合適的,如果家裡說女孩,那麼老人照顧她肯定不會上心。而且下意識流露出來的思想或者說的話,會讓女孩子尤為傷心和敏感,但這是不是代表家裡有男孩子就可以讓他帶了?也不行!

為什麼呢?

因為他本就重男輕女再加上隔代親,多半會溺愛孫子。很多男孩被養的不知天高地厚,自私自利,都拜他背後的「熊奶奶/爺爺」所賜。

別說別人了,就是孩子爹媽要是管一句就跟戳了老人「肺管子」似的,一點兒都不讓碰著。這樣養下去,孩子能不廢?

2、封建迷信的老人

要是尋常封建迷信其實沒什麼,就怕他對什麼土方子深信不疑。孩子生病了不帶他去治療,非要給孩子找什麼土方子,結果把小病拖成了大病,那才真的是要命!

3、品行不端的老人

倘若老人本身行為就很有問題,比如:喜歡小偷小摸、動不動就破口大罵,言語極其粗俗。

那他是不適合帶孩子的,因為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很容易染上那些壞毛病!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最好就是父母親自去帶,可以多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親近,但最好不要讓他們插手教育。

一來隔代親很容易溺愛,二來教育理念差別大,老人帶娃很容易水土不服!

相關焦點

  • 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但這4個問題要提前說清楚,對全家人有好處
    很多寶媽生完寶寶之後,會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想追求自己的夢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另一個是家庭經濟條件緊張,不得不出去工作賺錢。寶媽出去工作,就不得不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老人如果肯幫忙,這是一件好事,但無論是寶寶的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有些問題一定要提前說清楚,這樣做對全家都有好處。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一句話讓老人後悔,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
    一些子女把老人幫自己帶娃看作是理所當然,沒有絲毫感恩之情,甚至會對老人有太多的苛責和抱怨,就會傷了老人的心,也會破壞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 2、對下一代期望過高的子女一些年輕的父母有比較高的知識修養,也有比較新的育兒理念,但自己並沒有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
  • 「上班式帶娃」悄悄成潮流:老人和子女互不打擾,娃也有人看
    沒辦法她只能把家中的寶寶交給公公婆婆來照看,可是李女士的公婆身體健康狀況並不好,若是沒日沒夜的讓他們帶孩子肯定會累垮。 於是李女士決定白天讓公公婆婆照看孩子,晚上她下班後把孩子接回家自己來照顧,次日的早上,她又會把孩子送到老人的住處。而且禮拜六禮拜天,李女士也不會讓公婆帶娃,自己則全身心的來照顧孩子。
  • 老人帶娃就問題多?新手爸媽只要稍用心,老人會讓你輕鬆又省心
    現在社會年輕的父母們壓力都比較大,所以他們在結婚生下孩子後,就會讓家中的老人幫忙帶娃,而且,老一輩人帶孩子也是有諸多好處的,為此我的閨蜜就深深有所體會。她說:自從把婆婆接到家來幫忙照顧孩子後,她不但不用給孩子洗衣服,而且還不用打掃家裡的衛生,更讓她欣喜和滿足的是,下班回到家就能吃上一口熱飯熱菜,這讓閨蜜感覺幸福滿滿。
  • 我生了5個娃,都是自己帶過來的,用我的方式照樣長得好好的?
    現如今的很多年輕父母們,多數都忙於工作,掙錢養家,很多時候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全天候帶娃,因此,很多時候都只能請家裡的老人們幫忙帶著。按理說老人們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齡,本該安享晚年,臨老了還要幫子女帶娃,子女們也應心存感激才是,但由於兩代人在育兒方式和養育觀念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往往在實際帶娃的過程中,老人們和年輕一輩的父母們總少不了要爆發一些矛盾。最近在網上也是看到了一個網友們熱議的一個話題:有些話哪怕你說了幾十遍,老人家就是聽不進去!
  • 家裡的四個老人,哪個最寵孩子?排在第一的當之無愧
    很多人生了孩子之後,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於是就會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可是應該請哪位老人過來幫忙帶娃,是一個讓很多寶媽感到頭疼的問題,寶媽們都想找一個真正疼孩子的老人過來幫忙。有人說,誰帶孩子,還就和誰更親。也有人說,血濃於水,孩子會和爺爺奶奶最親,和姥姥姥爺會差一些。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但,就有一些老人只管催生,不管帶娃。 年輕時,自己瀟灑自在,年老時,要求兒媳床前盡孝,絲毫不管小家庭的前途、事業、未來,鬧得小夫妻常因為帶孩子的問題吵架、爭論、甚至離婚。 站在道德高地,揮舞大棒很容易,臨到自己頭上恐怕就沒那麼輕鬆了吧?
  • 有這3種特徵的老人,帶出的娃不僅頭腦聰明情商也高,你家是嗎?
    現在多數家庭是由老人幫忙帶孩子,他們有豐富的經驗能更好的照顧娃,而且還能減輕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雖然老人帶娃子女更輕鬆,但凡事有利有弊。
  • 老人幫忙帶娃,子女到底要不要給「工資」?網友的回答,很直接!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結婚有了孩子後,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但是卻不給老人一分錢,給娃買東西都是老人自己出錢,但是這樣真的好嗎?那麼老人幫忙帶娃,子女到底要不要給"工資"?@網友B:我也是奶奶帶孫,孩子是家庭的事,子女們上班比較辛苦,但老人帶孩子也不輕鬆,家裡的事大家都儘量多做點,不要以為老人在家輕鬆。相互理解以和為貴@網友C:我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也是應該的。第一孩子不是兒媳婦一個人的,第二當你老了動不了了。還是得兒子兒媳照顧。當然老人幫忙帶孩子,作為年輕人應該適當的給點生活費。
  • 年輕人太難:老人要享受晚年不帶娃,孩子要深情陪伴,自己卻沒錢
    現在像小王婆婆那樣思想先進的老人越來越多了。這也不能怪老人,因為現在的媒體都在鼓吹老人沒義務帶孫輩,要把晚年過得精緻、精彩。這種鼓吹,真的好嗎?1、老人不要帶孫輩,兒媳婦不要贍養老人?兒媳婦進門時,婆婆年紀不會太大,沒到要伺候的時候。反倒是兒媳婦很快會有孩子,急需婆婆搭把手。這時候不願意幫忙的婆婆基本上都是這樣想的:「我有兒子,我老了又不靠你。你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說實話,這種邏輯實在可笑。
  • 沒老人幫襯自己帶娃的家庭,生活得如何?3位寶媽道出自己的經歷
    帶娃是個辛苦的工作,自打小傢伙出生起,寶媽就需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寶寶身上,從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要關心到。但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所以在生完寶寶後,更多的寶媽會選擇把寶寶拜託給家裡的老人照顧,自己則回到工作崗位。這樣一來,寶媽就能繼續給孩子賺取更好的生活條件,寶寶生活質量也能得到保證。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和兒女互不打擾,孩子也有人照看
    我們都知道一種傳統的帶娃模式,那就是老人幫忙帶孩子,夫妻外出賺錢養家,從某個角度來講,相當於給老人生了個孩子。這種傳統的帶娃模式非常容易引起家庭矛盾,一種是孩子的爸媽長期見不到孩子,導致孩子和爸媽感情不深,甚至在父母回老家看孩子時,孩子都不認識爸媽;另外一種,就是老人到兒女的家中長期照顧孩子,由於生活習慣不同,通常會爆發嚴重的婆媳矛盾。辦法總比困難多。
  • 這5種老人,帶的孩子會更優秀,家長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
    老人帶孩子,有利也有弊。現在的年輕人,平時工作普遍都非常忙碌,就算是有了孩子,也都沒什麼時間照顧孩子。所以說,就會有人經常請家裡的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雖然說,老人帶娃可以幫年輕人省去不少麻煩,但是,老人帶娃也有不少弊端。
  • 誰說老人帶娃只有溺愛?這位婆婆帶娃,到了飯點寶寶乖乖自己吃飯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總是不乖乖吃飯,餵飯也不肯吃,怎麼辦呢?可能在很多人心中,老人帶娃,都是溺愛無比,凡事都順著寶寶,讓寶寶養成很多壞習慣,以至于越來越難帶。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帶有偏見的。隔代親,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並不是說,老人帶娃,就是一無是處,還是有些老人,能夠將娃娃帶得比父母都好。比如,下面這位老人。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通過寶媽們的現身說法,加上對比足夠強烈的照片,不得不說「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可真是一目了然啊!老人帶娃與父母有分歧,該怎麼辦?
  • 老人幫子女帶娃,以下「底線」拎不清,遲早要落埋怨
    可現實是不少家庭,沒孩子的時候或者說老人沒有過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一家人之間相處還很好,但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了,彼此間矛盾反而更多了。若不想這樣,除了年輕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外,對老人而言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堅守住了這幾條「底線」,才能不落埋怨。
  • 「上班式帶娃」流行,年輕人下班老人回家,沒婆媳矛盾大家都舒服
    不少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沒時間,都選擇把娃丟給家裡的老人帶,尤其是在農村,留守兒童是常見的事。雖然這不僅是一個幫忙分擔年輕人壓力的好方法,也能豐富老人的晚年生活。但隨之而帶來的矛盾不容忽視。大家都知道帶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之老人年事已高,照顧活蹦亂跳的孫兒真的是難上加難。萬一孩子有個三長兩短,第一個問罪的就是老人。
  • 老人幫子女帶娃,要守住三條底線,否則很可能「費力不討好」
    於是,普遍的現象是,帶娃的主力軍以老一輩為主。年輕父母倒是輕鬆了些,可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這些壓力一部分被轉嫁到了老人身上。年紀大了,帶娃難免感覺吃力,但這都是小事,最怕的就是傷害家庭和諧。晚上後她有更多的個人時間,跳跳廣場舞、聊聊天,怡然自得。小麗的大姑一整天都要帶孩子、做家務、做飯,她大包大攬了,夫妻倆下班後也就習慣了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等飯吃。即便帶娃出力,老年人要守好底線,不要讓自己太累,這和自私無關,而是一種智慧。
  • 為人子女的無奈:父母幫我帶娃十幾載,如今快70卻要回老家過晚年
    這時候,你們有沒有想過老人該何去何從?這不我的一位閨蜜就遇到了難題。她家是姥姥姥爺帶娃,如今老大已經上初中,老二也開始上幼兒園。隨著兩個孩子長大,兩室的房子顯得越發狹窄,今年碰巧她沒了工作,想著自己在家帶娃,可老人的安置成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