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運動的孩子,通常體質都較不愛動的孩子要好。
雖然媽媽們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安靜地坐著擺弄玩具,而不必老母親上個廁所還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地時刻注意熊孩子的動靜。
但是「熊孩子」除了精力旺盛,也是有優勢的,那就是愛運動,只要讓他動夠了,就不會動不動生病,有個小感冒還能自愈,讓媽媽們省心不少。
問題是,有些「熊孩子」在家裡作天作地似乎就沒夠的時候,為什麼?
因為家裡因為環境限制,或運動不得法,孩子的能量根本無法得到正常消耗。
因為城市化的原因,越來越多孩子缺少天然的運動環境,加上小家庭結構,多數孩子在家裡都是獨生子女,沒有一起玩一起運動的夥伴。
不僅僅中國的孩子如此,全世界的孩子都是如此。
根據世衛組織發布的「世界首份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報告」: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運動量不足,且影響健康。這一問題在女孩中尤為嚴重。
數據顯示,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不足比例在80%-89%之間。
有些孩子看上去一直在動,但其運動量遠未達標,更遑論運動效果。
所以才有了專業的兒童運動館和兒童運動市場。
兒童運動館有哪些運動項目?
如今,各類兒童運動館品牌越來越多,兒童運動的項目主要以兒童體適能訓練為主,體適能課程最明顯的特點,是「去專項化」(De-specialization)。
因為過早地讓孩子去練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動作,如跆拳道中的正踢腿(單腳站立踢腿),3歲之前的孩子不可能做到,7歲前的孩子不能連續長時間去練習,一是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和平衡協調能力,二是容易造成運動損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育。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兒科主任Tina L. Cheng在《運動醫學》雜誌上寫道:「孩子的軟骨還在生長中,更容易受到壓力的損害;大部分孩子缺乏特定運動所需要的複雜運動技能,缺乏協調性、力量和耐力,而很多能力需要在青春期後才更加完善。」
新澤西州哈肯薩克大學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任Michael Kelly認為,人的身體只有通過參與不同的體育項目進行交叉鍛鍊, 才能夠更加健康。
所以,針對8歲以前的孩子,兒童體適能這類綜合性的身體素質課程,是最符合孩子生長發育規律的課程。
體適能是所有運動的基礎。能幫助孩子調整體資體態,提升孩子的體能素質,訓練孩子的感統能力、身體協調,教會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身體,達到「收放自如」,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什麼時候開始運動身體,在什麼時候是合適的非常重要,兒童能夠對所遇到的情境作出合適的身體反應。
目前,兒童運動館都是以兒童體適能為主要課程,如兔+熊兒童運動館(也稱兔加熊兒童運動館),主要為2-8歲兒童提供運動啟蒙教育,核心課程是趣味體能,在體適能的基礎上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運動項目啟蒙,包括籃球、足球、旱地冰球、橄欖球、羽毛球、搏擊等,確保孩子在8歲以前得到正確的運動模式建立、體能綜合素質提高,能夠養成運動的習慣,並有一兩項自己喜歡並且能夠堅持訓練的運動項目,終身受益。
兒童運動館有必要讓孩子上嗎?
家長們對運動的重要性都有所了解,但對於孩子應該如何訓練,或者說如何科學訓練才能達到糾正體資體態、提高整體身體綜合素質的效果,完全沒有概念。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青少年兒童每天都要動起來,並且要達到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時間、類型四方面要求。
運動頻率:每天堅持
時間長度:全天內的身體活動時間累計應達到180分鐘以上;
運動強度: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呼吸、說話連不連續來判斷。比如,看孩子喘不喘,如果孩子在活動、遊戲的時候,能夠正常說話,但是讓他唱歌已經不能連續唱了,這就說明達標了,這就是中等強度的活動。如果孩子連說話都已經開始犯喘不連續了,這就叫較大強度了。
運動類型:兒童運動最根本的一個原則是多樣性,可以從多種目標、多種強度、多種環境、多種形式等四個角度來選擇。其中,多種強度就是既要有低強度的活動,也要有中高強度的活動;多種目標是以大肌肉基本動作為核心,以靈敏、協調和平衡三個關鍵素質為輔助,通過移動類、姿勢控制類和物體控制類的動作進行訓練;多種環境包括室內、室外的環境;多種形式指的既鼓勵單獨遊戲,也支持互動遊戲。而單獨遊戲是促成孩子專注力形成的一個關鍵的環節。
所以,如果孩子在家裡能保持三個小時的運動和活動時間,並且有一個小時的中強度運動,可以不用專門去進行體適能運動,如果:
1、孩子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兒童;
2、孩子膽小不合群,容易被欺負;
3、孩子免疫力差,經常生病,力氣小、體質弱;
4、孩子不愛吃飯,挑食;
5、孩子協調性差,容易跌倒;
6、孩子專注力差、容易分心;
7、孩子缺乏同理心、不懂得合作;
8、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不喜歡運動等等。
孩子存在以上幾種情況,則建議給孩子報一門兒童運動教育課,進行體能綜合訓練及性格培養。
對於處在2-6歲發展敏感期的孩子,科學合理的團隊運動能夠滿足他們娛樂的目的,達到他們參加社會活動的心願,滿足他們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身體素質,同時塑造健全的品格。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面臨嚴峻挑戰,包括學生體檢合格率下降、超重肥胖發生率增加及近視比例居高不下等,均與學齡前期的身體活動不足有著密切關係。
證據表明,學齡前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反而比總是靜坐少動的孩子在今後更容易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
這就提醒僅僅「注重智力開發」的家長們,對於學齡前兒童,最好的智力開發方式就是讓孩子愉快的玩耍、積極的運動。
運動是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的源動力,不僅像營養和睡眠一樣不可或缺,更具備不可替代的作用。
兔+熊兒童運動教育
專注為2-8歲兒童提供運動啟蒙教育
我們用運動的方式
打造孩子健康體魄
培養孩子健全人格
全面提升綜合素質能力
讓孩子更健康、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