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羅納爾多的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他擔任巴拉多利德老闆後的「豐功偉績」,更是有不少大羅對於足球的觀點在裡面。在點評國際米蘭時期隊友的時候,他無意間說出的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像羅伯特-巴喬這樣的古典前腰,與我配合起來毫無生疏的感覺,可惜那個階段我傷病比較多,不然的話我和羅伯特完全可以打出更多精妙配合。」憂鬱王子在大部分球迷的印象中是前鋒,當然他也會時常出現在10號位的位置上,然而他是古典前腰的說法讓不少老球迷們有些吃驚——即便是再專業的評論員,也很少把巴喬定義為古典前腰。羅納爾多在詮釋戰術以及球員位置的時候通常比較嚴謹,如果口誤的話他馬上會改口。
然而大羅無意間說出巴喬是古典前腰,一直沒有改口,這就說明了他默認為這位國米時期的前隊友是古典前腰。說起「古典」這樣的稱呼,球迷們首先會想起裡克爾梅,不管這位阿根廷10號是前腰還是後腰,他被譽為最後一位古典中場。如果以踢球節奏快慢來區分「現代」與「古典」的話,顯然憂鬱王子與羅米的節奏完全不同。既然羅納爾多無意間說出巴喬是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定位是否需要改變?所謂的古典型前腰,實際上誕生的時間也不算「特別久遠」,大概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正式定義的,這是在全攻全守體系進入第一個成熟階段,而且那時候場上陣型普遍從4-3-3時代往4-4-2轉變,古典中場誕生了。
當陣型為4-2-4甚至是4-3-3時候,就沒有前腰這個概念的,這兩個陣型只簡單的劃分為後衛,中場和前鋒。4-4-2誕生初期的時候,四位中場球員還是並排站立。直到菱形中場出現時候,作為中路突前的中場球員,即10號位球員,定義了最初的前腰。而最開始那批前腰,像舒斯特爾、濟科以及普拉蒂尼等攻擊型中場,定義了古典前腰的範圍,這是範圍不是概念,因為傳統10號球員的概念還很廣——控球能力強、盤帶優雅腳法還要華麗,視野非常開闊大局觀良好,要經常送出手術刀般的傳球。這麼看來要求真的挺高,同時具備實用性與觀賞性,當然他們的缺點就是對抗不太好,所以裡克爾梅是這種中場球員的代表,而齊達內與羅納爾迪尼奧不算在這個範圍內。
巴喬在中場的表現,實際上符合前面幾點,不過他畢竟是前鋒出身,送出的傳球不如羅米等真正的中場組織者精妙。然而這個時候人們對古典前腰的定義範圍出現了分歧,主要是來源於憂鬱王子。實際上羅納爾多無意間說出的話,在筆者老同事說事看來,實際上是90年代初很多意甲足球記者認為巴喬更多具備前鋒的屬性,但他本質上是掌舵者,從根本上來說是前腰球員的雛形。不過他的踢法介於10號和9號之間,就是我們常說的九號半,當時的大勞德魯普以及後來的託蒂,當然還有「冰王子」博格坎普也都可以歸為這一類,些人也把他們和古典前腰一起稱為一個時代的經典10號。
所以用這種概念來區分,裡克爾梅的定位不需要改變,包括其他的10號球員也不需要改變。當然筆者老同事說事還要特地說一下馬拉度納,他不算典型前腰,年前的時候更多出現在邊前衛的位置上,後期轉型的前腰以及中前衛,只不過他從古典前腰到現代中鋒的所有優點都具備,難怪他能成為上個世紀的球王。然而老馬崇尚快速進攻的理念,這點在他的執教生涯中充分體現出來,這也是他後來執教阿根廷國家隊時捨棄裡克爾梅的原因。羅米的定義不需要改變,不過「外星人」脫口而出的巴喬是古典前腰,顯然說的是憂鬱王子在尤文圖斯時期。
可以看出在上世紀90年代,人們認為古典前腰應該是掌控球隊進攻節奏與攻防轉換的核心,而羅納爾多採用的是現代思維定義了「古典」與「現代」,所以他會認為巴喬很古典。恰好大羅本人具備了現代與傳統中鋒的特點,兩人配合起來應該不錯。真的要說古典方面的極端,一位球員橫空出世,那就是巴爾德拉馬——他可以說是史上踢得最慢且跑動距離很小,但是又最優雅的球員,不少人形容他就是「懶」,也讓古典前腰又多了一層含義。所以個人認為大羅無意間說出的觀點可以改變巴爾德拉馬的定義,與裡克爾梅的定義是否改變關係就不是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