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邵克 實習生 展聖潔
聽到烏國慶去世的消息時,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瞬間眼淚就下來了。在半個月前,他最後一次看望了烏國慶,誰料竟成永別。
烏國慶,刑事技術高級工程師,公安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公安部首席特邀刑偵專家。歷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大要案處處長、助理巡視員、巡視員。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刑偵專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烏國慶參與偵破了幾乎所有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特大案件和疑難案件,包括造成108人死亡的河北省石家莊市「3.16」系列爆炸案、周克華蘇湘渝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等等,被國內外同行讚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上千案件,無一錯案。
6月24日6時49分,烏國慶永遠的離開了他熱愛並為之奮鬥一生的刑偵事業,享年83歲。
為國為民無私奉獻,嚴格自律淡泊名利,刑偵事業已經融入他的生命。劉忠義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烏老的敦敦教誨和言傳身教,是這些年我能夠組織參與偵破一批大要案件的力量源泉,也是我能夠靜下心來、潛心工作,勇於擔當、敢於作為的精神動力」。
烏國慶 本文圖片均由公安部供圖
刑偵界的「泰鬥」
在劉忠義心目中,烏老可以說是刑偵界的「泰鬥」。
1998年6月,某地發生一起爆炸殺人案。由於這種案件在當地是首次發生,辦案人員對現場勘查、技術檢驗和分析缺乏實踐經驗,對案情分析特別是引爆方式問題有不同的看法。而引爆方式問題又關係著對犯罪嫌疑人的刻畫和偵查方向範圍。
烏國慶到達現場後沒有輕易下結論,而是冒著酷暑高溫,連續三天三夜在現場和殯儀館進行全面細緻的勘查,對各種提取的爆炸殘留物,逐一在立體顯微鏡下進行了整整一天的檢驗比對。之後,他在玉米籽大小的殘片上,發現有電池盒的標識,據此斷定是遙控爆炸。根據烏國慶提出的指導性意見,辦案人員沿著他的思路開展偵查,很快破案。
參與偵辦的每一起案件,烏國慶一定親自趕到現場,親自開展現場勘查。公安部刑偵局調研員程偉在地方工作時曾隨同烏國慶出過一次案發現場,後調入公安部,向烏國慶學習多年。「烏老雖已退休,卻依然奔波在荒郊野外的案發現場。他說,既然來了,無論條件多艱苦,一定要看現場。這令我感到十分欽佩。」 程偉如此感慨。
2001年3月16日,石家莊市區發生一起建國以來死傷人數最多的特大爆炸案件,致使108人死亡,38人受傷,案件發生後,公安部立即派人趕赴石家莊組織現場勘查和案件偵破工作。案發當日,根據公安部部署,烏國慶等公安部特邀刑偵專家趕到案發現場,烏國慶會同其他專家和當地公安機關偵查技術人員負責現場勘查工作,由於爆炸範圍大、現場分散而且比較混亂。
烏國慶後來在回憶此案時說:「當我趕到現場的時候,映入眼前的是一片片廢墟,到處是靈堂,到處是哭聲,到處是群眾嚴懲兇手的聲討,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破案,一定要抓住兇手,一定要查明案件真相,給受害人家屬一個交待,給人民群眾一個交待。」
由於爆炸範圍大、現場分散而且比較混亂,其中的一棟被炸的居民樓岌岌可危,僅由一面有大裂縫的承重牆支撐,隨時可能倒塌。「當時我已經65歲了,大家為了我的安全,就讓我就不用上去了。但我想,不深入犯罪現場是無法獲得第一手證據的,更不要說査清案情了。於是,我婉拒了大家的好意,毅然與專家們以及當地公安機關一道,攀爬到危樓上去勘查現場,收集證據,後來還在現場發現一個裝有爆炸裝置的包裹更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烏國慶曾這樣說。
烏國慶不辭辛勞,晝夜工作在爆炸現場,幾天幾夜沒有休息。與年輕人一同日夜奮戰在第一線。他一絲不苟,細緻認真的工作精神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經過各部門緊張而艱難的工作,僅用一個星期就偵破了此案。他說,「看到案件最終得以破獲,犯罪分子靳如超被抓獲歸案,受害人家屬的心靈得到安慰,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動。」
辦案中,烏國慶還非常重視對犯罪現場痕跡物證的分析研究。2003年,在河南、陝西交界區域發生了幾十條人命的系列殺人案。兩地警方雖全力偵破,仍找不到犯罪嫌疑人的蹤跡。烏國慶隨公安部工作組趕至現場,對案件現場逐個進行複查,走訪群眾、研究物證、分析案情,提出了併案偵查的意見,運用邏輯推理方式,確定了作案人數,犯罪嫌疑人的居住範圍和形象特徵。由於制定的偵査方向明確,案件很快偵破,抓獲犯罪嫌疑人的特徵與烏國慶的分析完全吻合。
烏國慶生前獲榮譽無數
鑽研治學,誨人不倦
每一次案件偵破後,烏國慶都要反覆與辦案人員交流溝通,分析得失,研究犯罪特點,總結犯罪規律,不斷提高偵查破案的水平,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公安部警犬技術處處長程克告訴澎湃新聞:「烏老是響噹噹的刑偵專家。無論什麼案件,他都堅持深入發案地點,仔細觀察研究現場、寫案件分析。」
比如,在爆炸案件中,犯罪分子製造炸藥的方式、引爆炸藥的方式等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他總是用心地搜集、研究、分析,不斷地更新知識他通過著書立說、客座教授、言傳身帶等形式,把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貢獻社會,傳承後人。
烏國慶不僅注重實際辦案,同時注意刻苦鑽研刑偵專業理論,善於總結辦案經驗,探索提煉出一整套辦案指導理論。
他主持研究論證了「爆破現場再現法」,能在案件的死、傷人員中迅速準確地查出元兇;他與其他人合作發表了《特大爆炸案件的現場勘查和指揮》等論文,參與了《刑事偵査學》、《爆炸犯罪對策學》、《爆炸現場勘查的組織與指揮》、《爆炸案件指揮員培訓班和偵破命案培訓班教材》等統編教材的編寫審定工作。
由於烏國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他先後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和浙江、江蘇、江西、雲南、河南省警官學院聘為客座教授,被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聘為研究生導師。2001至2002年,他為公安機關和有關院校舉辦的33期偵破爆炸案件培訓班授課,培訓了4500名刑偵技術骨幹;2005年上半年,又為公安機關舉辦的偵破命案培訓班授課26次,培訓基層民警7500人;2006年至2008年,他到各地公安機關講授刑偵專業課共86天。由於烏國慶長期戰鬥在偵破大要案件、疑難案件的一線,他所撰寫的講課稿適用性很強,深受基層民警的歡迎。
公安部國際合作局處長仵建民大學畢業後從1999年到2009年,一直跟隨著烏國慶學習。烏國慶的言傳身教,讓仵建民受益匪淺。他認為,烏國慶是共和國刑偵事業的旗幟,用一生踐行著入警誓言。
烏國慶在辦案現場
耐得寂寞守得清貧,敢於擔當勇於負責
劉忠義說,烏國慶是刑偵「泰鬥」,不僅意味著他對刑偵事業有著巨大的奉獻、卓越的建樹,同時他也有著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身為正局級幹部,在公安部機關工作時,烏國慶一直是騎車上下班, 高齡退休後,每次到公安部裡來,從不提前打招呼,拒絕車接車送,都是自己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車。
劉忠義記憶深刻的一次是2005年的某一天,烏國慶到黑龍江出差,去的時候是夏天,天氣比較熱,穿的還是短袖,不料天氣突然轉涼。「考慮到他的身體,我給他買了件260元的夾克衫,他反覆索要發票,問我多少錢,直到把錢給我才罷休。」劉忠義說,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烏國慶總是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不搞特殊化,從不願意給組織、給基層、給他人添麻煩、增加負擔。
出差辦案期間,烏國慶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維護公安部機關幹部的良好形象。每年他有三分之的時間在外地辦案或講課,在少林寺旁破案未進寺,西安出差未看兵馬俑。對各種宴請,他總是婉言謝絕,
劉忠義說,烏國慶曾經告訴他作為一名刑偵專家,辦案件,搞偵查,除了有悟性、有能力,對案件敏感外,還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貧,敢於擔當、勇於負責。這麼多年來,他這樣要求自己,也是這樣衡量他人。烏國慶沒有過一句怨言,只是一味的付出。案件破了,無論自己有多大的貢獻,烏國慶都放低身段,強調是集體的智慧,大家的功勞,從不攬功。
「在我走上公安部刑偵局局領導崗位後,他仍然十分關心我的成長,也曾語重心長的告誡我,要廉潔自律,千萬不能搞腐敗,堅決守住底線。」劉忠義說。
烏國慶在進行物證研究。
「刑偵事業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
1997年退休後,烏國慶被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回聘,一直堅持戰鬥在偵破大案要案的第一線。劉忠義說,為刑偵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烏國慶的真實的寫照。到地方出差,住的是普通的房間,穿的是普通的衣服,吃的是普通的飯菜,唯一不離身的是一臺裝滿他親自參與偵辦案件資料的筆記本電腦,時刻想的是還有哪起案件沒有破,案件偵辦中還存在哪些紕漏,為刑偵事業奉獻了一輩子,臨老了,走不動了,幹不了了,想的是刑偵事業的傳承,惦記的是刑偵工作的後續有人。
2004年,劉忠義還在黑龍江省廳刑偵總隊工作,烏國慶協助指導偵辦一起命案積案,當時吉林一起1家7口被殺案,案件的性質還存在較大爭議。烏國慶從吉林參與研究案件後直接到黑龍江,用隨身攜帶的電腦給大家看了看現場情況。劉忠義當時仗著年輕敢說,認為犯罪的動機是侵財。工作結束後,烏國慶又趕回吉林,10多天後案件破獲了,犯罪的動機的確是侵財。「烏老專程從吉林趕到黑龍江,問我當時認定的依據。自此,那幾年,只要全國有大的案件,烏老就帶著我,有意識地培養我、鍛鍊我。」劉忠義回憶。
「跟烏老工作的幾年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無私的家國情懷早已深深感染了我。我想的就是按照烏老的心願,傳承他的刑偵事業。」劉忠義說。
在多年工作中,烏國慶奉獻的不僅是個人,還有家庭。僅退休後這些年,每年出差講課時間都在200天以上的他很少有時間照顧家庭。烏國慶生前曾說,一直愧對自己的老伴:「是她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付出,才讓我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全身心地專注於我的工作。老伴身體不好,每次生病住院的時候我很少能陪在她身邊。」 唯一的兒子在國外,老伴身體不好,本想退休後能照顧陪伴家人,可烏國慶退休後沒有多少休息時間,在家的時間也都用來編寫教材。
「刑偵事業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成為我生活的全部。」談到個人的追求和選擇,烏國慶提到過八個字:飲水思源,心懷感恩。
1936年,烏國慶出生在內蒙古農村的一個少數民族家庭,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他已經13歲了,卻連漢字都不認識一個,「是黨組織把我送到承德衛校學習,後來又送我到上海司法鑑定科學研究所深造,一步步把我培養成為一名司法鑑定科學的研究生。從此,奠定了我從事刑偵工作的業務基礎。」
2011年6月27日,烏國慶獲得第四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榮譽。
組委會給他的致敬辭是:走近你的世界,就像翻開一部共和國的刑偵檔案,你在挑戰中磨礪,在壓力下迸發,用自己的職業生涯,見證了中國刑警的成長,從意氣風發到兩鬢斑白,從一粒種子到參天大樹,你深深紮根在你眷戀的這片沃土,你標示著中國刑警的實力和高度,最好的詮釋了人民警察的根本職責,我們向你致敬!你是身懷絕技的神探,誨人不倦的良師,清正廉潔的楷模,中國警界的常青樹!你或許並不與犯罪分子直接搏鬥,但你的存在就是對犯罪分子極大的震懾!
劉忠義說:「正是有著烏國慶等這樣一批老一輩的共和國刑偵專家,帶領和鼓舞著我們一代代刑偵人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攻堅克難、勇往直前,才使得刑偵精神得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不斷傳承,刑偵事業才能夠不斷發揚光大。」
本期見習編輯 常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