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2020-12-23 電子發燒友

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IT168 發表於 2020-12-21 14:36:17

如今,5G已大規模商用,人工智慧正突飛猛進,邊緣計算技術也迎來快速發展。據IDC數據顯示,未來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邊緣側進行存儲、分析、計算,到2024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達到2506億美元。邊緣計算作為2020年新興技術趨勢的佼佼者,正日益趨向成熟,賦能各行各業,成為支撐新基建戰略,促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在京盛大召開。中國科學院姚建銓院士遠程接入會議,他在報告《邊緣計算理論科學問題初探》中指出:「邊緣計算實為數字智能世界橋梁和脈絡,更是支撐智慧社會的大腦-脊髓-神經網絡,需從國家高度建設邊緣計算發展的共生生態。」

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邊緣計算,是數字世界的計算架構不斷演變過程中的必然,這與生物進化過程中,從單細胞生命體,到多細胞聯合體,再到複雜生命體的演化過程如出一轍,雲邊端協同的計算架構猶如人的大腦、脊髓以及周圍神經系統的架構一樣。

甚至從社會學的角度,從單人作業,到簡單分工協作,再到龐大的社會協同組織結構的形成,也和雲邊端協同計算模式的演進過程遵循著相似的規律。我們數字世界的智能,從集中式單體計算,演進到分布式網聯計算,並正在朝著異構、協同、全面泛在智能計算演進,而邊緣計算是計算架構不斷演化的必然趨勢。

「4」 個理論問題,尚待思考

針對邊緣計算,我嘗試思考並拋出如下一些理論問題,與大家探討:

(1)對於邊緣可計算性理論,需要依據計算任務特徵考慮不同計算模式以及多模式協同計算的可行性。

(2)對於邊緣模糊計算理論,或者說是確定性理論,需要考慮模糊計算的尺度、粒度、模糊目標以及約束條件等方面的問題。

(3)對於邊緣計算複雜性理論,需要保證在多消耗、多約束以及異構動態等複雜場景下計算任務和整體工程的可控性。

(4)對於邊緣計算高效性理論,需要從數據高效緩存、網絡協同傳輸、彈性訓練推理等角度對性能進行優化提升。

「3」 層約束關係,仍需挖掘

在分布式系統的研究發展過程中,CAP約束定理的出現明確了系統性能的邊界,對後續的分布式系統研發和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邊緣計算演進自分布式計算,我們也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其支撐理論以及各個層面的約束關係,以期在未來技術創新、產業實踐等方面提供指引。

(1)在基礎設施方面,需要整合海量異構設備來提供資源依託,其中是否具備可伸縮性、異構性和協同性之間的約束關係?

(2)在平臺架構方面,需要提供設備到服務之間的承接能力,其中是否具備高可用性、靈活性和普適性之間的約束關係?

(3)在應用服務方面,需要進行服務的資源劃分以及運維能力,其中是否具備自適應性、隔離性和敏捷性之間的約束關係?

這些問題目前都還不成熟,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做好理論研究。

「2」 個關鍵技術,有待落實

基於以上理論思考,我認為目前邊緣計算亟需解決兩個核心關鍵技術問題:

(1)面向邊緣原生的解耦技術 類似通用PC的軟硬體解耦、SDN數控解耦、雲與數據中心解耦,面向邊緣原生的解耦技術,需要能動態自適應的支撐各種粒度的邊緣虛擬化融合,實現雲邊端兼容的網絡面、數據面和業務面的充分融合。在邊緣軟體解耦上實現面向高內聚的邊緣一體化技術,在邊緣硬體解耦上實現面向低耦合的邊緣解耦技術,從而促進邊緣原生體系的建設。

(2)面向IT-CT-OT等一體化的邊緣計算技術棧 在軟硬體充分解耦後,強調異構場景下邊緣技術棧一統,研究通用軟硬體技術,從而打破行業壁壘,充分實現IT-CT-OT的邊緣融合,並建立邊緣信任鏈條,保證邊緣基礎設施安全可信的啟動運行操作,增強整個社會全產業鏈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能力。

「1」 個共生生態,亟需構建

邊緣計算的快速發展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從政產學研用五個方面共建一體化生態,在政策規劃、行業標準、科研布局等方面構建政策支撐,發力國產化軟硬體、邊緣計算平臺等,擴展價值行業,從而加速邊緣計算成為產業創新、拉動經濟發展的抓手之一,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選擇。

目前邊緣計算雖然還是一門交叉學科,如何從高校科研院所的角度,進一步穩步推進邊緣計算相關學科的建設和融合,培養好人才,更是十分關鍵。此外,我們也需要持續推進邊緣計算相關組織做好產研技術輸出、標準化制定等工作,大膽嘗試「邊緣計算+anything」的方式,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加速邊緣計算向更多領域深入滲透。

關於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是邊緣計算領域全球最大的產業組織,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英特爾公司、ARM和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建於2016年,旨在搭建邊緣計算產業合作平臺,推動OT和ICT產業開放協作,孵化行業應用最佳實踐,促進邊緣計算產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截止目前,ECC基於運營商、電力能源、工業製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數字文娛等六大價值行業已匯聚300+產業合作夥伴,累計出版白皮書10餘本,推進技術體系建設;發起測試床40餘個,促進技術與方案孵化,推動商業落地;與全球20+標準組織、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達成戰略合作,全方位構建邊緣計算產業領導力。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姚建銓院士:「4 3 2 1」維度立體闡述邊緣計算
    中國科學院姚建銓院士遠程接入會議,他在報告《邊緣計算理論科學問題初探》中指出:「邊緣計算實為數字智能世界橋梁和脈絡,更是支撐智慧社會的大腦-脊髓-神經網絡,需從國家高度建設邊緣計算發展的共生生態。」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邊緣計算,是數字世界的計算架構不斷演變過程中的必然,這與生物進化過程中,從單細胞生命體,到多細胞聯合體,再到複雜生命體的演化過程如出一轍
  • 邊緣計算或將孕育獨角獸企業
    作為橋接5G、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的邊緣計算,是2020年新興技術趨勢的佼佼者。據IDC分析,未來超過50%的數據依賴於邊緣計算的成熟做分析、計算,預計在2024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達到2506億美元。被賦以厚望邊緣計算,也經過了初期的探索後,逐漸看到未來的發展路徑。
  • ECC黃還青:邊緣計算或將孕育獨角獸企業
    作為橋接5G、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的邊緣計算,是2020年新興技術趨勢的佼佼者。據IDC分析,未來超過50%的數據依賴於邊緣計算的成熟做分析、計算,預計在2024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達到2506億美元。被賦以厚望邊緣計算,也經過了初期的探索後,逐漸看到未來的發展路徑。
  • 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召開,華為計算獲「2020邊緣計算十大解決方案」獎
    大會以「智聯邊雲,共創產業新價值」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球的商業領袖、國際組織、政府機構、產業夥伴、學術大咖等共聚一堂,分享邊緣計算技術、學術與產業實踐方面的新銳觀點。伴隨著ICT技術不斷進步,使得數據無處不在,最終實現萬物互聯。
  • 解鎖萬億級市場,邊緣計算不「邊緣」
    ,我們看好4個細分方向: 滿足端側的低成本、低時延通用型計算&通信晶片; 基於超高速通信、存儲、彈性算力調度核心技術的邊緣雲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滿足邊緣側的超大規模連接、低成本設計、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要求,在資源受限及設備異構的複雜環境下,提供雲中立的、輕量化的、開放的邊緣計算IOT平臺架構
  • 2020邊緣計算企業排行榜
    而邊緣計算,則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抓手。因邊緣計算不需上傳數據到雲或集中數據處理系統,而是在數據源的附近實時進行處理和分析數據,從而極大地縮短了響應時間,並能夠有效減緩網絡壓力。尤其是在應對數據量過大、距離較遠的情況時,傳統網絡架構下的帶寬不足以滿足現實所需響應效率,而在設備與雲端中間的邊緣設備則通過近距離處理有效跨越了時間與距離的障礙。
  • 智能設備和邊緣計算將會怎樣發展
    邊緣計算有望在今年取得重大發展,這些變化將對基礎架構、網絡和分析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您要平衡的所有其他優先事項中,您將希望繼續關注今年的邊緣計算發展。 邊緣計算將處理帶到網絡上的設備或網關。基本概念是由以下思想驅動的:必須以極低的延遲執行某些類型的處理才能反饋諸如本地分析、機器人功能和傳感器操作之類的過程。
  • 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深耕邊緣計算應用創新 加速行業數字...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通信產品線物聯網關領域總監卜德雲在主題演講《華為邊緣計算物聯解決方案,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中介紹,華為邊緣計算物聯解決方案採用開放平臺架構,提供豐富的物聯網接口,支持IP化PLC通信和5G上行等創新技術。
  • 「雲遊戲+邊緣計算」將加速數字文娛產業不斷升級
    近日,在「數字文娛邊緣計算專題論壇」上,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與5G雲遊戲產業聯盟(5GCGA)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此次聯合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圍繞參考架構、研究報告、標準、測試床、產業沙龍、開發者大賽等展開合作,希望能為數字文娛產業的發展、生態的繁榮貢獻一份力量。
  • 邊緣計算技術與學術專題論壇:產學研融合,構築產業生態基石
    基礎理論的研究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在2020年12月10日舉辦的邊緣計算產業峰會期間,首次開設邊緣計算技術與學術專題論壇,通過對邊緣計算相關基礎理論、架構、技術的研討和交流,深化產學研融合,構築產業生態基石,從而推動邊緣計算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2020中國邊緣計算20強
    1.華為:  華為的邊緣計算主要有邊緣雲和雲化網關兩類形態。邊緣雲,將中心雲的能力拉近到邊緣,解決方案:智慧園區、平安城市、MEC、CDN等場景,產品包括:MEC、CDN、Atlas、ROBO等;雲化網關,網關設備基於雲計算技術的演進,關鍵能力:多樣連接、實時處理、雲化管理、人工智慧、邊雲協同,產品:EC-IOT、SD-WAN、Atlas AI。
  • 運營商邊緣計算專題論壇: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在2020年12月10日舉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期間,運營商邊緣計算專題論壇通過探討運營商邊緣計算的發展策略、技術架構與行業實踐,從而推動邊緣計算產業生態快速發展。中國聯通集團公司邊緣計算高級總監陳丹擔任專題論壇的執行主席。
  • 邊緣運維架構是怎樣的
    邊緣運維架構是怎樣的 C114通信網 發表於 2020-04-24 09:57:00 隨著5G技術不斷的升級更新,相關的應用範圍也在不斷地拓展擴大,行業應用對網絡建設提出了更嚴苛的高帶寬
  • 邊緣計算和5G幫助計算本地流量,應對不斷變化的生產需求
    打開APP 邊緣計算和5G幫助計算本地流量,應對不斷變化的生產需求 千家網 發表於 2020-12-21 14:31:51 隨著供應鏈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智能,邊緣計算和工業物聯網(IIoT)設備的結合將通過提高安全性、優化和態勢感知來幫助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這一切在大流行之前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危機中至關重要。 邊緣計算市場 儘管邊緣計算市場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預計將出現大幅增長,到2030年將以每年30%的速度從32億美元猛增至440億美元。
  • 鯤鵬計算LIVE,撲面而來的計算天空
    他指出,過去的幾十年裡,技術與人之間的關係呈現出不斷加速的趨勢,商業世界裡的「技術能動性」也愈發活躍起來。一方面,被技術賦能的客戶和消費者,會不斷促使企業提供更加先進的技術;另一方面,技術的革新又會不斷提升客戶和消費者的期望。「這樣一種互相促進、持續共生的關係,為規模化的網絡效應帶來了爆炸性的增長,而這種共生和進化的閉環就為企業的數位化演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 邊緣計算和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cqkednc邊緣計算因為其突出的優點,滿足未來萬物聯網的需求,從2016年開始迅速升溫,引起全球的密切關注。當然,邊緣計算是一個持續迭代更新的概念,不同技術的融合,使得邊緣計算的內核不斷創新,例如人工智慧和神經網絡的應用,也正在賦能「邊緣AI」的落地。
  • 邊緣計算助力智慧工廠OICT融合
    1.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採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其應用程式在邊緣側發起,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邊緣計算處於物理實體和工業連接之間,或處於物理實體的頂端。而雲端計算,仍然可以訪問邊緣計算的歷史數據。
  • 華為雲專家深度解讀: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雲原生技術與邊緣計算將...
    隨著5G的規模商用以及AI技術在各行各業的逐步普及,新型智能應用及終端正對體驗、時延、帶寬、安全等數字業務的關鍵要素提出全新的挑戰,而邊緣計算正在成為應對挑戰的核心手段。據Gartner預測,到2022年,邊緣計算將成為所有數字業務的必要需求。
  • 三大陣營角逐邊緣計算 兩種技術路線加速競合
    三大陣營角逐邊緣計算 兩種技術路線加速競合2020-12-11 20:58出處/作者:C114通信網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曹薊光表示:三大陣營正在推動邊緣計算發展,包括IT網際網路企業(雲計算服務商、CDN廠商等)、OT工業企業、CT基礎電信企業(通信運營商、設備商),「5G+MEC」和「雲衍生的邊緣計算」這兩種技術路線正在加速競合
  • 終於有人把超融合和邊緣計算說清楚了
    隨著5G時代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的興起,超融合市場正在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Gartner預測,2023年35%以上的超融合產品將應用在邊緣計算領域。一起來了解一下超融合和邊緣計算吧!01 超融合的起源與內涵隨著雲技術和虛擬化技術的發展,網絡服務的構建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