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報復性消費」?下半年報復性消費會來嗎?你願意消費嗎?

2020-12-14 舒莫財經

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時候,因為我國受到疫情的影響,對很多行業都產生了一定的衝擊,人們的消費欲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短期內人們無法消費,比如聚會、旅遊、餐飲等等。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等到疫情控制住了之後,大多數人就會開始瘋狂消費。

所謂「報復性消費」就是指在某個特殊的時期或者場合限制了人們的消費需求,當這種限制一旦被放開的時候,人們就會出現瘋狂的消費。比如說很多人在每年的電商購物節之前,都會將很多心儀的商品加入購物車,然後靜靜地等待雙十一,六一八的到來。

這個等待過程就是消費被限制的過程,等到購物節到來的那天,便會開啟瘋狂購物,將積壓在購物車中的各種心儀商品全部都付款買回家,每年的各種電商購物節其實就可以稱得上「報復性消費」,瘋狂的買買買,不斷地消費就是最好的證據。

而此次在疫情期間對人們的消費欲望當然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推測下半年國內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的現象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下半年早已開啟,似乎「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出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報復性消費還會不會來呢?

總體來說,整個社會的消費品零售額在復工之後還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這主要和大部分人的消費欲望低下有一定的關係。現在很多人買衣服,或者為家裡添置大件,或者和同事一起聚餐等等都會下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便宜的店。

其實在「非典」之後我國出現了報復性消費,在2003年非典之後,我國的經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重新回歸了正軌,並且還呈現出了上升的趨勢。當時各行各業出現的大幅度反彈增長,給很多經歷過的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當下的疫情其實和當初的非典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全球局勢的改變,當初的非典影響力沒有當下疫情的影響力大。如今疫情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對全球的供應鏈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而且我國一直是出口大國,自然會對出口貿易產生一定的影響。

如今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做不到獨善其身,疫情的出現對全球經濟都造成的一定的影響。雖然我國在疫情方面處理果斷,在很短時間內就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但是疫情依舊對我國經濟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

3月份之後我國開始逐漸復工復產,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復工了或者是重新找到了工作,可是收入情況,還無法達到疫情之前的狀態。因為收入降低了,人們的消費水平自然就會降低,消費欲望也會大不如前,自然就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表示,在之後的兩個季度裡面消費水平會有所增長,尤其是在汽車領域的增長會非常明顯,但是消費的增速並不會超過GDP的增速,也就是說下半年不會出現報復性的消費。這主要就是因為在前兩個季度的時候,中國大多數居民都是依靠儲蓄來度過難關的。

所以即使在當前收入恢復增長的情況下,居民也不會將錢全部花掉,而更多的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將上半年所花費掉的積蓄先補充上,等到儲蓄水平達到了疫情之前的狀態,他們才會去考慮消費。此次疫情也讓很多人有了危機意識,所以適當地存點錢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了。

疫情的出現對旅遊以及影視行業的衝擊更加明顯,因為疫情過後很多人都想要出去散散心所以都想著去旅遊,這就會導致各個旅遊景點出現大量的流動人口。雖然對恢復經濟有利,但是會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很多旅遊景點在開放之後又主動關停了。

還有就是電影院同樣是一個會聚集大量人群的地方,而且電影院還是一個比較密閉的環境,同樣有不少電影院剛剛開放沒幾天又再次關停了。因為旅遊業以及電影院全面開放的時間比較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面也抑制了人們的消費需求,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了。

雖然居民收入在增加但是很多人依舊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以及人們危機意識的加強,很多行業全面開放的滯後性等等,都使得下半年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你覺得報復性消費還會出現嗎?

相關焦點

  • 「報復性消費」一直都在,上半年新型消費為主,下半年線下發力
    但這種模式終究也不過是「剎那間」的煙火,熱鬧了了一個月之後,又恢復了往日的冷清,「報復性消費」再次被唱衰,「報復性消費」真的誠如大家所見那般沒有到來嗎?我看未必的吧! 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東方不亮,西方亮」,線下消費慘澹的同時,其實在疫情期間居民「潛移默化」的將消費主轉向了線上,通過網絡方式大筆支出難道不算是「報復性消費」嗎?
  • 報復性消費為何遲遲未至?網友:貧窮使我理性消費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中,想消費都沒地方去。也因此,很多專家、媒體都預測,疫情之後,將會帶來一波報復性消費潮。理由很明確,一是疫情期間購物消費都被抑制,當疫情緩解之後,被壓抑的部分就會出現了反彈,比疫情之前更厲害。
  • 「報復性消費」會到來嗎?疫情下消費趨於理性,年輕人知道省錢攢錢了
    三五好友、一桌火鍋、外帶幾杯奶茶,年前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消費卻成為疫情期間無數消費者心心念念的迫切期盼。「在家悶了快兩月,必須買買買!」、「餐飲業旅遊業同胞們撐住!等春天來了,我叫上姐妹們一起衝!」……隨著各行業復產復工,不少快被憋壞的網友們揚言要「報復性消費」,但也有年輕人表示要「報復性存錢」,引發話題熱議。
  • 報復性消費來了?有人買買買 有人存存存
    報復性消費來了?有人買買買 有人存存存  專家:消費和存錢行為就是一種自我肯定  春天已經悄然而至,城市已經復甦。某博主發起的調查顯示,4萬多人裡,3/4的人表示「不會報復性消費」,「好不容易省下錢」「已經沒錢了」是不少人的心聲。  那麼當前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市民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的當下,報復性消費來了嗎?  報復性消費or省著花錢  1.瘋狂花錢!
  • 歷史總是相似,房價還會漲嗎,同03年一樣的報復性消費還會來嗎?
    不少人堅信報復性消費一定會來。80後還記得2003年的那次疫情,那場冬天以後,餐飲行業面臨巨大的打擊,整個疫情大約在6月份得到了控制,和今年的情況何其的相似。03年疫情穩定之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遇到了強烈的反彈,對於餐飲業來說,之前失去了多少營業額之後,就回復了多少營業額,直到最後趨於穩定。這裡就不貼數據了,大家可以去確認一下。
  • 五一假期國內機票低至一折:會出現報復性旅遊消費嗎?
    五一假期國內機票低至一折:會出現報復性旅遊消費嗎?據多家平臺評估,今年「五一」的國內機票均價為五年來最低值。疫情壓抑下的旅遊消費會出現報復性回補嗎?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大家都走出家門,或出行旅遊,或購物消費。這種現象在清明節之時已有顯現。黃山風景區一日2萬人次遊客的火爆場面猶在眼前。而五一假期時間更長,出行選擇更多。
  • 報復性消費終究沒等來,放棄幻想後,餐飲人還能思考些什麼?
    17年前的非典疫情過後出現了一次消費強力反彈。於是,這次新冠肺炎一導致城市停擺,商戶們就開始基於一個基本期待:越是被壓制就越是會爆發。基於此,大家猜測這次新冠疫情過後也會有一次「報復性消費」。眼看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大家期盼的報復性消費終究還是沒有來......這一次全世界面對的新冠病毒和非典病毒並不相同,它的特點已經讓全球的醫務人員、科學研究者和高級政要們頭痛不已:潛伏期長、傳染性強、快速變異,甚至已經出現多次無症狀感染者潛伏在人群之中。我們對病毒了解的越多,對於報復性消費的期待就越低。
  • 「報復性消費」!凱迪拉克XT5車主加裝hud裝逼
    過了五一,越來越多打造購買汽車的消費者都蠢蠢欲動,汽車行業正逐漸按下「重啟鍵」,將前一陣壓抑的需求激發出來,「報復性消費」會不會來臨呢!不僅是打算購買汽車的消費者行動,擁有汽車的車主,更是想給自己的愛車加一點安全,搞一點裝逼來釋放下情緒。
  • 「報復性消費」真來了?夜宵、健身、周邊遊全安排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報復性消費」到底來沒來?五一小長假結束,支付寶、微信、京東、旅遊出行企業紛紛發布假期消費報告,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可以從中看到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變化。整體來看,疫情影響在減弱,多個領域的消費相比清明節假期有了大幅的增長,夜宵、健身、周邊遊統統安排起來。
  • 郜永華《運營認知》:專家口中的「報復性消費」,那就是個笑話
    疫情剛穩定的那段時間,很多專家們忙著玩經濟了,於是「報復性消費」這個詞被創造了出來。至於是否真的報復性消費,現在大家可以去看各地政府發出來的公報,似乎「報復性消費」沒有,倒是對每個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的報復來了。
  • 一口氣吃2斤肉串、買50支口紅,「報復性消費」真來了?
    近日,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一些「奇怪」的現象出現,有人一次下單77杯奶茶,有人一口氣吃2斤肉串,有人點了一本菜單的外賣,有人一口氣買了50支口紅……報復性消費真來了?資料圖:居民戴口罩外出購物。有分析指出,這是報復性消費來了。無獨有偶,銀泰給中新網提供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三八女神節」有顧客一口氣買了50支口紅,更有顧客在MAC專櫃預訂了128支口紅給家裡的「女神」驚喜,當天還有顧客單筆消費最高接近4萬元。
  • 報復性消費?不存在的,我只想在拼多多上報復性省錢
    最近,"報復性省錢"火了。 之前預期的疫情結束會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包捂得更緊了,變成了"報復性儲蓄"。 根源在於,這次的疫情,阻擋了人們花錢,更阻擋了人們的收入——很多人的工作和工資都受到了影響。
  • 阿里重拳出擊,淘寶天貓發各種消費券,報復性消費終於要來了?
    阿里巴巴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馬雲等人之外,和平臺在相對應的時候推出一些活動是分不開的,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在討論報復性消費,不過這樣的消費一直還沒有來,不過這樣的情況可能就要出現了,阿里巴巴將推出消費券了,並且在五一黃金周來推出,阿里巴巴的時間掌握的恰到好處。
  • 市場迎來小金額報復性消費,小贏卡貸讓借貸不再「難」
    目前國內各行各業正處在迅速恢復正常生產的工作中,但如之前業內專家預測的那樣,「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如約而至,甚至出現了報復性存錢的熱潮。不分節假日地戴著口罩,小心翼翼的復工復產,家裡單位兩點一線的循環,已經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目前生活的「新常態」。
  • 「報復性消費」安排!在成都想買車的人抓緊,這個消息你要知道!
    前段時間,相信大家都「宅」怕了 在家裡憋了那麼長時間 看到奶茶就想喝、看到東西就想買 逛淘寶都能逛到「顱內高潮」 而如今,在全國各地 也正有一場場大型「報復性消費
  • 復工經濟學:報復性消費難掀狂潮,但消費者行為變化蘊藏新商機
    不排除少數經濟能力較強的群體,會在疫情解禁後進行報復性消費。但整體而言,報復性消費狂潮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遏制或者說不利於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因素包括:1、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下降,減少了消費需求。今年2月以來,企業降薪、裁員的新聞已經見怪不怪,甚至連一些行業巨頭都動作頻頻。
  • 上海人一周吃掉一個遊泳池的「珍珠」,「報復性消費」從奶茶開始
    雖然網友們紛紛叫囂著「錢包不允許我報復性消費」,但復工之後還是沒忍住用「報復性喝奶茶」安慰一下自己。事實上,奶茶能成為第一波「報復性消費」的產品一點也不奇怪,首先,疫情期間奶茶就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熱度,時不時出來撩動人心,只是礙於奶茶店停業、對疫情的憂心才暫時壓抑了對奶茶的渴望,畢竟之前是奶茶不離手的人,壓抑之後必定會有所反彈。
  • 特殊時期買「貴价」潮流單品算不算「報復性消費」?
    image:《中國抗疫志》#報復性消費?好了,回到今日的主題。想必經歷將近半年的時間,大家的生活習慣都被改變了很多吧?現在也開始慢慢恢復了,一切都會好的!那在兩、三個月前,我們基本都是宅在家裡、在家辦公、學習...沒得外出,自然地消費機會就很少很少了,常常會聽到一個全新的名詞: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消費、報復性吃喝等等...但事實上。
  • 後疫情時代的麥當勞啟示錄:等待報復性消費,不如提供真心優惠
    其背後的邏輯是, 在疫情剛剛平穩的4月,整個消費行業都在討論甚至期待著「報復性消費」——當消費者能夠並且放心在外消費時,行業整體情況會出現一個「v」字型增長,而漲價策略則能夠在這樣的增長之中,填補部分由於疫情所帶來的損失。但報復性消費並沒有發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表示,今年後兩個季度消費會有所增長,但消費增速不會超過GDP的增速,下半年不會出現報復性的消費。
  • 歐洲轉會市場:富裕人家的報復性消費
    一場疫情,讓醬油君接觸到一個新詞叫做「報復性消費」。大致意思是指,指在某個特殊時期或場合限制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一旦開禁之後放開欲望進行瘋狂消費的行為。之前對這個詞並不是很明白,現在英超的大戶終於給我上了生動形象的一課。言歸正傳,來看新鮮熱辣的轉會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