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聖誕儀式感#相傳,在1818年12月24日一個平平無奇的清晨,地點是奧地利的奧伯倫託夫的小鎮。正為當夜彌撒做準備的管風琴師格立伯忽然發現他的管風琴不響了。經過半天檢查,原來是送風的皮箱被老鼠咬壞。這時離聖誕夜只有十幾個小時,已經來不及修理,沒有音樂怎麼辦呢?
神父摩爾靈機一動,請格立伯為一首詩配上旋律,教唱聖詩班的孩子們演唱,用吉他伴奏。格立伯被詩歌深深感染,只用了2個小時,就寫出了一首歌曲,集合了唱詩班的孩子,在吉他的伴奏下,孩子們唱出了優美的旋律。
這便是後來著名的聖誕頌歌《平安夜》(德語: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英語:Silent Night)。
聖誕,總是與音樂密不可分,那麼平安夜我們又該怎麼選擇一些契合氛圍的歌曲呢?
1. Jingle Bells(《鈴兒響叮噹》)
這可以說是最家喻戶曉的聖誕歌曲了。然而這首歌最開始並不是在歌頌聖誕節。1857年,美國波士頓假日學校的學生在教堂有一場感恩節演出,學生們請鄰居皮爾龐特寫了一首新歌。
這首名為「One Horse Open Sleigh」的歌一經演唱就引起了轟動,輕快活潑朗朗上口,兩年後,這首歌再度公開發表,正式命名為Jingle Bells(The One Horse Open Sleigh),也成為了一首聖誕金曲。
2. 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紅鼻子馴鹿魯道夫》)——吉恩·歐迪
1949年,牛仔歌星吉恩·歐迪的演唱使這首歌風靡全球。多年後,改編的動畫電影,遊戲也陸續問世。然而這首歌的來源自一位父親隨手編的睡前故事。
小女孩芭芭拉趴在父親膝上天真地問:「爸爸,為什麼我媽媽跟別人的媽媽不一樣呢?」妻子身患癌症,身為父親的鮑勃·梅依不願看到痛苦在摧毀兩個成年人的生活之後,又使女兒成為同齡人中的「異類」,便編造了一個《紅鼻子馴鹿魯道夫》的故事。
大零售商蒙格瑪利·沃德公司的老闆聽了這個故事之後,象徵性地給了鮑勃一筆錢,買下故事的印刷版權並印刷成冊,發放給到旗下每一家商店裡來看聖誕老人的孩子。
3. Frosty the Snowman(《雪人凍凍》)——傑克.羅林
在美國家庭特別節日觀賞清單第四名有一部動畫,《雪人》。便是來源於這首歌。聽這首歌的同時不妨陪孩子一起看這部動畫。
4.時光倒流二十年——陳奕迅
「童年你與誰度過
聖詩班中唱的歌
再哼一哼可以麼」
也許說到聖誕結和陳奕迅,大家第一反應是陳奕迅的《聖誕結》。然而在這合家歡的日子裡,與其獨自傷春悲秋,不如和孩子一起細數自己的過往。人們常說父母的孩子最好的老師,那父母的故事也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寓言。與其關注外邊的花花世界,各種名人軼事,不如把目光放在自身,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