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奇亞是個浪漫到骨子裡的地方,僅憑一張照片就能勾起無限衝動。
旅行到卡帕多奇亞正值是中國的春節,在卡帕遇到很多中國人。這已經不是桓桓第一次在異國他鄉過春節了,但是傳統新年的儀式感還在。
天氣好、熱氣球能夠順利升空的條件下,在卡帕多奇亞的天空能看到幾百個熱氣球同時飛起的場面,非常的壯觀。有的人在卡帕多奇亞呆了十幾天,就為了等熱氣球。我們似乎受到上天的眷顧,到達的第一天清晨就順利拍到了熱氣球。
第二天早上本想去坐熱氣球,畢竟,乘著熱氣球來一場飛屋環遊記,是多少女生的夢想呀。無奈媽媽恐高飛不了,而我大概在等一個人,陪我坐一次熱氣球,那就下次再來圓這個夢吧。
即使不坐熱氣球了,我們依然一大早就起床了,在早上7點半準時出現在酒店露臺,熱氣球就是有這種魔力。恰逢充滿儀式感的新年第一天,我換衣服磨蹭得久了些,最後決定換上這件紅裙子,寓意來年紅紅火火。待我來到露臺,一抬眼便已是漫天斑斕的熱氣球,真是浪漫至極。
而這一天,正好是農曆新年的初一。
凡是來到卡帕多奇亞的人,定會被迎著日出緩緩升起的漫天熱氣球感動到。在桓桓的記憶中,卡帕多奇亞清晨的天空是彩色的。
天空中漂浮著五顏六色的熱氣球,高低錯落,宛如童話世界一般美好。
看著五彩繽紛的熱氣球在晨曦中飛舞著,你就會發現,到不了月球真的沒關係,在世界上最像月球的地方,用笑臉迎接豬年的第一縷陽光,真是難以言表的夢幻呀~我情不自禁地翩然起舞,仿佛化身為童話中的公主。
太陽慢慢升起來,燦爛的光芒灑向這座蜜糖色的格雷梅小鎮,數以百計的熱氣球同時在格雷梅的上空升起,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眼前這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鍛造出來的神奇畫面,可以滿足你對「浪漫」二字的所有幻想。如果有人選擇在這裡求婚,成功的概率一定很高吧。
世界上可以坐熱氣球的地方很多,但卡帕多奇亞只有一個,相信只有真正親身感受過的人才能體會其中滋味吧。
住在這裡真好,新的每一天都可以從熱氣球開始。伴著熱氣球看過日出、拍了美美的照片以後,心情也隨之斑斕綻放,這一天還能有什麼煩惱呢。
第一天走的綠線相當於卡帕郊外遊,開車的路線較長、徒步走的路也較多。第二天玩的紅線則是卡帕的精華,是一般遊客最主要的遊覽線路,囊括了卡帕多奇亞主要的地貌風光和人文景觀。這一天,我們一路上遇到的遊客相較綠線明顯多了許多。
我們自駕參觀的紅線景點主要包括:烏奇希薩爾城堡(Uchisar Castle)——格雷梅露天博物館(Goreme Open-Air Museum)——帕夏貝仙人煙囪 (Pasabagi Fairy Chimneys)——阿瓦諾斯陶瓷小鎮(Avanos),所有景點都在距離格雷梅小鎮2-5公裡左右的路程內。
烏奇希薩爾城堡(Uchisar Castle)位於烏奇希薩爾地區,遠看就是一大塊有著很多孔洞的巨型火山巖石,不失為卡帕多奇亞獨特地貌的一處重要景觀。
城堡由60米高的巨巖開闢而來,它曾經是過去的要塞,早期的定居者將其挖空建成互相連通的龐大洞穴,外敵入侵時,洞穴內存儲的糧食和水可供使用數月而不必外出。
從內部的洞穴房間穿過,沿著臺階,可以爬到烏奇希薩爾城堡的頂部,一覽烏奇希薩爾的村莊全景。蜿蜒綿長的巖石褶皺地貌一直延伸至天邊,整個大地顯得荒涼而貧瘠。
這裡還飄揚著一面土耳其國旗,站在這個制高點甚至可以看到遠處的皚皚雪山,景色十分壯觀。
如果來卡帕多奇亞旅行只能去一個景點,那一定非格雷梅露天博物館(Goreme Open-Air Museum)莫屬了。這裡是土耳其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陡峭的石峰山谷之中,在像蘑菇、樹樁、尖塔一樣的石筍和石柱中,藏有數十座中世紀巖窟教堂,是卡帕多奇亞的自然、歷史和人文的縮影。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距離格雷梅小鎮約1公裡,如果你住在小鎮上,即便不是跟團遊或自駕,也可以很方便地選擇步行前往。大概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遊客是最多的,趕上春節假期,看到的中國人尤其多。
相傳公元9世紀前後,為了躲避穆斯林追殺的基督徒們藏匿於此,虔誠的基督教徒們憑著對信仰的執著,在奇石地形之間開鑿出一座座教堂,終其一生潛心修行,方才留下這曠世的歷史遺產。
穿行在格雷梅露天博物館,可以看到洞穴教堂外部隨山體保持自然的狀態,近看能看見崖壁上開鑿有門、窗和通風口。
這裡比較著名的教堂有蛇教堂(Yilanli Kilise)、蘋果教堂(Elmali Kilise)、聖芭芭拉禮拜堂(Azize Barbara Sapeli)、黑暗教堂(Karanlik Kilise)和它後面的聖凱薩琳禮拜堂(Azize Katarina Sapeli)。一個一個洞穴教堂逛下來的話,建議至少預留兩個小時。
每一個教堂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宏大得像堡壘,有的樸素無華。在這裡還配備有廚房等生活設施,順著臺階和通道可以爬進去,廚房的四壁被燻成黑色。
桓桓在進去每個巖窟教堂前,都會習慣性地先查看立在門口的官方指示牌,提前熟悉每個景點的看點,然後用手機拍下來,進去教堂後按圖索驥、一幅幅對照著指南看,探索壁畫背後的歷史。
教堂內壁裝飾著拜佔庭風格的溼壁畫,滿是曾經信仰的痕跡。現存的聖像畫大多已斑駁,人物的五官也在8、9世紀的「破壞聖像運動」中遭到了破壞,倖存下來真正有觀賞價值的並不多。但是,信徒們遵從本心、堅持信仰的那份虔誠,帶給你心靈上的觸動卻是巨大的。
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看的話,一分鐘不要就可以出來了,因為這些如蜂巢般的洞穴教堂普遍很小,除了牆上已遭歲月磨損的壁畫與神龕,沒有其它更多的物品,完全不是現代教堂的那般壯觀規模。另外,教堂裡面禁止拍照,會有工作人員在一旁提醒。
有火山爆發的地帶,總是會多接受一次特別洗禮。數百萬年前的火山爆發,給這個地區覆蓋上厚厚的一層石灰巖,後來新的火山爆發又給石灰巖層上覆蓋了一層玄武巖。經過百萬年的風化,形成了這些鬼斧神工、形狀奇異的巖錐、石柱,被當地人稱為「仙人煙囪」(Fairy Chimneys)。
仙人煙囪在其它地方也有,但是在帕夏貝(Pasabagi)這個地區最為集中,據說最高的仙人煙囪也在這裡。大量可愛的仙人煙囪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帕夏貝仙人煙囪(Pasabagi Fairy Chimneys)景區。這是我最喜歡的景區,看第一眼就被這些造型別致的仙人煙囪深深吸引,簡直太可愛啦。
眼前這些特大號的圓錐形巖層,高達30-40米,有的像尖塔,有的像蘑菇,形態各異,你大可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猜。但不論它們像什麼,共同的特徵是都戴著一頂深色的玄武巖帽子。
這些山石,高的高、低的低,有的圓錐體坡度不大,走幾步就能攀爬到半山腰。
最特別的是,這裡有三座相連的多頭式仙人煙囪,巖體根部開鑿出的房間就是聖西蒙教堂,原來是公元5世紀時隱士聖西蒙的隱修所。很多遊客在這裡爬進爬出,或許想要一探究竟,看裡面是否住著精靈吧。
阿瓦諾斯(Avanos)是卡帕多奇亞著名的陶瓷小鎮。雖說瓷器最早是從中國傳到這裡的,但土耳其的工匠們賦予了這些器皿更多當地的人文特色和宗教色彩。
小鎮內目前有很多家庭作坊,結合陶瓷工作室、作坊和商店為一體,形成了前店鋪後作坊的生產經營模式,在紅線一日團中,導遊會帶遊客來到這裡,觀摩從選材、制坯、塑模、繪畫、上釉、焙燒等傳統手工藝製作的全過程。你還能親手學習做出一個個陶器,想必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 吃
今晚吃的這家餐廳叫Pumpkin Goreme Restaurant and Art Gallery,依然來自酒店前臺的推薦,位于格雷梅的主街上。
這是一個家庭經營的土耳其餐廳,店內裝飾十分有格調。我們沒有提前預訂座位,進來的時候已經客滿了,正當我們惋惜地準備離開之際,服務生小姐姐突然很興奮地告訴我們,剛剛空出來一張桌子。她把我們引到側廳靠窗的桌子坐下,雖然不是坐在主廳,但也覺得很幸運了。建議大家如果來吃,最好提前打電話預訂。
這家餐廳很特別,點菜是沒有菜單可以看的,全憑服務生小姐姐的口述介紹,小姐姐的英語很標準,你完全不必擔心有什麼交流障礙。有指定的套餐,主菜有牛排、羊腿和雞肉可供選擇。如果你想吃瓦罐牛肉的話,來這家就錯了,因為菜單上沒有這道菜。
我們試了一下當天的套餐菜單,其中包括湯、沙拉、羊腿作為主菜、甜點、冰淇淋和茶,又單獨點了牛排和蔬菜,喝的氣泡水和紅酒也需要單點。
湯很好喝,飯前沙拉和飯後甜點也很有創意。主菜的份量雖然不算大,但是擺盤比較像西餐,拍照很上相。
當我們吃完的時候,一個大廚模樣的中年男人來到我們面前,微笑地詢問我們吃得是否滿意,還給我們每人送了一個藍眼睛的鑰匙扣,還蠻驚喜的。原來,大叔是這家餐廳的店主,而在外面服務我們的兩位小姐姐是他的女兒。
整體來說,用餐體驗很不錯,價格小貴。
對於卡帕多奇亞,如果你不極度嚮往,一定是因為不夠了解。如果你不流連忘返,一定是因為不曾見面。
在這裡,時間似乎過得飛快,住三晚也感覺不夠。下次如果再來,我想悠閒地多住幾天,每天不用趕景點,就徒步走走這些峽谷,或者乾脆就在洞穴酒店裡看看書、發發呆也是挺好的。
下一期,桓桓將沿著土耳其西南沿海的D400公路自駕,敬請關注哦~
卡帕多奇亞旅行小貼士
熱氣球:如果你想坐熱氣球,同時又想拍到露臺上熱氣球的照片,那麼保守來看至少要留三天的時間。特別是在冬天,如果風向不好,一個月只飛幾次也是常有的事。
-END-
卡帕多奇亞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漫天的熱氣球,大概每個人都有一個飛屋環遊的夢想。如果有機會,你最想與誰一起坐熱氣球呢?
快去留言區和桓桓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