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我國人均GDP要突破2萬美元,只需用4年?

2020-12-22 財雲社

我國雖然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在人均GDP上,我國在全球僅排在七十多名,甚至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一些,尤其是跟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即便按照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想要在人均GDP上達到現在發達國家的水平,可能也至少還要十來年的時間。然而,有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我國人均GDP在4年後突破2萬美元?

人均GDP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雖然人均GDP高的國家不一定就是發達國家,但想要成為發達國家,人均GDP肯定不能低。按照當前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人均最低也差不多在2萬美元左右。

而我國2019年的人均GDP才剛過1萬美元,今年應該也不會超過1.1萬美元,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我國人均GDP在10年內應該都難突破2萬美元。不過,有人對此卻要樂觀得多。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給出預測,我國的人均GDP將在2024年再次翻番,這意味著我國人均GDP在4年多後就能突破2萬美元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此看好我國,都讓人有點受寵若驚了。那麼,我國是否真有可能達成呢?

我國人均GDP有希望在4年後突破2萬美元嗎

今年我國的GDP應該可以達到103萬億元左右。根據我國社科院專家的預計,我國十四五(2021—2025年)期間的經濟增長率應該在5%—6%之間,如果取一個中間值5.5%,那麼到2024年,我國的GDP可達到127.6萬億元。

不過,5.5%只是實際GDP增速,而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2%—3%左右,因此名義應該至少可以達到8%以上。照此計算,到2024年的名義GDP可達到140萬億元。

再看人口,2019年我國的人口為14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34%,未來幾年的人口增長率也應該不會比這個更快。按這個人口增長速度算下來,到2024年我國的人口大概為14.19億左右。

結合GDP數據和人口數據,到2024年我國的實際人均GDP和名義人均GDP分別為8.99萬元和9.88萬元。若是未來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沒有出現太大變化的話,那顯然是達不到2萬美元的,即便是名義人均GDP,按照現在的匯率計算也就只有1.5萬美元左右。

所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我國人均在2024年翻番,看起來並不現實,除非是美元未來出現大幅貶值。

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雖然認為我國的人均在2024年會翻番,但也認為我國的人均GDP在全球的排名也就能上升到70名左右。而以目前的幾種發達國家認定標準中,就算最寬泛的標準,發達國家的數量也不足40個。

也就是說,就算我國到2024年的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也還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所以這個2萬美元是有水分的,要麼是因為美元貶值得太厲害,要麼就真的是高估了。

本文由財雲社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0年的GDP預測,全球GDP增長3.3%,我國呢
    儘管如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於2020年全球的經濟增長仍然表示樂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的經濟增速在3.3%左右,與此前預測的相同,高於2019年的GDP增速。說到全球經濟的增長,就不得不提到中美兩國。作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兩個國家,2019年兩國的GDP總量達到了35.8萬億美元,佔了全球GDP總量的40%左右。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各國人均GDP:美國6.3萬美元,瑞士8.1萬美元,我國呢?
    2020年,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經濟下滑成為很多國家需要面臨的現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在2020年全年,全球經濟預計會下滑4.4%。在全球很多國家GDP出現下滑的情形下,2020年各國的人均GDP也可能出現負增長。那麼,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20年各國人均GDP如何?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對外公布,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中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全世界「萬元戶」增加了一倍多,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動力強勁。
  • 人均GDP達1萬美元,中國將邁入高收入國家?人均GDP將超越日本?
    摘要: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有望邁入高收入國家。而日媒預測,中國人均將超過日本。|中國有望成為高收入國家?【中油網】訊:上周,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GDP總量為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了10276美元,突破1萬美元大關,實現了新的跨越。
  • 我國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
    中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全世界「萬元戶」增加了一倍多,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動力強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此前,全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經濟體總人口近15億。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相當於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經濟規模的提升,意味著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殷實,更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進步。自2006年以來,我國穩居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5%,比1978年提高24.4個百分點。
  • 各國人均GDP:美國6.2萬美元,日本3.9萬美元,我國怎麼樣?
    以2018年的GDP增速為例,美國為2.9%,日本為0.7%,德國是1.4%,英國是1.4%,法國是1.5%。我們知道,美國GDP體量遠大於上述國家。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美國依然可以保持GDP的較快增長,非常不容易。 強大的科技投入與科技創新能力、強大的金融業、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地位短時間內難以被撼動,等等,都是美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的關鍵所在。
  • 2019年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的GDP總量、人均GDP預測
    韓國官方正在積極推動通脹的增長,因為2019年最後一個月(12月份),韓國的消費者物價水平同比近增長0.7%,雖然已經比11月份的0.2%提升了很多,但2019年全的年通脹率僅為0.4%——這大幅低於2%左右的溫和通脹目標。分析人士表示,零點幾的通脹率非常容易引發通縮風險。
  • IMF預測,到2025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25307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截至2025年,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將在世界人均收入排行榜上超過56個國家。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從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分析的數據,到那時,中國將在這一指標上躋身全球最富有的三分之一的國家之列。
  • 2019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 我國人均gdp是多少美元?
    人均GDP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映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在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再次取得驕人的成績,那麼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多少?中國人均GDP和哪個國家差不多?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9年時間,縮減一半?IMF預測,2020年巴西人均GDP為6450美元
    加上疫情對巴西經濟也形成了巨大的衝擊,2020年巴西GDP看來是要「再度大跌」了。 IMF:2020年巴西GDP降至1.36萬億美元 究竟要跌至多少呢?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今年10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認為:今年全球經濟預計實際下降4.4%,俄羅斯經濟預計下降4.1%,美國經濟預計下降4.3%,日元預計下降5.3%,德國以及下降6%。
  • 2019年美國人均年收入4萬美元?中國人均收入多少?
    據數據顯示,美國2018年人均GDP為6.2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十,排在卡達、新加坡之後,比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的人均GDP還要高。 那麼,美國人均GDP高達6.2萬美元,是否意味著美國人均收入也達到很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人均GDP並不代表人均收入,兩者有很大區別,人均GDP指的是人均產值,往往要高於人均收入,接著看一下美國的人均收入情況。
  • 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GDP將破100萬億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2015年,我國GDP為688858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達16%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奈及利亞經濟將萎縮4.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奈及利亞經濟將萎縮4.3%據尼《今日報》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發布的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2020年奈及利亞的經濟增長率為-4.3%,與其6月份報告中預測的-5.4%相比,情況有所改善。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克羅埃西亞GDP下降9%
    克通社10月13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日表示,預計2020年克經濟將收縮9%,是歐洲新興經濟體中降幅最大的國家,這與其4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保持一致。不過,IMF將克2021年經濟增長率從春季預測的4.9%調高至6%,並修正克2019年GDP增長率為2.9%。 IMF預計,2020年克失業率為9.3%,2021年失業率為10.3%。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哥斯大黎加經濟將衰退5.4%
    據《今日哥斯大黎加》10月15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稱世界經濟將開始緩慢復甦,但新興國家以及中等收入國家面臨的情況更為複雜。2020年哥斯大黎加經濟將衰退5.4%,2021年哥經濟將增長2.2%,之後數年哥經濟增速將維持在3%左右。
  • 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日本比我國早38年,美國呢
    如果從人均GDP的發展情況來看,這三個國家的情況又如何呢?人均GDP從5千到一萬用了多久?美國如今GDP總量全球最高,人均GDP自然也不低,據悉目前美國人均GDP早已超過6萬美元。但即使是美國,GDP也不可能說是一步登天,必須要經歷一個發展過程。那麼美國的人均GDP從5千美元到1萬美元,用了多久時間呢?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是人均收入嗎
    央視網消息: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個指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綜合國力更加強大,而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 2019年美國人均GDP高達6.5萬美元,中國人均剛突破1萬美元
    完成的名義GDP已經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為14.36萬億美元,繼續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按照14億人口計算,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正好突破1萬美元,接近1.03萬美元。美國人均GDP是中國人均的6.5倍與上年的2.9%相比,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下滑了不少——同比實際增長2.3%,但完成的名義GDP依然上升到了21.43萬億美元,是同期中國GDP的1.49倍,佔全球經濟總量的比較繼續接近25%,穩居全球第一名。
  • 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全球人均約1.146萬美元
    中國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14.36萬億美元的GDP總量,穩居全球第二名。按照14億人口計算,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具體為10276美元),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