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9: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熱愛非遺文化的親親看過來
11月30日下午3點
重慶市委網信辦指導
梁平區委網信辦等單位主辦的
「巴渝文化大家傳」第三場雲直播
將在梁平泰和小學、流芳竹簾廠
拉開序幕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梁平木版年畫和梁平竹簾
也將在直播中精彩上演~
梁平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起源於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它是為慶賀年節而印製的一種民間美術製品,屬於木刻水印版畫。
梁平木版年畫採用傳統的木版水印套色技法。所創內容以門神、戲曲故事、吉祥圖案為主,遵循「美女削肩,將帥無項,文人如釘,武士如弓」的原則,主要採用紅綠和紅藍對比的色彩配置方法,形成了如「紅靠黃喜洋洋」等獨特的設色口訣。最為獨特之處是人物不分男女老少,均在臉上腮部塗上一筆橢圓的桃紅,稱作「開臉」。
2006年,梁平木版年畫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區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人,區縣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市級傳承教育基地1個,區縣級傳承教育基地2個,傳承基地1個。
梁平竹簾
梁平竹簾源於宋代,是破竹取絲織成竹簾的一種傳統工藝製品。其以蠶絲為徑,竹絲為緯織成,清代《高梁耆英集》一書對梁平竹簾便有「薄如蟬翼淡如煙,千絲萬縷總相連」的描述。
梁平竹簾以本地盛產的慈竹為主要原料,經過刨青去節、劃片啟蔑、分絲勻絲、織絲成簾、題字作畫等三十多道工序手工加工而成。
2006年,在中國第五屆竹文化中國竹業博覽會上,竹簾作品《八仙獻壽》《十二金釵》分別榮獲金獎。2010年,梁平竹簾國家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牟秉衡的作品《溪山行旅圖》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
2008年,梁平竹簾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區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人,區縣級代表性傳承人12人;市級傳承教育基地1個,生產性保護基地3個。
想要了解更多非遺知識嗎
記住這個時間
11月30日下午3點
可通過新華絲路網、中國旅遊TV
線上觀看非遺表演、學習非遺知識
還可親臨現場
零距離接觸「非遺」、
學習「非遺」、感受「非遺」
柚小妹還了解到
此次「探尋巴渝文化」網絡主題活動
將持續至12月30日
活動期間
重慶市和四川共13個市區(縣)
將通過開設H5專頁
現場雲直播
巴渝文化圖繪長卷
巴渝文化主題說唱MV
四項線上線下活動
對30餘項巴渝文化項目進行集中展示
讓廣大網民享受一場巴渝文化的盛宴
一起期待吧~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 梁平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果
圖片來源 資料圖
原標題:《11月30日下午3點,鎖定這場雲直播,學梁平非遺知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