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雅加達9月2日電 (記者 王祖敏)在鍛鍊新人、為奧運練兵的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軍團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而10位小將令人驚豔的表現,是這份「答卷」中最大的亮點。
王簡嘉禾——16歲,遊泳
8月24日晚,亞運會遊泳女子400米自由式決賽,中國選手王簡嘉禾奪冠。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獲得女子400米、800米和1500米自由式3個單項冠軍和1枚接力金牌,她以4枚金牌成為中國軍團女選手中的多金王。她還打破3個單項的亞運會紀錄,成為亞洲泳壇名副其實的女子中長距離自由式之王。雅加達的夏日見證了她16歲的花季,兩年後的東京,她有望迎來奧運成人禮。
陳一樂——16歲,體操
圖為陳一樂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去年的全運會,女子團體、女子全能的雙金和平衡木、自由體操的雙銀,讓人記住了這個15歲小姑娘。僅一年之後,她以女子團體、個人全能和平衡木的3枚金牌,搭建亞運會的更高起點。在中國體操裡約奧運一金未得的低迷之際,她讓人看到了東京奧運中國體操女隊復興的希望。
張心妍——24歲,射箭
圖為張心妍在決賽中。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進入射箭這個被韓國人一統天下的項目,她是「不幸」的。在本屆亞運會前,她的排名還在110名開外。但她又是幸運的,在中國軍團132枚金牌中,屬於她的那一塊將載入中國體育史冊。憑藉在半決賽中淘汰曾獲世界冠軍的韓國選手和決賽戰勝東道主印尼名將,她獲得反曲弓女子個人賽冠軍,成為40年來首位奪得亞運會該項目金牌的中國選手。
李盈瑩——18歲,女排
圖為中國隊李盈瑩。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在本賽季沒有朱婷的中國女排超級聯賽中,她加冕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最有價值球員。在朱婷回歸後的亞運賽場,她成為中國隊的第二得分點。當中國女排以八連勝獲得第八個亞運冠軍時,她也收穫了她的第一枚亞運金牌。如今,24歲的朱婷是女排賽場「神一樣」的存在,也許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也將是24歲的李盈瑩君臨天下的舞臺。
王曼昱——19歲,桌球
中國選手王曼昱。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雖然獲得女子團體和單打兩枚金牌,但她仍對首次亞運之旅不太滿意,因為輸給隊友,失去了拿下混雙冠軍、包攬參賽3項金牌的「完美」。在人才濟濟的中國桌球隊,在兩大奧運冠軍丁寧、劉詩雯缺席之際,亞運冠軍的砝碼恐不具備足夠的分量。因此,她在雅加達發出宣言:搶奪東京奧運入場券!
黃夢愷——21歲,擊劍
黃夢愷(左)與中國香港選手崔浩然在比賽中。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在中國男子花劍名將王海濱帶著獲得奧運亞軍的遺憾退役執教後,比王海濱年輕11歲的雷聲以奧運金牌回報恩師。如今,在教練雷聲的注視下,比雷聲小13歲的黃夢愷獲得男子花劍個人金牌,中國男子花劍也在一代代的傳承中延續著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優勢。兩年後仗劍走東京,他能否將亞運金牌升級成奧運金牌,值得期待。
王一淳:13歲,遊泳
去年,她還在參加少年賽,並在全運會女子成年組100米蝶泳決賽中獲得第四名。如今,她是中國代表團最年輕的選手。在女子50米蝶泳決賽中,她獲得一枚亞運銀牌,她的對手正是日本超級新星、本屆亞運會斬獲6枚金牌的池江璃花子。於她而言,本屆亞運會只是熱身,她在短距離的遊泳項目中擁有足夠長的未來。
駱宗詩——20歲,跆拳道
駱宗詩。中新社記者 李霈韻 攝
在比賽前對中國跆拳道隊的奪冠形勢預測中,她所在的女子57公斤以下級並不被人看好,因為實力強大的韓國隊已在該項上實現四連冠。但至賽事結束,她卻成為中國跆拳道隊在本屆亞運會上的唯一金牌得主,並為中國隊在該級別上實現了亞運金牌零的突破。
張明煜——17歲,現代五項
包括射擊、擊劍、遊泳、馬術、越野跑的現代五項因其項目的多樣性而被稱為最完美的運動。不滿17歲的張明煜也為自己的首屆亞運會留下一個完美結局,獲得女子個人賽金牌,並為中國隊實現在該項目上的三連冠。但一枚亞運金牌顯然不能讓她滿足,她的下一個目標是躋身東京奧運會,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擴大這一項目在中國的影響力。
趙若竹——20歲,射擊
趙若竹。 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女子十米氣步槍,是中國射擊隊的王牌項目,並曾為中國代表團獲得奧運首金。在雅加達亞運賽場,她捍衛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的榮譽。在「高齡」選手雲集的射擊項目上,20歲如同少年。她與「老槍」的距離還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一漫長的過程足夠她書寫一部槍手傳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