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迎來平價時代,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行業加速上行根據IRENA, 2019 全球光伏電站LCOE 成本降至0.068 美元/kWh,接近化石燃料發電成本0.066 美元/kWh,全球逐步進入平價時代。
中歐日韓紛紛發布碳減排目標或者規劃,拜登勝選美國總統,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有望加速上行。我們預計2020 年全球裝機125GW,其中國內35GW,海外90GW;預計2021-2025全球裝機分別達到168/218/273/341/410GW。
逆變器:新增+更換雙輪驅動,國產企業加速出海經測算,到2025 年全球逆變器需求達到455GW,市場規模832 億元,其中國內市場規模159 億元,海外市場規模673 億元。國產逆變器成本與價格優勢明顯,產品迭代更快,海外市佔率將持續提升。
關注21 年供給偏緊環節:矽料與光伏玻璃
根據測算,2021 年矽料需求達到56.7 萬噸,預計2021 年國內矽料產能達到47.5 萬噸,全球矽料產能達到56.2 萬噸,供給偏緊。2021年1-4 季度光伏玻璃需求分別為2.4、2.8、2.9、3 萬噸/日,1-4 季度供給分別為2.3、2.5、2.6、3 萬噸/日,全年供需緊平衡。
中遊製造:新一輪行業洗牌開啟
矽片薄片化和大尺寸趨勢明確,182 和210 短中期共存,行業龍頭和新進入者紛紛擴產,供給將要過剩,2020-2022 單晶矽片產能分別為152/210/264GW。我們認為成本優勢龍頭將繼續勝出,沒有歷史包袱的優秀矽片新勢力也將取得一席之地。
單晶PERC 轉換效率持續提升,考慮性價比和產業鏈配套成熟度,未來一段時間將繼續保持主流地位。HJT 具備效率高和降本潛力大優點,得到國內外各大電池片企業以及新進入者的高度重視,2022 年HJT總產能將達到50GW 左右,伴隨HJT 產業鏈成熟度提高,經濟性優勢將會顯現,將成為下一代電池片主流路線。
雙玻組件路線確定,一體化龍頭優勢明顯。2019 年雙玻滲透率14%,2020H1 滲透率25%,未來將成為絕對主流。組件環節格局分散,具備成本和品牌優勢的一體化龍頭將持續擴大份額。
膠膜格局穩定,龍頭盈利能力提升
福斯特是膠膜領域絕對龍頭,目前市佔率55%左右。膠膜正處於向白色EVA 和POE 膠膜切換階段,新品短期供不應求,龍頭企業毛利率持續提升。憑藉先發優勢,龍頭未來在新品領域也將具備規模和成本優勢,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
投資建議
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光伏迎來加速上行階段。推薦光伏產業鏈各環節龍頭企業:陽光電源、隆基股份、福萊特、通威股份、捷佳偉創、上機數控、錦浪科技。
風險提示
光伏裝機量不達預期,競爭幅度大於預期,價格下降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