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與虛榮心作戰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劉楚楚 GQ報導

隨著幾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課堂視頻在網絡上廣為傳播,羅翔,這位刑法學教授的名字今年走進了大眾視野。他是今年《智族GQ》的「年度理性聲音」。面對這個時代對他而言過剩的名利泡沫, 羅翔為自己選擇了這樣的定位:做古老先賢智慧的「傳聲筒」,也做聽眾對公平和正義的嚮往的「回聲收集者」。

···············

羅翔拖著一隻行李箱出現在了《智族GQ》年度人物的拍攝現場。像許多上了年紀的男性,他高瘦的身段略不相稱地中段發福。完成上午在北京的拍攝,他下午就將趕去上海參加活動,這已經是他這周第二次往返於上海與北京。

自去年有網友將他在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課堂上的授課視頻剪輯發布後,羅翔的講授方式迅速走紅網絡。一張藍色簡陋幕布、一張小桌與桌上的保溫杯,就構成了他的線上法律課。按下播放鍵,滿屏跳出的彈幕彰顯了這位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課堂所受的熱烈歡迎。

在他的課堂彈幕上,經常可見關於「張三」的調侃——「張三」是羅翔的案件解析裡犯案者的代名詞,他是法外狂徒,釋放的是「人內心的惡魔」。而對於羅翔自己,觀眾戲稱他「法內狂徒」,羅翔毫不諱言人心中的欲望,但他更強調那股「讓內心的幽暗不至於越過堤壩」的力量。

他總是「以一般人的視角而不是聖人視角看問題」的觀點來解析案件。他講「糞坑案」,一個婦女在遭遇歹徒強暴時將其推進糞坑,這時歹徒試圖往上爬......講到這裡,羅翔提出一個問題,她可不可以用腳把他踹下去?這屬於正當防衛還是事後防衛?

隨後他給出自己的意見:「我踩四腳,還得拿塊磚往他頭上砸。」彈幕猛地增多一倍,歡呼起來。

他談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用「買一個婦女和買一隻熊貓誰判更重」舉例子,現在,買一個婦女在沒有其他特殊情節的情況下,最重只能判3年(而買只熊貓至少判10年以上),甚至在過去還有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條款。但是法律也在不斷地進步,一個突出的體現就是免責條款的取消。「我們在現實中永遠畫不出一個完美的圓,但這不代表完美的『圓』不存在,它是我們前進的方向。」他提到。

今年3月,羅翔受邀在B站開設了自己的帳號,短短兩天漲粉百萬。現在,他是B站的第二個千萬級UP主,正式走上了一條「網絡普法的道路 」。對於當前的選擇,他說,「只是順勢而為」。「我想,如果是孔夫子、蘇格拉底活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他們難道會拒絕短視頻嗎?孔老夫子說有教無類,那我想真正的教育要去向每個願意受教的心靈去訴說。」

但這位43歲的教師顯然還未做好將自己全身心暴露在鎂光燈下的準備。他正在適應這樣的一個狀態——當一個人的話語被傳播、覆蓋得更廣之後,如何更加審慎地發聲。今年,他花了很多時間跟自己對話,在各個時刻將自己拉下虛榮心的高臺。我們請他聊一個2020年的年度時刻,他選擇了「與虛榮心作戰」。

當他在攝影鏡頭前站好,現場發出一片喧譁,「老師有一米九五嗎?」

「沒有沒有,是鞋子高。」他抬起腳看看,又正視鏡頭,「而且今天頭髮(被髮型師)做高了幾釐米。」

以下是他的自述。

與虛榮心作戰

今年9月,教師節之後的一個夜晚,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吃了頓飯。飯後我陪一個朋友站在路邊打車,馬路旁有個學生看見我便要籤名,接著好幾個學生圍上來,我就給每個同學都籤了名。結束後,我朋友給我甩出一句話,「你現在很享受這種虛榮啊。」

朋友說完那句話之後就坐上車走了。轉身回酒店的路上,我內心劇烈地起伏。聽見那句話的一瞬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隨後覺得朋友說得很對。

我發現自己言行不一致了。明明聲稱抵制虛榮,卻又經常跟虛榮合作。

現在,我經常這樣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將有人來找你籤名這種事情當做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實現。在這樣的時代裡,你所擁有的很多時候都是水分,就像海綿一樣,看著很重,擠一擠,水全出來了。

我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大家看重的其實並不是我個人,而是我所傳授的那些人類偉大先賢的教養,榮光歸於他們。你只是一個講授者,一個二道販子。你會在大街上被認出來,只是因為你的講授釋放出了人們內心對公平和正義的嚮往,於是大家因為對公平和正義的嚮往,把這個你不配有的掌聲投射於你身上。在那麼多引起關注的公共事件裡,我們的每一次憤怒都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存在正義。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正義,你憑什麼憤怒呢?只是,我們不要幻想在這個世界建立人間天堂,我們畫不出一個完美的圓,當然這並不代表完美的圓不存在。

在某種意義上,我就相當於一個收集回聲的裝置,通過我這個裝置,他們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並感動於他們內心的東西——一種千百年來人們所希望去追求的一些東西。

所以真正應該去鼓掌,去讚美的是那些人類千百年來傳承的一些信念、智慧。當你陶醉於你這個個體,你就會發現很荒謬,因為你本身不過是這些東西的一個容器罷了。

因此我時常在警惕,包括現在接受你的採訪。每一次採訪,我都要反思人們為什麼採訪我,是因為我特別優秀嗎?不是。

我外公10年前臨終的時候給我們留下一封遺書,第一句話就是「你當自卑視己,切勿狂妄自大」。

的確,我年輕時候的狀態是非常自大的。讀到那封信的時候,正是我進入學校執教的第五年。剛開始進入社會,大家都是非常名利導向的,在學校,大家最看重的可能就是職稱,我記得自己當時非常的努力,整個人生的目標都朝向這了。前兩次評職稱,每次我都志在必得,結果都沒有成功。

到第三年,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我外公剛剛過世,學校又開始了這種評比,那一年我已經放下這件事了——結果我發現,當你已經沒有任何欲求的時候,機會反而向你砸來。後來,我又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就這樣讓我一點點兒從狂妄自大中走出來,然後找到一種(介乎隔絕與迎合之間的)中間狀態,一種有分寸的合乎中道。

我當年像今天的年輕人一樣,面臨著像阿克頓勳爵說的四大挑戰:對極度權力的渴望,對貧富不均的憎惡,對人間天堂烏託邦的嚮往,以及將自由和放縱混為一談。

那時候也接觸過很多「泡沫哲學」,比如:人生沒有意義,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人要及時行樂。再比如: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嘛,只要我開心,我管你幹嗎呢?今天我們到處也充斥著這樣的觀念,年輕人依然以這种放縱來彰顯自己的自由,但我覺得這恰恰表明我們是不自由的。

在今天的時代節奏裡,我們所獲的知識比過去多多了,人也因而越來越不能確定方向,越來越虛無,因此我們就更需要有一種定見,在不斷變遷的社會中、在不確定性中,尋找出一種相對確定的東西。

這個採訪結束,我馬上要去出差參加活動。今天你擁有了比以前更大的影響力,那麼這些影響力如何能夠不被濫用,如何不會被自己內心那種蠢蠢欲動的幽暗給釋放,這是我時刻需要去警惕的。

2020 年,我意外地拿到了一個聚光燈下的劇本,也感到了有一些沉重。只是一隻無形的大手把你託舉起來,至於這隻無形的大手會把你帶到何方,你也不知道。只是在被託舉的時候,你得做好該做的事情,並從容地接受未來將要下場的命運。

採訪、撰文:劉楚楚

編輯:李純

攝影、藝術指導:許闖

創意、策劃:Max Li

美術總監:區楊

時裝副總監:Ruiqi Wu

明星編輯:楊帆

時裝編輯:Lillie Zhou、Steven Sun

化妝、髮型:錢彼得

製片:楊德媛

攝影助理:TrunkStudio

原標題:《羅翔:與虛榮心作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羅翔早就告誡過……
    何旻哲說自己頭腦一熱,出於虛榮心做的這件事,事後自己心裡非常忐忑。王釗律師在和其他律師商量後,把何旻哲這段時間的考評清零,並且不會承認他在君合的實習經歷。王律師對何旻哲直言有些錯一旦犯下代價太大尤其是誠信。
  • 羅翔為什麼這樣紅?
    形式羅翔是在今年3月正式進駐B站,創建《羅翔說刑法》的。但從去年開始,他的講課視頻就被眾多UP主陸續剪輯、搬運進了各大平臺中,並且頻頻登上熱門推薦位。這恐怕是羅翔之所以能持續受歡迎的原因所在。其人有時候,羅翔也會講一些和課程完全無關的內容。
  • 羅翔老師為什麼火爆
    學習型社會下的學習需求按說繁瑣無味的法律課程,不會有很多人有興趣,然而B站的羅翔老師卻做到了。入駐B站兩天粉絲超百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吸粉400萬,可見其視頻魅力。羅翔老師的視頻彈幕上就有許多非法律專業的同學和社會人士發表觀點,甚至不是為了備考,而是將其當作「下飯」視頻,一邊學習一邊津津樂道。
  • 羅翔老師捐視頻激勵收入是怎麼回事?厚大羅翔老師經典語錄
    相信經常玩b站的朋友們都聽說過羅翔老師,作為一個講法律的老師,他講課的風格深受大家喜愛,就在最近,羅翔老師被爆出將自己的視頻激勵收入都捐出去了,大家都很好奇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的羅翔老師又是哪裡人呢?
  • 聚光燈下的羅翔:我們與法的距離
    羅翔注意到了他的窘迫,對他說:「沒關係,你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哪裡寫得好。」幾年後,羅翔在網上另類走紅,憑藉幽默風趣的講課風格,在亞文化圈和年輕人中吸引了無數擁躉。2020年3月9日正式入駐B站至今,羅翔的粉絲數已突破600萬。
  • 這些經典成就B站紅人羅翔
    按羅翔的說法,嚴復在翻譯「OnLiberty」時,怎麼也找不到中文中對應「Liberty」的詞,直到他想起了柳宗元的《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這首詩,把詩中的「自由」和「Liberty」對應上了。蘋花是一種長在淺水中的花,並非羅翔說的在山崖上。不過,這並不妨礙植物知識有欠缺的羅翔對自由的講解。
  • 被罵上熱搜的羅翔,真冤!
    時間久了,羅翔的名氣越來越大。有一家法考機構慕名而來,找到羅翔,希望他能出來授課。剛開始羅翔覺得自己在法大的工作已經夠忙碌了,並不想答應。羅翔幽默生動的講課方式,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網站負責人也很快嗅到了這個商機,當即邀請羅翔入駐。接到邀請的羅翔,有點忐忑又有點高興,他沒想到會有這個機會。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入駐後成了法律視頻博主。
  • 羅翔專訪:「很多的榮光,不過是草船借箭」
    不時有路過的年輕人隔著玻璃看到羅翔,驚喜地拿出手機來拍照。 而與這些巨大的簇擁和熱情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羅翔本人在面對媒體時表現出來的冷靜、審慎和內斂。……諸多法考案例,都被羅翔用一種既專業又有趣的方式闡釋出來。即便不是法學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羅翔也因此被稱為「法考郭德綱」「律界段子手」。 因為經常將「張三」作為犯罪嫌疑人的名字,在B站,「法外狂徒張三」已經成了跟「講刑法的羅翔老師」幾乎齊名的存在。
  • 厚大法考刑法授課老師羅翔的「回憶錄」
    這次權威媒體《環球時報》的採訪更加證明了羅翔老師在法律圈內的專業性和嚴謹性。為此,更加值得我們尊重!羅翔老師一向以謙卑的心境對接外界的聲音,大家都知道羅翔老師的一路走紅,都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往往關注的只是一個人的怎樣成名、走紅的,卻真正忽略了當事人內心中想要傳遞和表達給人們的實質意思,羅翔老師在走紅之前是在「中國政法大學」的一名校園教師,羅翔老師十年前就是法大『十大最受本科生歡迎的老師』之一。
  •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羅翔」
    而這個反常現象的幕後推手,正是今年最火的網紅,羅翔老師。羅翔,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一個把刑法講成段子的男人。▲羅翔老師,也稱「法學界郭德綱」,他的經典語錄截圖在微博上動不動就過萬轉發。最近,羅翔老師在b站註冊了帳號,一天就收穫了100多萬粉絲,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視頻,觀看量高達600多萬次。
  • 「羅翔終於被罵得退出了微博」
    ▲羅翔微博而在他發這句話的十幾分鐘之前,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剛剛開始召開,鍾南山鍾老榮獲共和國勳章。於是,這兩起看起來本毫無關係的事件,被聯繫起來了。很多人憤怒地席捲了羅翔的微博,他們的憤怒點在於:羅翔這段話影射了鍾南山了,鍾老剛剛獲獎,你就發不要成為榮譽的奴隸,他媽的什麼意思!
  • 站在聚光燈下的羅翔:明知沒有盡頭,我卻勇敢前行
    「他太好笑了」羅翔不愧是法律界的段子手,段子手裡最懂法的人。要說2020年誰最火,羅翔肯定是其中之一。入駐B站8個月,羅翔粉絲突破千萬,刷新了B站的記錄。課桌、水杯、單調的藍色背景,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元素,羅翔只憑一張嘴,開啟了全民網課普法的時代。
  • 劣幣驅逐良幣典型案例:羅翔被趕出微博
    #刑法老師羅翔繼張文宏之前說「喝牛奶」被懟後,現在輪到羅翔被懟得關閉微博了。2020年有很多值得記錄的名字,羅翔也是其中一個。專業知識紮實、演講風趣幽默、表達能力一流的羅翔,是今年社交媒體上的一股清流。看了幾期他的視頻,深入淺出講解專業法律知識,讓讀者收穫良多。
  • 《守護解放西》喜提「張三之父」羅翔
    在B站爆款節目《羅翔說刑法》中,他是唯一的「大男主」。只要是羅翔老師講的案例,無論類型、內容如何,「張三」都是主角,因為每次的虛擬罪犯都是「張三」,所以在網友的眼中,「張三」罪大惡極,「張三」是法外狂徒。羅翔,中國政法大學教授,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也是坐擁千萬粉絲的B站知名UP主。
  • 羅翔在B站大火,是一場表情包和段子手的勝利
    2020年3月9日,羅翔正式入駐B站,並在兩天內粉絲突破百萬,成為當時B站史上與強森並列的漲粉最快的up主。這種狂熱,究竟是傳神的表情包、詼諧的段子的功勞,還是出於對一位知識高深、品德高尚的老師的尊敬?或許這兩者兼而有之,但是羅翔在B站的大火,是和前期不知名網友們,對他上課視頻的剪輯上傳分不開的。
  • 「網紅教授」羅翔深圳開講
    「網紅教授」羅翔深圳開講12月23日,中國「2020年度法治人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受邀走進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帶來了一場風趣幽默又發人深省的普法講座。活動主會場。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羅翔老師以職務犯罪和交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結合社會現象和經典案例,對法律條文進行了接地氣的闡釋。他全程引經據典、金句頻出,讓現場觀眾時而被逗笑,時而沉思。
  • 對話羅翔:在曲高和寡與娛樂至死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羅翔是誰?2020年3月9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在視頻網站開設「羅翔說刑法「帳號,發布首條視頻後,成為該網站最快突破百萬粉和千萬粉的個人帳號。因幽默詼諧,深入顯出的講課方式,羅翔被網友稱為「法律界的郭德綱」,成為最受網友歡迎的法律科普學者。羅翔認為,大家喜歡看他的視頻,也許是他的講課觸動了人們內心對公平和正義的嚮往。「學習法律很痛苦,但為什麼起步不能快樂一點呢?」被問及是否擔心會被過度娛樂化時,「我只能盡力做好自己,」羅翔表示,「在曲高和寡和娛樂至死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 羅翔被逼停微博:憑什麼要把世界讓給那些渾蛋?
    現在輪到羅翔了。因為被一些人無端謾罵攻擊,生氣失望的羅翔發了一條微博,表示暫時不再更博:羅翔,新晉知識網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今年來,很多年輕人都在b站看羅翔老師的視頻。羅翔用案例、用一顆溫暖的心去詮釋法律,不高高在上,而是深入淺出的分析,不冰冷無情,而是冷眼看穿、熱腸掛住,用人性和善去賦予法律溫度。
  • 羅翔淺析「上海名媛」事件,全民熱議的背後,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而且隨著文章的傳播,「上海名媛」不僅成為最新的名梗,甚至逐漸成為大眾嘲笑的對象,不過就在羅翔淺析「上海名媛」事件後,人們才逐漸發現全民熱議的背後,是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羅翔淺析事件但是今天羅翔老師淺析「上海名媛」事件後,大眾卻看到了全民熱議背後所隱藏的問題,以及不一樣的解析角度。因為羅翔老師在淺析該事件時,並沒有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譴責他人,而是選擇去解讀自己與大眾的心理。甚至以該事件為由,去分析人性陰暗面。
  • 看羅翔說刑法怎麼說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前一段時間羅翔說刑法紅遍全網,甚至吸引了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們前來觀摩。羅翔的b站帳號僅開通一天粉絲數便達到了90萬,唯一一條的視頻播放量就有200多萬。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一個老師竟有如此魔力,甚至還是教我們覺得枯燥,令人頭大的法律。實不相瞞,令廣大網友好奇羅翔說刑法的,一開始只是單純因為羅翔的段子。